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作者:直爽三哥日志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重慶萬盛出土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搖桿鏡,為重慶館藏文物鎮館之寶

令狐克強 張平念

1999年2月,重慶市萬盛區萬東南路東林一村路段敷設下水管道時,地下驚現一批宋代窖藏青銅器。其中一件特殊的器件:“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搖桿鏡,在業内引起了轟動。

經過市區兩級文物專家認真清理、甄别,确定這一批青銅器包含形制、尺寸一樣的銅瓶13件、銅勺8件、銅筷9雙,還有銅罩、銅钹、銅鏡等物,共計達到數十件之多。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這些器物為何人所藏?為何會藏于此?是否兼具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乃至中原文化因素……至今還給我們留下許多有待深入、繼續研究的課題。

據資料表明,北宋靖康二年,已經取代契丹人(遼)的金,攻陷卞京,宋徽、宋欽二宗被俘。北宋覆亡後,北方廣大淪陷區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貴族的統治和民族壓迫,被迫舉族四處遷移,南方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和大量尚未墾種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樂業的流民。同時,大批落難、失意的王族、官員、士民随動湧向南方,是為中國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大遷徙。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再據之前1994年萬盛區萬東鎮新民村境内出土的《宋太夫人陳氏墓銘》記載:“河北磁州進士武思永避靖康之亂,迎侍南來,飄寓南平榮懿”,說明萬盛早期的移民從宋朝就開始了。墓志銘中涉及的三個進士都是北方人,不是本地土著居民,武思永來自河北磁州(今磁縣,括今邯鄲市地區),趙棠來自濬州(今河南浚縣),龔道㬰來自永興軍(今陝西省東部地區)。可以推斷,當時遷入今萬盛區境内者是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在萬盛出土的青銅器物,極有可能就是早期外來移民帶到萬盛的!

2015年7月,萬盛文物管理所特意邀請重慶市文博行業專家白九江、方剛、武仙竹等一行對區文管所館藏青銅器、陶器、瓷器、化石類藏品進行認定、分類并指導定名。同時,對區文管所的館藏的93件/套文物進行鑒定。通過此次鑒定,共有三級文物7件,一般文物61件/套,珍貴古生物化石1件/套,一般化石标本24件。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與湖州鏡同時出土的其它珍貴青銅器)

其中,文章開頭提到的一款背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的搖桿鏡,經過專家認真、反複甄别和定級,因價值特别重大,2019年入選重慶市館藏文物鎮館之寶。

“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這個青銅器件名字,給人印象怪怪的,也晦澀難懂,那麼,它到底蘊藏着什麼内容和意思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對此予以四考——

一、姓名忌諱考

古代銅鏡造型多樣、紋飾繁多、寓意吉祥。有圓銅鏡、方銅鏡、菱花銅鏡、搖桿銅鏡等,銅鏡背後的圖飾更是千奇百怪,琳琅滿目。“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本來是它們自帶的商标,但它們為什麼不叫“鏡子”,而叫“照子”呢?據考證,這是宋代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的名諱(敬鏡同音),将“鏡”字改為“照”或“鑒”,故稱銅鏡為“照子”或“銅鑒”。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宋欽宗像)

如今全國叫“國慶”、“雨涵”、“欣怡”等的人無計其數。姓名相同是常見的事,并沒什麼是非,可在古時,姓名“相同”,會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非。如果與帝王的姓名相同,那怕是同一個字,或是一個字同音,都是不許可的,往往會受帝王諱名引來殺身之禍。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容齋随筆·諱名》中曰:“帝王諱名,自周世始有此制,然隻避之于本廟中耳。”避諱,初時,範圍很小,隻避于本宗廟。可自秦始皇後,帝王諱名,漸漸風起雲湧。《容齋随筆·帝王諱名》曰:“唯秦始皇以父莊襄王名楚,稱楚曰荊,其名曰政,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秦始皇父名“楚”,為避諱,改“楚地”為“荊地”。秦始皇名蠃政,“政”字與“正”字同音,是以,秦始皇自避諱,把一年十二個月中的正月改為一月。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不可一世的帝王如此避諱,大臣、草民誰敢不避諱?“諱害”之風是以越吹越兇。大臣、草民與皇帝姓名相同,就得馬上避諱改過來,不然,“吏民犯者有刑”。後來,諱名之害不斷擴大化,“諱害”擴大到皇室、皇事,擴大到“同音”。

