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年湖北副書記調任海軍副司令,為何主動申請降級,結果如何?

抗戰時期敵後遊擊戰的艱苦程度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在蔣介石和國民黨輿論的煽動下,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責八路軍、新四軍遊而不擊,完全是對事實的歪曲。

敵後作戰最顯著特點就是沒有明确的前線與後方之分,八路軍、新四軍的幹部戰士随時都有可能與敵人遭遇,要想活下來,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惕性。八路軍129師285旅旅長王宏坤的一次經曆很具有代表性。

王宏坤是開國上将之一,海軍副司令員,還是開國大将王樹聲的堂弟。跟着共産黨鬧革命,裙帶關系可不好使,王宏坤所有戰果和成就都是戰場上一刀一槍拼出來的,王樹聲隻能算是把他帶進了革命的大門。

1927年黃麻起義時,王宏坤在堂兄的指引下參加了紅軍,他作戰勇敢,頭腦靈活,1936年被任命為紅四軍的軍長,是紅四方面軍裡最出色的戰将之一。

王宏坤當軍人,紅四方面軍的幹部戰士都打心眼裡服氣,除了他打仗勇猛外,大家還敬佩他是條硬漢子,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锉骨取彈片,不亞于當年的關羽刮骨療毒。

那是在1932年,王宏坤指揮戰鬥時被一顆子彈擊中胳膊,取出彈頭包紮好似乎沒問題了。可沒過多久傷口就感染了,這是對傷員最大的威脅,輕則截肢、重則喪命。

50年湖北副書記調任海軍副司令,為何主動申請降級,結果如何?

師醫務主任周吉安切開傷口一看,原來是國民黨雜牌軍的子彈品質太差,彈頭碎了,有一塊卡在了骨頭裡。可紅軍的醫療條件太差,麻藥早用光了,沒有做手術。王宏坤對周吉安說:“沒有麻藥也要取!”

周吉安用鉗子夾住半邊彈頭用力往外拔,沒想到彈頭被擊碎的骨頭碴子卡住了,怎麼也拔不出來。手術做到一半,兩人都出了一身冷汗,周吉安是因為緊張,王宏坤則是在拼命忍住疼痛。

王宏坤實在忍不住,叫周吉安把骨頭碴子锉掉。周吉安也沒其他更好的辦法,隻好找來锉子,一點點地把翹起的骨頭碴子給锉掉,每锉一下,王宏坤便疼得渾身直顫,但他咬緊牙關一聲不吭。

好不容易锉開一個缺口,把彈頭取出來時,王宏坤已經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王宏坤堪比關羽刮骨療毒的美名,從此在部隊裡傳開了。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王宏坤擔任為第385旅旅長,率部參加了神頭嶺戰鬥、百團大戰等等。八路軍深入敵後開辟根據地,他又擔任冀南軍區、冀魯豫軍區的副司令員,上司冀南平原的遊擊戰争。

作為一名八路軍的旅長,除了在待遇上與戰士完全一樣外,同樣面臨着随時被日軍包圍和攻擊的危險。1942年4月,王宏坤帶着幾名幹部戰士去冀南第六分區的視察工作,路上差點犧牲在日軍的槍下。

50年湖北副書記調任海軍副司令,為何主動申請降級,結果如何?

1942年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日軍在敵後根據地大建碉堡和封鎖線,大大限制了八路軍的活動。王宏坤一行的人數不能太多,否則容易引起日軍的注意,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天黑後,王宏坤等人才上路,直到零點過後,才在堡店村歇腳,住在一戶大娘的家中。很多村子都有日軍收買的漢奸維持會,八路軍隻能住在被基層黨委認為比較可靠的農戶家裡。

王宏坤出于常年戰争養成的警惕性,沒有急于休息,而是跟大娘聊了起來,并得知附近有日軍活動,但很少到這個隻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來,東邊不遠處的前馬鎮一帶還有一支八路軍。

王宏坤對附近的敵我情況很熟悉,八路軍正是自己派過來的一個連,這一帶是日軍封鎖線的薄弱處。為了安全起見,他讓一名同志連夜去找那個連,将這裡的情況告訴他們,讓他們做好随時應變的準備。

果然,睡下去沒多久,大家便被一陣槍聲驚醒,王宏坤從槍聲判斷出敵人是朝自己這邊來的,看來他們的行蹤已經暴露,應該是被漢奸出賣了。

王宏坤讓大家不要驚慌,自己已經派人通知前馬鎮的八路軍,現在趕去與他們會合。在漢奸的帶領下,日軍緊緊咬住他們,一路猛追過來,人數至少一個中隊上百人。

跑了一陣子,前馬鎮的八路軍終于趕來了,但是王宏坤沒有選擇與日軍戰鬥,他太清楚八路軍的狀況了,在沒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條件下,很難打得過裝備精良的日軍。

50年湖北副書記調任海軍副司令,為何主動申請降級,結果如何?

