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薇娅被罰13.41億元,或許隻是個開始

作者 | 嚴莉莉

今日,網紅直播界掀起一陣軒然大波,與李佳琦同為帶貨直播界兩大寡頭的薇娅,出事了。

薇娅,本名黃薇,人稱“直播一姐”、“帶貨女王”,不僅如此,她還是一名歌手,全國青聯委員、不僅是“全球好物推薦官”,還登上“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更是被授予過“災後幫扶愛心公益大使”“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稱号。

如今,這些響當當名号所架設起的優秀人設,轟然崩塌!

據新華社消息,薇娅在2019到2020短短兩年期間,偷逃稅款6.43億元,少繳稅款0.6億元,浙江省杭州市稅務局對薇娅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追繳稅款、加收滞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要知道,周末翻車的文藝明星王力宏,幾個女人撕來撕去總共的家産也不過是幾個億。薇娅這一個欠稅就補交13個億。。。

可見當今的頂流帶貨網紅的生活有多麼滋潤。

報道出來之後迅速在網上發酵,薇娅火速反應,一改之前愛答不理的姿态,針對偷逃稅事件緻歉,并表示,“完全接受稅務部門依法做出的相關處罰決定,并将積極籌措資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補繳稅款、滞納金和罰款。”

但是為時已晚。不久後,薇娅在淘寶上的直播賬号已被當機。原定于今晚的一場直播也被迫取消。

薇娅被罰13.41億元,或許隻是個開始

1

三大逃稅手段曝光

薇娅被罰也在網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央視新聞官方微網誌号釋出該消息後,僅2個小時,下方相關讨論就超過14.6萬,點贊量飙升超過370萬人次。王力宏和他的家人們以及他的“花田們”的代筆人——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薇娅被罰13.41億元,或許隻是個開始

有網友發問:薇娅是如何做到少繳巨額稅款的?稅務部門負責人表示,2019年至2020年期間,薇娅逃稅手段有三:

1通過隐匿其從直播平台取得的傭金收入虛假申報偷逃稅款;

2通過設立上海蔚賀企業管理咨詢中心、上海獨蘇企業管理咨詢合夥企業等多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虛構業務,将其個人從事直播帶貨取得的傭金、坑位費等勞務報酬所得轉換為企業經營所得進行虛假申報偷逃稅款;

3從事其他生産經營活動取得收入,未依法申報納稅。

據業内人士透露,頭部帶貨主播基本不會直接繳納個稅,三種手段中,主播逃稅最主要的路徑就是第二點——把個人收入轉為公司收入。通過設立個人獨資公司、合夥公司等形式,實作繳稅主體以及稅種的差異,利用納稅額度的不同(如個人全年超過96萬元的部分将最高征收45%稅率,而企業所得稅一般隻有25%甚至還能有各種形式的減稅政策),實作少納稅甚至不納稅的目的。

據報道,雙11過後,頭部主播大部分稅收核定都在被稱為“稅收窪地”上海崇明島,該園區的個人獨資企業擁有優越的退稅政策。在一些上海崇明島的稅務籌劃廣告中可以看到,“成立個人獨資,申請核定征收,其中企業所得稅全免,個人所得稅低至0.5%,綜合稅負低至1.6%,可有效節稅96%”等表述。

有分析人士認為,一些貪得無厭的主播們會選擇不分紅,當需要購置資産時,以公司的名義出面,走公賬,雖然資産都挂在公司名下,但主播們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可以毫無顧忌的享受公司資産。同時,挂在公司名下的資産,還能作為公司的固定資産進行折舊,抵扣公司所得稅,一舉兩得。

薇娅相關話題更是直接霸占微網誌熱搜榜前排,在“直播一姐”的帶領下,淘寶直播領域其他流量主播也在熱搜榜上頻現身影,包括直播另一大寡頭李佳琦,和上個月同樣因為稅務問題陷入風波的雪梨。

薇娅被罰13.41億元,或許隻是個開始

記得一個月前,帶貨主播雪梨、林珊珊也稅務問題被罰。具體原因是在上海、廣西、江西等地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虛構業務将其取得的個人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轉變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偷逃個人所得稅。

對此,網友們紛紛感歎直播行業暴利潤,批判高收入人群不齒行徑;也有更多人感歎,普通人兢兢業業工作依法納稅,這幫有錢人還幹偷稅漏稅的事情,真是無語,希望國家狠狠查處。

薇娅被罰13.41億元,或許隻是個開始

2

直播行業不再是監管盲區

近日多位流量主播在稅務問題上“翻車”,其實離不開一個大背景,即國家監管工作的推進。

今年2月,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釋出《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緊接着在3月,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制定出台《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對經營者過度收集個人資訊、搭售商品、直播帶貨、二選一等行為作出明确規範。

今年5月,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釋出《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其中特别提到直播營銷産業相關參與人員的依法納稅義務,為電商直播行業打下了最關鍵的更新檔。

