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曆史# P76,第一次世界大戰(下)

一年半後,歐洲戰場從原來的速決戰計劃,演變成了消耗戰,各方不得不挖掘戰争潛力。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是第二個階段的典型代表。

1915年,德國把戰争中心轉向俄國,意圖迫使其妥協,俄軍雖然慘敗,但是德國的戰略目的沒有達到。1916年,經過兩年消耗,雙方都精疲力竭,決定把今年作為突破口。鑒于東線的俄軍遭到削弱,同盟國決定把戰争重點轉到西線,将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标。1916年2月,德軍開始了曆時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

由于凡爾登是防守巴黎的門戶,是以,在1914年時,法國在這個地方建構了鋼筋水泥和重炮,機槍組成的防禦迷宮。德軍以這裡作為突破口,是因為從1914-1916的兩年間,這個地區比較平靜,使法軍忽略該地的重要性,以為德軍不會在此發動進攻,撤出了大部分堡壘,削減了凡爾登守備軍力。(德軍的計劃是圍點打援,甚至設計了具體的攻陷時間)

1916年2月21日,德軍對凡爾登進行了8.5小時的炮擊。當德軍沖向本以為完全被摧毀的法軍陣地時,法軍機關槍響起,之後,法國動員了19萬大軍前往支援。10個月的戰鬥,雙發反複争奪。到12月,戰役結束時,法軍傷亡46萬,德軍傷亡30萬。史稱凡爾登絞肉機。

凡爾登戰役開始後,法國霞飛将軍看出了德軍的意圖,選擇索姆河發動新的攻擊,客觀上制約了凡爾登的進攻。但是,德軍在索姆河構築了當時世界上最堅固的防禦工事。

6月下旬,英法對索姆河進行炮擊,随後發起攻擊。英軍在索姆河第一天,有6萬人陣亡被俘和失蹤。到7月中旬,英軍隻推進了2.5公裡。法軍5-7公裡。8月,英法參戰51個師,德軍31個師。英法聯軍傷亡30萬,德軍傷亡20萬。直到9-10月,英軍投入坦克後,形式才有轉變,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戰局。11月,随着天氣惡劣,戰役結束。英法聯軍傷亡80萬人,德軍50萬人。戰争結果隻是把前線推進了10公裡。

無戰果的戰争,對于資源缺乏的同盟國痛苦不堪,對于資源充足的協約國,則是頗有餘力。是以,這兩場無戰果的戰争,是一戰的轉折點。1917年,被戰争拖的疲憊不堪的俄國,先後爆發了2月,10月革命,列甯上台,與德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一戰,出現了新式武器。化學武器,坦克,飛機的發展,潛水艇,的出現的使用,部分改變了戰争格局。

1914年的英國,是海上強國,一開始就對德國進行海上封鎖。于是,英德雙方在多個海域展開了戰鬥。随着德國潛艇的使用,到1917年底,德國潛艇擊沉商船651艘,軍艦若幹(但是英國的海軍實力沒有受到影響)。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由于對商船的攻擊,導緻了美國對德宣戰。美國極大加強了協約國的力量,到一戰結束,美國在歐洲軍隊達到200萬。在美國影響下,許多國家加入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1918年,一戰進入第三階段,戰略決戰。此時,社會政治危機加劇,各國想結束戰争,但是都不願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停戰。在經曆了幾次重大戰役後,同盟國投降。簽訂了《凡爾賽條約》等一系列條約。各國的勢力發生變化。凡爾賽體系是戰勝國對戰敗國進行分贓的條約,也沒有解決各帝國之間的沖突,為二戰爆發埋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