日軍一個中隊有十來挺輕機槍和重機槍,還是擲彈筒,又彈藥充足。而八路軍一個連最多兩、三挺輕機槍,有的新連隊一挺也沒有,子彈要數着打,普通戰士一般隻有3-10發子彈,正面交戰幾乎沒有勝算。

日軍就是深知這一點,才敢于在根據地裡橫沖直撞,甚至為了防止被八路軍繳獲子彈,特意把步兵的攜彈量從120發減少到60發,反正也夠用了。

王宏坤讓八路軍連隊不要硬拼,隻用小股兵力遲滞一下敵人,大隊人馬繼續向安全地帶轉移。日軍可能意識到面前這些八路軍裡有重要人物,甯可忍受一些傷亡,也不肯放棄目标,非要将他們全部消滅不可。

子彈“嗖嗖”地從王宏坤等人的身邊掠過,泥土飛濺在他們的身上,幸虧都是常年拼搏在生死線上的老戰士,盡量走“之”字形,才能躲過子彈的追逐。

不過,按照這個速度跑下去,被日軍追上是早晚的事情,日軍可不用躲子彈,跑得比他們快得多,到最後隻能回過頭來與日軍大幹一場,至少拼一個夠本,拼兩個賺一個。

跑着跑着,前面出現一個小山岡,王宏坤指令連隊占領陣地,利用這個有利地形阻擊敵人。很快,八路軍與日軍交上了火,敵人的機槍噴吐着火舌,打得八路軍擡不起頭來。

小山岡并不很高,恐怕阻擋不了日軍多久,大夥兒焦急萬分,王宏坤卻非常沉着鎮定,說很快就會有辦法。正當大家将信将疑時,遠處突然響起一陣槍聲和爆炸聲,看方向似乎是日軍的據點。

原來,前馬鎮八路軍一接到王宏坤的通知,馬上按照他的訓示派主力奔襲日軍的據點。這股日軍幾乎傾巢而出,老窩必定空虛,隻要受到攻擊,帶隊的日軍指揮官隻能回去增援,丢掉據點的罪名他擔不起。

50年湖北副書記調任海軍副司令,為何主動申請降級,結果如何?

據點一打響,日軍馬上坐不住了,再也顧不上眼前的這條大魚,趕緊收拾家夥往回趕。八路軍随即發起反攻,追出去好一段距離,王宏坤一行人這才長出了口氣。

這一招“圍魏救趙”還真好使,日本兵溜得比兔子還快,等他們趕回據點,八路軍自然早就撤了,讓他們什麼便宜也撈不到,白跑了一個晚上。

王宏坤一行人繼續前往第六軍區檢查工作,這一晚上的驚險遭遇仿佛已經成為過去,對他們沒有産生絲毫的影響,甚至很少向戰友們提起,隻在作戰日志或回憶錄有所提及。

事實上也确實如此,八路軍的幹部戰士早就習慣了随時随地都有可能降臨的危險,随時随地準備犧牲。王宏坤這一夜的經曆僅僅是無數八路軍、新四軍戰鬥生涯的縮影而已,沒有任何值得誇耀的地方。

能夠在敵後生存并且發展壯大的人和隊伍,不但要有堅強的戰鬥意志和頑強的革命精神,更需要有聰慧的頭腦,以及随時保持一顆警惕的心,稍有松懈便有犧牲的危險。

在整個抗戰期間,八路軍、新四軍犧牲的旅級幹部有魏大光、範子俠、蘇精誠等十多位,副總參謀長左權也因遭到日軍特遣隊突襲,而在突圍途中犧牲,成為八路軍犧牲幹部中級别最高的将領。

王宏坤不僅是一位戰争經驗豐富的猛将,而且為人謙虛,感到自己文化水準低,兩次主動表示無法承擔更高的職務,希望上級能安排更合适的人選。

50年湖北副書記調任海軍副司令,為何主動申請降級,結果如何?

第一次是王宏坤在抗日軍政大學念書時,上級打算讓他擔任新四軍第五師的師長。他向毛主席申請,認為自己沒有主持一個地區軍政工作的經驗,請求回第385旅。毛主席便改任李先念去新四軍第五師。

第二次是1950年,湖北省委副書記王宏坤被調任海軍副司令員。他再次向毛主席申請降級,海軍是個技術性很強的軍種,恐怕自己很難勝任,不應該擔任這麼高的職務。

毛主席見狀,特意在一次王宏坤在場的會議上說:“不少同志覺得适應不了革命需要,難以勝任工作,我就不明白,難道這些人都不好好建設自己的軍隊,建設好自己的國家,讓帝國主義和老蔣看笑話嗎?邊學邊幹,慢慢就能幹好,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都是幹中學來的!”

此後王宏坤堅定腳步,在崗位上嚴以律己,成為中國海軍創始者之一。其實按照國際通常的标準,新中國的海空軍将領又有幾個是專業和“勝任”的?幾乎都是從陸軍轉過來的,很多人一邊補習文化,一邊學習專業知識,照樣撐起共和國的天空和海疆,把入侵者打得哇哇叫。

正因為如此,人民解放軍不存在外軍那樣的陸海空軍種之争,根子上都是步兵老大哥,一家人又有什麼好争的,一切以強軍和打赢為目标,祖國利益高于一切。

1955年9月,王宏坤被授予上将軍銜,1966年擔任海軍第二政委,1993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