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提起民國時期的土匪,人們首先就會想到小說《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形象,他的那句“虎據林海,俯仰乾坤誰做主; 雕鎮雪原,縱橫天下我稱王”,更是深入人心,使得他仿佛成為了民國時期土匪的代表人物一般。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可殊不知,真實曆史中的座山雕并沒有影視劇中那麼大的陣勢,隻是由于家裡三代為匪,是以在匪幫中輩分很高,又由于他輕功了得,善于察言觀色,又有着一雙好眼力,是以當了數十年的土匪。

座山雕有三個絕技:槍法好、眼睛好和腿腳好。他就是靠着這三個絕技當上了匪首。座山雕靠着小心謹慎身手好,一直混到了解放前夕安然無事,不過他的實力卻不算很強。

座山雕實力最強的時候,手下有大小土匪幾百人,而在他被楊子榮找到捉住的時候,他身邊更是隻有15人。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之是以這麼說,是因為由于鴉片戰争之後,中國在長達一百多年時間裡始終處于軍閥割據的亂世局面,戰火不斷,民不聊生,各地落草為寇者數不勝數,是以到了民國時期,占山為王落草為寇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甚至如如張作霖、張宗昌、孫殿英等很多近代赫赫有名的大軍閥起初都是土匪出身,壯大到一定程度後就轉成了官軍,行使政府權力,甚至成為執掌半個中國的國家元首。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而他們,還都民國土匪中的佼佼者,是混到了一定規模的巨匪,除去這些已經成功轉變為軍政大員的匪首外。

在民國時期,始終占山為王的大匪幫也是數不勝數,其中,僅東北三省,麾下人數在座山雕十倍之上的就起碼有以下五位。

美豔女匪駝龍

說起駝龍,以出道年齡上論應該與張樂山屬同輩,隻是她死的比較早,但其名頭直至解放以後還經常有老人提起。

駝龍原名張淑貞,起初隻是遼陽一個普通的農家少女,16歲時與人私奔到長春,卻被賣進了窯子,花名翠喜。後被當地綽号大龍的匪首贖身,娶回山寨做了壓寨夫人。

之後多年裡,張淑貞跟随大龍四處砸窯搶掠,在丈夫手把手的傳授下,資質很好的她還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槍法,靠着極好的槍法與馬上功夫,逐漸在匪幫中站穩了腳跟,綽号“駝龍”。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在一次砸窯過程中,丈夫大龍身中數槍跌身落馬,駝龍在匪衆們的支援下接替了大龍的位置。當上匪首後,駝龍利用自己的機敏果斷帶領匪衆一邊四處砸窯,一邊迅速發展隊伍,在她的帶領下,匪部人數擴充速度飛快,不到兩年的工夫就發展到了2000之衆,當地保安團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由于駝龍一夥在吉林一帶聲勢浩大,擾得周邊數縣民怨載道,因而也引起了東北軍高層的重視,張作霖直接指令時任吉林省警備司令的東北軍名将李杜親自率兵前去圍剿。李杜率領數千兵馬在吉林各地與駝龍交戰了好幾年,最後終于靠着八面圍堵的方式才将這夥馬匪打散,匪首駝龍被擒。

1925年正月十五,一代豔匪駝龍被槍決,有意思的是,駝龍是從窯子裡被大龍贖身後加入的匪幫,而六年後,年僅24歲的她又是在窯子裡被李杜的部下所擒,被擒後,張學良和吳俊生還先後發來電報,要李杜将駝龍押往自己駐地給他們看看這個女匪首究竟是什麼模樣。李杜擔心路上有失,又不敢得罪這兩位長官,于是命人給她拍了張照片後,趕忙執行了槍決。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抗戰英雄,戰後為匪的謝文東

謝文東與座山雕都曾被寫進小說《林海雪原》中,在那本小說裡,謝文東仿佛是個光杆司令的模樣,完全沒法與座山雕相比,但真實曆史中,他的實力卻是十幾個座山雕都比不上的。

謝文東出生于遼甯寬甸的一個普通農家,早年靠着頭腦機敏勤勞認幹,積攢了不少家業,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富戶。

後因購買土地欠債,綁了磙子溝楊姓富戶的票,遭到官府通緝,舉家逃至黑龍江依蘭。在依蘭,靠着自身的一身本事和兄弟們的幫襯,兩年間便當上了依蘭縣第三區第五保的保董兼自衛團長(相當于後來的村民兵連長)。

918事變後,面對日軍咄咄逼人的攻勢,謝文東率領依蘭縣民兵拉杆而起,反抗侵略者,與日軍輾轉交戰于白山黑水八年之久,期間還受過東北抗聯的不少幫助。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野馬、老北風和杜立三

相比于以上的兩支東北匪部,野馬、老北風和杜立三應算是東北土匪中名聲赫赫的義匪甚至是義軍了。

杜立三杜立三是民國東北土匪中鼻祖級的人物,被稱為遼西巨匪,是清朝末年東三省最大的匪幫,麾下鼎盛時期多達上萬之衆,縱橫東北,就連沙俄和日本人也要畏懼他三分。

雖然杜立三身為匪幫,也打劫富戶,砸窯搶掠,但卻始終與坑害國人的洋人為敵,多次與沙俄軍和日本人交戰,有着“包打洋人”的綽号。

與他同樣的還有後來與日軍交戰多年且行俠仗義的老北風和野馬,二人都是在抗戰初期聞名全國的東北匪首,老北風原名張海天,遼甯海城人,二十出頭就做了匪首,但在九一八之後,眼見着家鄉慘遭日軍屠戮,毅然拉起了抗日大旗,曾于三道溝兵不血刃的生擒淩印清及僞軍200餘人,創造了東北抗戰的一大神話。

民國時期東北五大匪幫,座山雕隻能算一個小角色

野馬與老北風一樣,本是為了在亂世中生存才加入了匪幫,靠着一身膽識和過硬的身手不到幾年光景便成為了吉林地區的一大匪首,鼎盛時期麾下隊伍一千多人。

1942年,眼見着自己山下的村莊被日軍燒殺搶掠,紅了眼的野馬悍然拉起了抗日大旗,聯合“老三省”“大來好“江南好”,“包打一面”,“黑星”等周邊的幾大匪幫糾集4000餘衆趁夜奇襲延吉,消滅日軍256人,僞軍460多人,一舉打下了延吉城,成為東北抗戰史中唯一一股打下過城池的土匪武裝。

今天,在電視劇、電影的加工下,從表面來看,座山雕仿佛是一個大人物,其實真正和民國其他幾個幫派的成績和作為來對比,顯然座山雕不過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