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作者:阿正說動漫
(小夥伴們點選文章底部的【了解更多】就可以擷取資源啦)

有這樣一部動畫短片:

它全長16分鐘,由一位中國小夥憑借一己之力,耗時3年多制作完成;

它曾風靡網絡,被衆多網友稱為“國産動畫最優秀的作品”、“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

它參加了國内外的各種動畫短片評選,大小獎項簡直拿到手軟。

但令人震驚的是,如此牛逼的國産動畫作品,其實出于10年前。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2008年,一部由餃克力(原名楊宇)制作的動畫短片橫空出世——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豆瓣評分上,《打,打個大西瓜》的分數高達8.6分,甚至還有人認為,國産動畫短片中,至今無出其右者。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那麼,究竟是怎麼的一部短片,能讓大家如此不吝溢美之詞,它真的能擔起這樣的盛名嗎?

“中國動漫最大的弱點是‘不好看’。”作者餃克力這樣說道。

在他看來,中國動漫衰弱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們通常說的投資人急功近利、産業鍊沒有形成,或者盜版猖獗等,而是中國動漫本身做得“不好看”。

他一直相信:“現在是眼球經濟的時代,中國動畫要真的好看了,想不盈利都難。”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作者“餃克力”)

而我們都知道,一部動畫要做到好看,好的創意至關重要。

《打,打個大西瓜》的牛逼,首先就展現在創意上。

作為一部反戰題材的動畫作品,它有着一個酷炫的開頭:

在暗紅色的背景下,幾張飄蕩的紙牌被密布的蛛網捕獲,配上撕裂式的音效,一種陰森詭異的氛圍暈染開來。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結合動畫後面的部分可以知道,蛛網有着深刻的隐喻意義:

它既代表了波詭雲谲的政治局勢,也暗指我們賴以生存卻又為其所困的生活環境。

緊接着畫風突變,黑白場景下兩個上司模樣的人,彬彬有禮地面對鏡頭。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他們一同走近房間,來到了畫有地圖的談判桌前。

地圖兩邊的大陸是兩個狗頭的形狀,上面的小島則酷似夾在狗間的骨頭。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兩人坐了下來,先是進行了一番“商業互吹”,舉止優雅、面容和善。

漸漸地,話題過渡到了此次談判的核心——中間小島的歸屬問題。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由于在如何瓜分小島上無法達成共識,兩人終于撕破了臉皮。

當他們重新站起身時,已經雙雙換上了戰袍,拔劍相向。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動畫最具創意的部分——紙牌大戰,自此拉開序幕。

想必很多人在小時候都幻想過,把手中的紙牌當作千軍萬馬,以此來模拟打仗吧?

《打,打個大西瓜》的作者餃克力,恰恰将他對于紙牌作戰的想象,完美融入到了動畫之中。

于是,我們看到,伴随着螺旋槳轉動的“嗡嗡”聲,紙牌上的二維飛機刹那間變為半立體,傾斜着飛上了天: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茫茫大漠裡,紙牌坦克組成的隊伍,氣勢磅礴地駛來。

另一邊,海面上的艦隊如蛟龍出海、似猛龍過江。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而海面下的潛水艇則紛紛發射飛彈,閃耀着金光一片。

海陸空的這些軍隊,無一例外被談判桌前的兩個人操縱着,不斷向對方發起攻擊。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連原本再簡單不過的洗牌,都變成了對決的過程。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畫有戰艦的紙牌着火了,相當于戰艦被擊中。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畫着士兵的紙牌被撕碎,則代表了生命的消亡。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後來戰争愈演愈烈,戰場上沖鋒陷陣的紙牌士兵被紛飛的戰火燒成灰燼,成了“真·炮灰”。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打,打個大西瓜》雖然是以紙牌的形式表現戰争,卻能将其做得非常具象化,并且營造出一種大片的感覺。

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戰争的風起雲湧,是非常大膽而了不起的創意。

此外,動畫在細節方面也都經過了細緻的打磨,常常會有一些小的驚喜出現,令人眼前一亮。

比如作戰時,飛機上彈出的那個名為“救命稻草”的裝置,就非常得生活化。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動畫中,兩個飛行員間相愛相殺的橋段,承包了短片主要的笑點。

鑒于其獨特外形,這裡把他們分别叫作長下巴和方腦殼。

作為紙牌飛機的駕駛員,這兩個二貨在空中激戰時就一直在耍寶,長下巴還時不時地沖螢幕前的觀衆們比“V”。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兩架飛機同歸于盡後,長下巴和方腦殼一起掉落到了荒島上,并開始了赤手空拳的互毆。

