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反派一般都是配角,或者非偶像派演員的專利。

對于大咖演員而言,通常都會囿于正面形象角色,最低限度即便演“壞人”也不能有好結局。

不過這也是正常劇情,正義必勝,放在哪裡都是天經地義。

而大多數人認為反派出彩,其實也是一個誤區。

關鍵還是看演員如何去駕馭和創造。

但搜尋來去,有價值的反派角色,其實鳳毛麟角。

按時間順序捋之。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1990年,張學友首先跳出來做了一次壞人。

六位大導演聯手炮制的《笑傲江湖》,角色是太監“歐陽全”。

他在廠公面前谄媚、勢利、謹小慎微,又有恰到好處的狡黠,在手下及可欺壓者面前嚣張不可一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和铤而走險,角色的性情與行事被他诠釋得淋漓盡緻。

張學友憑這個表演拿到了第27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這個階段也幾乎就是張學友電影生涯的全盛期。

他也在1989年剛憑《旺角卡門》的烏蠅角色拿到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又在1990年憑《喋血街頭》首度提名了金像獎的影帝。

對于出道僅五年左右、從歌壇跨界的演員而言,這個成績顯得非常出色。

但這個金馬男配也是他最後一個華語三金獎項。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1991年,輪到郭富城。

這年上映了一部《九一神雕俠侶》,編劇一欄,寫着王家衛、劉鎮偉,但據說王家衛一再拖稿,最後是劉鎮偉寫完的劇本,而黎大炜隻是挂名導演,也就是說整部片子就是劉鎮偉一手炮制的。

真假難說,但電影的惡搞風格确實一如他的手筆,想想《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東成西就》和《大話西遊》,簡直如出一轍。

而這部電影,幸好有兩個新人在一本正經地演戲,其他人隻管跟着劉鎮偉胡鬧。

其中一個就是郭富城,這個時候他已經發行了前三張國語歌曲專輯,每張銷量都超過百萬,一個發型風靡整個華語世界。這也是劉德華自己做老闆的第一部電影,找郭富城配戲,眼光絕對精準,而這部電影也是天幕公司唯一賺錢的作品。

反派銀狐,銀發、藍眼和黑色披風,再配上郭富城的唇紅齒白,這個造型即便放到今天,也照樣會令人感到驚豔,郭富城抓住了角色的冷酷與重情這兩個核心點,一方面殺人無算,另一方面則是角色身上的江湖義氣,答應的事情就一定做到底,哪怕付出生命代價。

出道兩年,郭富城憑這個角色獲得第11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提名。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1992年,張學友再度上場。

電影《明月照尖東》,角色是太子。

張學友飾演一個恣意妄為的殺手,雖然隻是電影一頭一尾出現,總共加起來不超過三十分鐘戲份,卻占盡風頭,一出場就氣場十足。

而關于整場電影的記憶,太子眼神的侵略性、戲谑玩世與暴虐嚣張讓人過目難忘,尤其最後一場戲,猛打方向盤的太子駕車沖向死亡,那個決絕又有不舍和心傷的眼神。

而因張學友表演的炸裂,電影公司緊接着專門為他開拍了一部《太子傳說》,這部先拍的《明月照尖東》反而變成《太子傳說2》,也算是創下了一個記錄。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1997年,梁家輝出山。

電影《黑金》,角色周朝先。

梁家輝飾演過的反派角色其實頗多,但若論知名度,這個角色毫無疑問要排在第一位。

他為這個角色寫下了超過十萬字的人物小傳。

在權貴面前卑躬屈膝,在底層人物面前則一字一句都流露出生殺予奪的意味,上一秒還在談笑風生,下一秒就可能突然翻臉,這個一人多面的诠釋,實在可稱高妙。一場“誰贊成,誰反對”是整場電影的高潮戲份,周朝先頗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做派,翻雲覆雨盡随心意。

就整部電影而論,情緒轉換精準自然,控場能力無人能出其右。

衆人皆做陪襯。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2007年,劉德華做了一次壞人。

電影《門徒》,角色是林昆。

他飾演了一個謹慎而又脾氣暴躁的毒販。

氣場很足,舉手投足間非常自若,相對很多“華氏”表演,這一次确實洗盡鉛華。

他既有毒販的狡猾、殘忍和自以為是,又有普通人的義氣和善良,一邊是非法的生意,另一邊又努力去做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甚至對于卧底警察而言,還是一個好大哥。

電影提名了兩個最佳男配角,一個是演毒枭的劉德華,另一個是演瘾君子的古天樂。

很多人或許會覺得,瘾君子也演得不錯,為什麼不拿獎?

獎項當然隻有一個。

但實際上這也與表演的認知和判斷有關。

形似的表演,永遠隻是基礎級,對于成熟的演員而言,演得像是理所當然。

你得去思考,自己是這麼個角色,如何還能更有張力、人物的悲歡如何才能真正觸動人心?

真正的表演就像是,在不鏽鋼材質上刻下足夠深的印記。

這當然是專業演員畢生的課題。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2018年,郭富城出手。

電影《無雙》,角色是李問。

就電影而言,他分為多面,一面是虛幻雅痞的吳複生,另一面是善良而懷才不遇的畫師李問,還有一面是自卑、自大和暴虐交織的悍匪李問,在真假交織間,這些不同的面如走馬燈一樣在觀衆眼前輪換。

坦白說,很多人看完電影後有點懵。

估計他們隻能按照郭富城和周潤發這兩位出現的場景來對應角色問題。

比如見過的言論有,同樣是殺人放火,郭富城像一個小癟三,發哥則是黑道巨擘,又比如殺掉鑫叔的那場戲,發哥表現出一種重情重義但又不得不為的複雜心理,而郭富城則聲嘶力竭、歇斯底裡,林林總總,是以他們認為郭富城的後半段表演是垮塌的。

這其實是缺乏一種對電影的基本了解,換言之,這群觀衆适合看的電影是直截了當的商業娛樂片。

像《無雙》這種繞圈講故事的類型對他們來講難度太高。

但不妨礙他們跟風,而其中有一些人看明白之後又變得非常喜歡,是以《無雙》确實創造了一個奇迹。

關于這部電影和表演已經多次闡述,不再重複。

郭富城巅峰之作。

在前一年的《破局》碾碎所有表演上的問題後,憑這部電影完全步入演技大成狀态。

港影:大咖演員與反派角色

此外還有一些大咖的反派角色。

比如梁家輝就還有《黑社會》的大D,劉德華有《無間道》的劉建明而張學友還有《赤道》的肇志仁。

但相對而言,都不及文中所列的情況出彩。

故而略過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