唐後大朝乃宋,宋承唐業,亦承唐諱。北宋大臣文彥博,先祖本姓敬,因避石敬瑭諱,其祖父改姓文。至後漢,複姓敬。但到了北宋,又因宋太祖趙匡胤祖父趙敬諱,其祖父又不得不改姓文,敬字雖好,奈何“敬諱”難違呀!與文彥博腥腥相惜的同朝匡姓,為避趙匡胤諱而姓了主,不料宋徽宗又覺得老百姓姓主似嫌不敬,硬将主改為康。幸好宋朝坐龍庭時日有限,康姓後裔才能得以姓歸原主。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皇上是真龍天子,喜則百花盛開,皇恩浩蕩;怒則天動地搖,哀鴻遍野。若是龍顔不悅,什麼缺德事都做得出來。據傳月中嫦娥,本名姮娥,唐代大詩人李白詩中就有“白兔秋複春,姮娥與許鄰”之句,道盡姮娥寂清之衰怨。宋真宗趙恒繼位後,文人墨客向玉兔上了讨伐書,逼姮娥改名嫦娥。那怕你是阆苑仙芭,也要拉下來恪守人間規矩。

二、銅鏡發展考

在更遙遠的曆史時期,鏡子并非是用來照容的,它經曆了神器、禮器、法器、貢器、賞器、實用器等曆史階段,在戰國至秦代隻有貴族才能享用。到北宋時,才算是真正開始實用化并走向民間。

《舊唐書·魏征傳》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可見鏡子在古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鏡,古稱鑒。古人所用的鏡子是青銅制作的。它的出現改變了上古時期人們以水照面的生活方式。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中國銅鏡發展到了宋代,随着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出現了在鏡背素地上标有鑄鏡字号的商标銘文鏡。

當時的湖州制鏡産業非常發達,産品遠銷廣東、四川、内蒙古等地,甚至北韓、日本也有湖州鏡流傳。

在當時最為流行的就是湖州鏡,字号商标銘文鏡中,有鑄家名号的,又以石家鏡為多。石家鏡中,有鑄家排行的,尤以“念二叔”銘鏡為最多。是以,搞清“念二叔”商标銘文鏡,顯然有助于對石家鏡、湖州鏡乃至宋鏡,以及萬盛在兩宋之交就開始移民的研究。

因至今為止,缺乏足夠的文獻和考古資料,故此“念二叔”确切的生卒年代不甚明了。但據考古發掘,從浙江衢州清水鄉北宋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蔡漢模墓出土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1980年在江蘇泰縣姜埝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陳天若墓出土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日本福岡縣柏屋郡須惠町佐谷經冢出土的“湖州真石念二叔家照子”(墓中伴出日本天治二年,即公元1125年的銘褐釉經筒),故可知“念二叔”活動和鑄鏡的年代上限不會晚于北宋晚期。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也有學者認為:以石家鏡為主的湖州鏡鑄造,起始于北宋中期,到北宋晚期後更為流行。

三、“念二”發音考

“念”,在《辭海》中解釋有“廿的大寫體”之用。在今江浙滬吳方言中“念”讀作“nai”作二十講。“念”作為“廿”,據《韻鶴軒筆談》載:五代時,吳王多子女,其排行二十的女兒即取名“二十”,百姓是以就不能将“二十”念本音“er shi”,一律改讀或改寫成“念”。

  據宋代陶谷(秀實)《清異錄·器具》中認為:“博徒隐語以骰子為‘惺惺二十一’”,因骰子六面點狀的星合計為二十一點。成語“孤注一擲”指用僅剩的賭注作最後一搏,喻無視後果的拼命行為。在今江浙滬一帶的吳方言中,在“念”(nai)後的“二”既不念“er”,也不讀“liang”,而讀“ni”,這當與“二”的古音有關。“二”字在古代即讀“li”,音與“麗”同。商代甲骨文中“麗”是兩鹿,意也為二鹿,古代送禮送上兩張獸皮,謂之“‘麗’皮”,“麗”即“二”。

湖州鏡中銘文“念”作為“二十”的銘文戳記屢見不鮮,諸如:“湖州真石家念五郎照子”、“湖州石念四郎真煉白銅照子”、“湖州真正石念二郎青銅照子”、“湖州真石家念九叔照子”等。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按說,“念二”僅為吳方言中就“二十二”的一種讀法。方言為僅在某一特定區域流行的地方語言。湖州石家本不應在打廣告品牌時,而又去選用有一定局限性的方言入鏡銘,這應當與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常将經濟發達地區的通用語作為流行語的語言規律有關。

宋靖康南遷之後,建都臨安,偏安一隅,南方經濟再次得以開發和發展,社會生産受戰争破壞也不大,較之于戰火頻仍的北方,經濟遠為發達,浙北已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促使吳方言得以流行起來,并且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銅鏡背面。

宋代商标銘文鏡均在鏡背刻鑄鑄鏡作坊和業主姓名等内容,湖州石家作為一代鑄鏡大家,家族中鑄鏡工匠自然絕非一人,鏡銘中“某某叔”“某某郎”等前面的數字應是家族中同宗同輩按長幼次序排行的。因至今未發現浙江湖州石氏家族的家譜,故“念二叔”的家族及後代中的鑄鏡工匠,隻能從出土發掘和存世的銅鏡鏡銘中,推知石家“念二叔”的同輩和後代傳承。