打鬥過程中,即使笨手笨腳的兩人不小心被捆在了一起,長下巴還頑強地通過噴鼻血這種自殘的方式,将方腦殼的頭壓進海水裡。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最後,長下巴取得了勝利。

好笑的是,當他掙脫繩子的束縛并放眼四周的時候,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目光接觸到一旁半死不活的方腦殼,長下巴立馬決定要把方腦殼救活。

在長下巴的努力下,方腦殼醒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海中小島那荒無人煙的寸土,成為了他們的世外桃源。

形同野人的兩人就這樣,過起了沒羞沒臊,歲月靜好的生活。

白天的他們上樹摘果、下海抓魚,用魚骨為彼此打理發型: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到了晚上,他們一邊聞着對方的腳丫子,一邊做着不為人知的美夢,酣然入睡。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日子一天又一天地過去。直到有一天,他們無意中看到遠處海平面上,有船隻向着他們駛來。

意識到自己即将得救,歡呼雀躍的兩人忍不住旋轉、跳躍、閉着眼,仿佛一秒間穿越到了印度歌舞片現場。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射來的幾枚炮彈将他們的快樂轟擊了個粉碎。

原來,這些船不是來救他們的,而是處于戰争之中。

長下巴和方腦殼兩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此時該做出什麼表情。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從戰後掉落荒島到再次面臨戰争,兩人的遭遇可謂一波三折。

此情此景,自然令作為觀衆的我們忍不住哈哈大笑,但笑過之後或許又會觸碰到那層悲涼的底色。

尼克·伯克曾舉過一個例子:

某個被判絞刑的人,在臨上絞架前指着絞刑架,詢問劊子手道:“你肯定這玩意兒結實嗎?”

這種幽默的方式被叫作“絞刑架下的幽默”,也叫“黑色幽默”。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長下巴和方腦殼的故事也是如此。

他們的掙紮仿佛為我們表演了一場荒誕的喜劇,處處浸透着這種黑色幽默,令人不寒而栗。

很多時候,動畫短片因為篇幅比較短小,人們會覺得其難以承擔起對宏大主題的叙事。

而《打,打個大西瓜》卻讓很多人開始對動畫短片這一形式刮目相看。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它要傳遞作者反戰的思想,因為表現形式的别具一格,與内容兩者相輔相成,進而免于空洞說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關于《打,打個大西瓜》這個标題,通常的說法是《鹿鼎記》末尾驚現滿清入關時所藏寶藏,貪财之輩們都為了一個“财”字拼死拼活,扮演韋小寶的星爺于是有感而發:

“還打,打個大西瓜啊!”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在殘酷的戰争中,政治家就好比身居高位、掌握着生殺大權的神,在權力的漩渦中翻雲覆雨。

然而,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所有的士兵都不過是政治家手中的紙牌,可以任意玩弄。

他們不再是具有靈魂的人類個體,而是成為了冰冷的作戰工具。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有人曾說:“戰争就是如何有效率地殺死同胞。”

在動畫中,殺戮場面被抽象化為對紙牌堆的銷毀,這看似減輕了戰争的血腥程度,然而一旦聯想到這些紙牌其實隐喻的是活生生的人,我們還是會物傷其類,覺得觸目驚心,仿佛看到的是一台巨大的絞肉機。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人類進化至今,總喜歡以文明自居。

但在戰争過程中,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性和文明,卻似乎在喪失。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動畫中暫時脫離了戰場的方腦殼和長下巴,開始以第三者的視角來看待戰争,思考自己一直以來“為何而戰”。

是以,他們選擇留在島上,任憑島外戰火紛飛,平靜地下着棋。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諷刺的是,相比于外面那些衣冠楚楚的所謂“文明人”,這兩個邋裡邋遢的“野蠻人”似乎要可愛得多。

而動畫結尾處,那張破了的網則象征着方腦殼和長下巴沖破束縛,逃離了作為棋子的命運。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

作者是善良的,反戰的。

他通過兩人最終的幡然醒悟,讓我們看到人類仍有希望。

人類是渺小的,但卻有着生而為人的尊嚴,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把自己的思考能力交由他人,任人擺布。

選擇戰争,還是和平?請你仔細思考後,再做回答吧。

PS:為友善大夥,我把動畫資源收集好了, 有興趣的小夥伴們點選下方【了解更多】就可以看啦~~
沒想到,10年前我們就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動畫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