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個IT公司都倡導人人平等,但在公司待久了,你會發現,其實等級制度是普遍存在的。
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我們知道将網絡分層之後,各層各盡其能,可以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轉。如果整個網絡就是一個大雜燴,沒有明确的分工,那麼其混亂狀況可想而知。在公司裡面,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認為,公司存在這麼幾個級别:
第一級,也就是最低的級别,叫做“做事”級。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隻管做事情,其它什麼的就不用操心了。上面有任務會分到你的頭上,你隻要圓滿地、保質保量地做完就OK了。你沒有選擇的權利,就像一塊磚頭一樣,哪裡需要你,就把你放到哪裡。我估算了一下,一個公司大約有80%的人屬于這個級别。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幹活最累、加班最多、工作最忙、拿得最少、壓力最大。
第二級,叫做“做事做人”級。他們也要做事,同時還要做人(也就是管理方面的工作),可以稱為“小上司”。他們每天除了要完成任務之外,還要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将上面的“旨意”傳達給第一級的人。雖然擁有一定的權利,其實他們有時是兩頭受氣。頭上的人會不斷地給他們施加壓力,而底下的人也是怨言不斷。我個人覺得,能夠把這一級做好的人,是相當的不容易。如果沒有極強的綜合能力,肯定是不行的。這個級别的人占公司人數的15%左右。
第三級,叫做“做人”級。一般說來,他們在公司也幹了很多年了,積累了較廣的人脈、擁有了一定的發言權,有了發号施令的資本。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開會、收發郵件、找人談話,基本上不用完成什麼具體項目任務了。每個人在進入公司那一天,都懷着進入這個級别的夢想,并不斷地為之付出努力。可惜的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絕大部分人注定隻能給别人打工。這個級别的人的特點包括:愛發号指令、好批評指正、加班最少、拿得最多。一個公司出現問題,很大部分原因都要歸到他們身上。
如果第三級的人經常找下面的人談話,那麼隻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這個人太牛B,上司離不開他,要不斷地拉攏收買他;第二,這個人就是一個“釘子戶”,經常出問題,上司看他不爽,想要修理他。沒有人願意遇到第二種情況,但也不願意經常遇到第一種情況。熟知中國文化的人就知道,上司越是離不開一個人,就越要離開他,那麼這個人的下場就可能會很慘。
我閱讀過《世界因你不同》、《浪潮之巅》等書,對于Google的企業文化是羨慕不已,他們真正做到了員工與上司平等。作為人類的一員,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重視,希望自己被人尊敬,有展現能力的舞台。當然,這需要個人去發現機會、抓住機會,但一個公司的文化氛圍也會影響個人的發展。
如何去适應公司的企業文化,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