湖州石家鏡創始于何代何人,目前尚無法考證,但湖州博物館藏有一面“真正承父王石家三叔”鏡,說明“叔”輩并非石家鏡的創業鼻祖,其上至少尚有一代“父王”,隻是到了“叔”輩又将石家鏡發揚光大而已。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四、鑄鏡世家考

作為宋代鑄鏡世家,念二叔家子承父業,世代傳藝,從浙江金華曾發現的“湖州石念二叔男十八郎照子”的銅鏡銘文,可知“念二叔”有子十八郎、念七郎承繼了父業。

2018年,筆者之一阖家去杭州旅遊時,曾在博物館見過一面“湖州石念二叔孫男五一郎照子”,想必應是有銅鏡銘文确定的念二叔之孫所鑄之鏡。

由此數來,湖州石家鑄鏡至少傳承了“父王”、“叔”、“郎”、“孫男”四代,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鑄鏡世家,恐怕也是中國銅鏡史上唯一的、确切的鑄鏡四世之家了。

湖州石家念二叔銅鏡店鋪所在處所,根據現已發現和存世的銘文即可予以确定。據銘文“湖州儀鳳橋南酒樓相對石家真青銅照子記”和日本寬政七年(1795年)在福岡縣北九州市足立山頂出土的一面“湖州儀鳳橋酒樓相對石念二叔男念七郎鏡”,可知石家念二叔銅鏡店鋪即在湖州儀鳳橋南。

據嘉泰《吳興志》載:“儀鳳橋在湖州府治西南,唐儀鳳中置,因年号名也。宋天聖三年知州事高慎重建……紹熙三年,居民遺火延燎,易名紹熙。舊有畫棟朱欄,與駱駝橋相望。”儀鳳橋在宋時已為湖州的鬧市區。

湖州鏡,其中主要是石家鏡的産量很高,銷路甚廣,不僅江浙一帶,遠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廣東、福建、内蒙古、吉林、黑龍江也都曾發現。在當時,還被金人帶到北方,刻上官府花押,或注明“南人作”而被通用。即使隔海相望的日本,湖州鏡,其中主要是石家鏡,念二叔鏡又是石家鏡的主要鏡種,屢見不鮮,數量甚多。

湖州鏡對日本銅鏡的發展乃至和鏡的最終形成也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日本羽黑山遺址出土的湖州鏡中,其中背面有飛天蝶紋、飛雲蜻蜓紋、草花紋鏡子,在中國未見出土。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是為日本在湖州石家老鋪定制的特種湖州鏡,或者是日本制作的仿湖州鏡。鏡上也有“湖州石家念二照子”,銘文邊框上下有明代銅鏡銘文邊框上常見的雲頂和花托。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鏡銘忌諱,仍照衣冠---萬盛出土“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四考

換句通俗的話來概括,“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的搖桿鏡,意思就是——

在南宋湖州(今浙江吳興)有一個以鑄造銅鏡見長、姓石的念二叔(念二叔指輩分)。他号稱自家鑄造的銅鏡最好最真,就像今天的店家号稱自己是最正宗一個意思。照子,鏡子的古稱。搖桿鏡,就是有一個把手,可以友善人們使用。

“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鏡作為一代名鏡,出之于名匠之手,産自于中國唯一的銅鏡四代世家,且以方言入鏡銘,對内對外産生的巨大文化光芒,至今還在熠熠生輝。

作者連結:

令狐克強,當過南桐礦務局魚田堡煤礦勞工,後為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首任博物館館長,曾經被區政府命名為“十大民間藝術家”和“十佳文化工作者”,是萬盛知名的篆刻家、收藏家、民俗和考古專家,也是中國“黃葛瓶景”的創始人。退居二線後,被萬盛經開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局聘為“萬盛文博工作顧問”。幾十年來,他刻苦鑽研,孜孜不倦,在美術、書法、收藏、金石篆刻、燈謎、文博、曆史、新聞等諸方面建樹頗多。

張平念,原為南桐礦務局東林煤礦勞工,後為南桐礦務局《南桐礦工報》編輯、記者,南桐礦務局電視台長、《萬盛報》編輯、記者,萬盛區委宣傳部宣傳科長,萬盛廣播電視局副局長、萬盛文化行政執法大隊長,萬盛文廣新局副局長兼萬盛電視台台長、綦江區文廣新局副局長等。三十多年來,在新聞、電視腳本、小說、詩歌、散文、收藏等領域多有涉及,小有建樹。現為萬盛經開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局調研員。

合作于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