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當地時間11月30日,烏克蘭模特、選美冠軍韋羅妮卡·迪杜森科(Veronika Didusenko)正式起訴“世界小姐”主辦方,稱這項選美賽事禁止已婚已育女性參賽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俗話說,千人千美,美麗的定義本就人人不同,随着時代的發展,選美比賽的規定是否也需要“與時俱進”?
據BBC報道,迪杜森科于2018年一舉奪得“烏克蘭小姐”桂冠。然而4天後,主辦方卻以“已婚已育”為由,剝奪迪杜森科稱号、責令歸還獎金,并取消其代表烏克蘭參加“世界小姐”選美比賽的資格。

據悉,迪杜森科現年24歲,現已離異,育有一名5歲的兒子。根據“世界小姐”和“烏克蘭小姐”比賽規則規定,已婚或已育女性不得參賽或保有冠軍稱号。迪杜森科承認自己在報名時看到了申請表上的規定,但組織者卻一再鼓勵她參賽。迪杜森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世界小姐”給她一個合理的解釋。
除了為自己讨回公道外,迪杜森科還顧及到了别的女性。她認為“世界小姐”的規則已經過時,并不符合當今女性的現實。迪杜森科說:“主辦方的做法簡直是一種羞辱。那些和我一樣想參加‘世界小姐’的女性,僅僅因為其母親的身份就被剝奪了機會,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她們完全可以平衡事業與私人生活。”
迪杜森科的律師拉維·奈克(Ravi Naik)表示,根據2010年《平等法》,“世界小姐”的相關規定具有歧視性。目前,迪杜森科已在社交媒體發起主題為“有權做母親”的請願活動,并正式起訴“世界小姐”及“烏克蘭小姐”主辦方。
除了備受争議的婚育問題,迪杜森科還呼籲選美比賽更加具有包容性。“如今的時裝秀經常會邀請孕婦、大碼女性和各個年齡段的模特走秀,為什麼選美比賽做不到呢?”在迪杜森科看來,選美比賽的重點并不在于獲獎者究竟美不美,而應該幫助打破性别的陳規定型觀念,為參賽者創造就業機會,并增強婦女權能。
就在迪杜森科控訴“烏克蘭小姐”不平等規定的同時,“威爾士小姐”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作為“世界小姐”的地區性比賽,“威爾士小姐”沒有逃離關于參賽者年齡婚育限制的窠臼,嚴格要求參賽者“年齡必須在16到26歲之間,未婚且從未生過孩子”。
威爾士婦女平等機構成員保拉·阿邦東納托(Paula Abbandonatto)表示:“作為一個女權主義組織,我們不贊成這種比賽,但我們了解并尊重每一個參加‘威爾士小姐’的女性。”阿邦東納托補充道,美麗并不隻有“威爾士小姐”這一條路。據她透露,該機構正在研究開展一場“零偏見、零限制”的選美比賽,讓不同年齡、不同體型、不同族裔、不同婚育狀态的女性參與進來。“我們希望這場選美比賽是一次‘女性賦權’,讓每一位參賽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職責。”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黑人選手對“歐洲中心美容論”提出質疑。根據這些标準要求,女性必須擁有金色直發和淺色肌膚,不然根本無法踏入選美比賽的門檻。然而,黑人女性卻“我行我素”,力求用“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态展現美麗,無視偏見。
2016年“美國小姐”德紹納·巴伯(Deshauna Barber)是一名非裔,她曾多次呼籲“多樣性選美”的重要性。在比賽中,巴伯保留了她的黑色卷發,在她看來,這才是讓她與他人區分的特點。和巴伯一樣,2017年“牙買加小姐”達維納·本内特(Davina Bennett)以“爆炸頭卷發”造型示人,她的真實使她圈粉無數,最終入圍了“環球小姐”提名。
▲本内特。
在2018年,“烏幹達小姐”奎因·阿布納吉(Quiin Abenakyo)斬獲“非洲小姐”。然而,在頒獎禮上,阿布納吉卻選擇佩戴一頂“黑短直”假發,遮住自己原有的卷發。此舉遭到了烏幹達總統約韋裡•穆塞韋尼(Yoweri Museveni)的不滿,他在推特上含蓄地表示“我們應該用真實展現非洲之美”。對此,阿貝納吉表示同意,但她同樣認為,戴假發不過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可以定義美麗”。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