天天看點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唐朝末年,風雲驟變,大唐盛世已成往昔,各地紛争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在這樣的背景下,書生黃巢幾次考科舉都屢試不第,得武将狀元後因長相猙獰遭到了皇帝的嫌棄,是以黃巢又落榜了。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至此黃巢也明白了,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行,主要原因是出在:這是個看臉的社會,是以黃巢一怒之下就起義了,此後打得唐朝廷驚恐萬分,唐僖宗也隻得妥協,說一切好商量,可以讓起義軍首領到朝廷做官。

起義軍首領王仙芝心動了,黃巢也心動了,但卻隻有王仙芝被皇帝封為了“左神策軍押牙”,黃巢啥也沒得到,黃巢的期望落了空,他終于明白,朝廷還是那個朝廷,皇帝還是那個皇帝,指望他們,自己肯定沒有出頭之日,是以黃巢就又帶着本部人馬攻打城池。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一波三折,黃巢打過勝仗也吃過敗仗,唐朝廷也倍感頭痛,又答應給黃巢官職,黃巢就假裝投降,但黃巢畢竟對唐朝廷太過失望,後來他又背叛了唐朝廷,從廣州打到襄陽又攻陷了洛陽、長安。

黃巢在戰場上骁勇善戰,但因為相貌不好看,就像是個會吃人的怪物,唐朝廷也以此做文章,為了穩住民心,就散布消息,說黃巢屠城、吃人等,百姓們信以為真,當聽到了黃巢的軍隊要來時,就慌忙逃跑,而黃巢帶着部隊趕來後,卻發現是個空城,心裡面也是非常郁悶。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黃巢也不願意由着唐朝廷往自己“潑髒水”,但能怎麼辦?他的軍師想了一個辦法,一次黃巢又帶着部隊攻打中原地區,百姓得知消息後就慌忙跑路,有個路過的道士隻見逃亡路上,一個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這讓道士覺得其中必有古怪。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道士也就跑過去詢問婦人,婦人就告訴道士,抱着的大孩子是自己大嫂的遺孤,她曾經答應過大嫂一定會将孩子撫養長大,是以就抱着大孩子逃跑,而小孩子就是婦人自己的孩子。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道士聽後覺得十分感動,認識婦人此乃忠義之舉,于是就告訴了婦人,隻要在家門口插上艾草,黃巢的軍隊就不敢來犯,婦人非常信任道士,就照辦了,果不其然,黃巢沒有驚擾到她的生活。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此後村民們紛紛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再躲避黃巢,唐朝廷的謊言也就不攻而破了,而那名指點婦人的道士其實就是黃巢的軍師,又因為婦人保護嫂子遺骨的事情流傳開來,當時就掀起了一股忠義之風。

逃亡路上,婦人抱着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後:必有古怪

另外,由于黃巢進攻正值端午,于是端午節就有了插艾草的習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