今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釋出的《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提出,進一步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日常稅收管理,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和企業,要輔導其依法依規建賬建制,并采用查賬征收方式申報納稅;要定期開展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的“雙随機、一公開”稅收檢查,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依規加大對文娛領域偷逃稅典型案件查處震懾和曝光力度。

薇娅被罰13.41億元,或許隻是個開始

此次淘寶直播界“寡頭”薇娅偷逃稅被罰,更是充分強調了稅務機關嚴厲打擊文娛領域逃漏稅犯罪行為的決心,在新華社的采訪中,稅務部門負責人表示,一直重視并持續規範網絡直播行業稅收秩序。

由此看來,文娛行業已不再是過去犯罪分子眼中的監管盲區了,未來文娛領域涉稅問題的監管必将持續趨嚴。

此外,新華社報道中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薇娅存在涉嫌重大偷逃稅問題,是稅務機關通過稅收大資料分析評估發現的。此前,有媒體爆料稱,鄭州金水區稅務局追征一名網紅的662.44萬元稅款,在這個案件中,鄭州金水區稅務局也是通過稅收大資料手段提取資料,進而分析評估發現該網紅存在偷逃稅行為的。

可見,網際網路并非法外之地,如今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之下,網絡直播行業稅收監管能力的提升是必然的,所有人都不能再心存僥幸,應自覺依法納稅。

3

直播帶貨行業何去何從

在2019年之前,直播電商還停留在個人IP和電商平台試水階段,但在短視訊迅速崛起尤其2020年疫情沖擊線下實體消費行業的背景下,網紅直播開始迅速火爆,在資本大量介入的推動下,網紅經濟、MCN機構呈現爆炸式增長勢頭,成為各行業線上銷售的主要方式之一。

薇娅被罰13.41億元,或許隻是個開始

據艾瑞咨詢釋出《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萬億元,年增長率為197.0%,行業内主播從業人數飙升123.4萬人,同時據艾瑞咨詢估算,2023年直播電商規模将超過4.9萬億元。

但這個行業發展實在太快,以至于野蠻式發展過程中也出現很多行業亂象,直播電商模式所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

這其中,包括直播紅人的言行失範、對消費者的價值觀扭曲引導,虛假宣傳和資料造假、假冒僞劣商品頻現等重要問題。

一些頭部網紅随着知名度提升擁有大量流量,因而對帶貨商品形成了強勢的議價權,為了喊出“行業最低價”,播主更傾向對供應商大幅壓榨,導緻有些品牌方甚至出現通過直播賣貨越賣越虧的“賠本賺吆喝”情況。

更關鍵的,是随着平台的算法機制将公域流量大量向頭部主播的直播間傾斜,導緻其他非頭部主播或無資本能力參與直播帶貨的同行無法得到流量關注,大量中獨幕喜劇牌和商家的生存空間被日漸擠壓,生存競争越來越艱難,這種人為因素導緻行業競争的惡性兩極分化與不公平

不僅如此,網紅直播帶貨的興起,也對線下很多非網紅行業造成降維式打擊,在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線下經濟被嚴重沖擊,生态難存,對社會穩定也會産生不利影響。

而另一方面,這些頭部主播的成為這個新經濟模式下最大的赢家,自身的收入急劇增長卻法律意識淡薄,惡意漏稅逃稅,近期在國家稅務部門的嚴厲稽查監管下,大量明星主播爆出逃稅事件,揭露出該行業偷漏稅普遍存在的事實作狀。

從陸續爆出的負面事件看得出,這個行業還有很多方面的監管漏洞需要打上更新檔,不僅僅是對商家、對平台,對播主甚至對整個模式的導向都要有更加明确的正面引導和規範管理。

但總的來說,不可否認,直播電商這個近幾年快速興起的新經濟模式,對中國消費方式變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也加速了中國經濟數字化發展的進度。對此,國家也是歡迎這個行業的積極發展,但其中最大的前提是,相關從事利益方必須要嚴格遵守相關法規,遵紀守法經營,依法依規納稅。

眼見其起高樓,眼見其樓崩塌,薇娅逃稅被重罰事件,再次給每一個從事直播電商行業的參與者敲響警鐘。

4

結語

網際網路電商這種線上的新經濟模式興起,固然改變了零售行業,對推動中國經濟走向更高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确實侵占了其他主體的生存空間,帶來了很多不公平的現象。

以直播電商為例,品牌方越過中間環節,以主播之口直接觸達消費者,雖然提升了零售的效率,但大大打擊了管道經銷商,讓資本和利益更聚攏于極小一部分人手中,尤其對線下的傳統零售行業造成降維式打擊,這顯然是違背了國家現在所倡導和共同富裕原則的。

效率與公平從來難以兩全,但長期來看,一隻腿長一隻腿短,定會拖累我們的發展腳步,如何在維持效率的基礎上,去更好地公平兼顧,是擺在當近中國人面前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