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從抗日戰争時期開始,有一位傳奇女老闆以民族大義出發,積極響應共産黨抗日救國政策,将自己數十年經營所得無償供給革命戰争使用,為共産黨取得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勝利做出了特殊的貢獻。他就是被鄧穎超稱呼為“我們黨内很能幹的一位老闆娘”——周宗瓊。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周宗瓊

大仁大義,為《新華日報》發行立下首功

周宗瓊是重慶人,早年間從事教育工作,受北平青年救亡愛國主義思想影響,心底同情革命、向往抗日。本着實業救國的思想,1938年他和丈夫任宗德入股籌建了四川合川勝利酒精廠。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抗戰時期,共産黨在國統區獲得了合法出版發行《新華日報》的許可。但是由于日寇經常轟炸重慶市區導緻房屋損毀嚴重,《新華日報》好不容易獲得許可卻找不到發行基地。周宗瓊的一位老同學冉琴舫找到她,問她是否敢把廠房租出去幾間給共産黨辦報紙。周宗瓊早就對共産黨聯合抗日的主張十分認同,就痛快地答應了。這裡面還有一個插曲,由于重慶大轟炸期間房源緊張,租給《新華日報》的四間房子上面就住着國民黨第二十二集團軍駐重慶辦事處的軍需處長。這個重要的情報報告給了在重慶工作的周恩來,周恩來告訴大家: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安全的地方。就讓報社的同志大膽租下來。位址就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虎頭岩村86号,而周恩來所在的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就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紅岩村52号,兩地相距僅有8公裡。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新華日報》的總經理熊瑾玎和夫人朱端绶是首先入駐的報社職員。大革命時期的熊瑾玎和朱端绶曾經假扮老闆和老闆娘,在上海創辦“福興”商号從事紗布經營,為革命籌措經費。後來在周恩來的撮合下,二人終成眷屬。由于初來乍到,房子緊張,二人沒有專門的卧室。周宗瓊得知後,和丈夫任宗德商量,将自己卧室的一半讓出來給熊瑾玎夫婦居住。在距離拉近的同時,也讓這兩對夫妻建立了面對面交往的機會,柴米油鹽之間,一來二去之中,他們都在談論着抗日救國和革命理想,周宗瓊夫婦的革命熱情被熊瑾玎夫婦迅速點燃,為革命出資出力也成了周宗瓊的行動自覺。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正式成立,主要負責中共在南方國民黨統治區的相關工作,并直接上司雲、貴、川等地區的黨組織,由周恩來擔任書記一職。剛剛成立的南方局面臨經費、人員、保密、物資等各方面的困難。為了在重慶紮下根來,周恩來想了很多辦法,其中一個就是讓熊瑾玎興辦企業擷取資金。熊瑾玎早年間在上海就有過經商辦企業的經驗,但這次他的公開身份是《新華日報》總經理,不便也無法分身辦企業,就委托周宗瓊夫婦合資興辦國防酒精動力廠。當時恰逢日寇攻占南甯,中國國際物資補給線幾乎被切斷,各種戰備物資特别是汽油無法供給,國民政府隻得從企業購買酒精作燃料。由于周宗瓊非常善于經營,國防酒精動力廠生産的95%以上的高純度“無水酒精”大受市場歡迎,國民政府國防部大力采購,也讓酒精廠獲得了充足的銷路和豐厚的利潤。這些錢,成了《新華日報》特别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敵後開展統戰、敵特、情報、宣傳工作的重要資金來源。

為了便于工作,周恩來親自安排《新華日報》聯絡員和特派員周竹安到酒精廠當秘書。周宗瓊對外人說周竹安是自己的本家,進而避免了特務的懷疑。從 1940 年到 1946年, 周宗瓊一直通過周竹安為《新華日報》運轉提供了大量資金 。總經理熊瑾玎都是成百萬、上千萬的向周宗瓊借錢,借多少拿多少。這些資金不但不計利息,而且連後來發行金圓券導緻法币貶值的損失也不計算。随着革命程序的加速,後來的這些錢都變成了資助捐贈。是以,熊瑾玎夫人朱端授說過 :“那時的國防動力酒精廠就是 《新華日報》的金庫, 随時需要就随時到周竹安那裡去取用。”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周恩來、董必武在紅岩

仗義疏财 為地下黨隐蔽轉移幫了大忙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戰争年代,加之在國統區開展鬥争,老百姓的思想認識和解放區人民完全不同,是以,錢和物在敵特鬥争中的作用非常突出。1945年,在南方局從事地下工作的一部分同志因為叛徒出賣而暴露了身份,臨時轉移至重慶,伺機分散脫險。但是國民黨軍統局已經得知消息,在重慶開展大肆搜捕。情急之下,必須緊急疏散,但是疏散這麼多同志需要動用大量錢物,南方局臨時無法湊齊這麼多錢。周宗瓊得知後,将剛剛生産出來的一批酒精半價出售,快速換回來貨款交給了黨組織。這次壯舉讓我黨40多名經驗豐富的“老地下”安全脫險,為儲存黨組織的力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6年,中共中央上海局組織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和上海學生和平促進會,開展了反饑餓求和平示威遊行。活動中部分進步學生被捕,因而暴露了一部分地下組織成員,中共中央南京局情報組組長吳克堅奉命緊急轉移上海地區情報人員,又是十萬火急,又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此時的周宗瓊得知後,将工廠能夠動用的流動資金500多兩黃金全部拿出來交給交通員,讓上海的地下黨組織又避免了一次“顧順章式”的災難。

大智大勇,擔當統戰工作幕後英雄

抗戰後期,周宗瓊的酒精廠已經成為國内很有知名度的民族企業,企業生産經營形勢一片大好。在這種情況下,周宗瓊适時擴大經營,并在重慶市區的韋家院壩16号建立國防動力酒精廠總管理處。此時的周宗瓊夫婦已經和共産黨建立了深厚的聯系,周宗瓊不止一次向熊瑾玎表達了要入黨的決心,但是由于周總理訓示,她們留在黨外比在黨内更能為革命做貢獻,是以一直沒有入黨。周宗瓊領會了黨的意圖,更加自覺地投入工作,同時也把自己所有的資産财物都無償奉獻給黨組織。位于韋家院壩16号的國防動力酒精廠總管理處就成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處地下聯絡點。很多黨的地下工作龔飲冰、李維漢、吳克堅等經常到韋家院壩聯系彙報工作,社會民主人士李公樸、沈鈞儒、翦伯贊、郭沫若、史良等人也常常在此聚會。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皖南事變”後,國民黨掀起了新一輪反共高潮。《新華日報》的正常經營受到國民黨當局的肆意破壞。按照毛主席“蔭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戰略方針,周恩來上司南方局的同志在意識形态和宣傳文化戰線繼續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争。在周恩來的直接指導下開始籌備大孚出版公司,動員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做總編輯、愛國民主人士沙千裡任總經理,在出資方面仍然找到了周宗瓊任董事長,于1945年初在重慶韋家院壩10号正式成立。在陶行知的主持下,剛成立的大孚出版公司出版了翦伯贊的《中國史綱》第一、二卷。一九四六年,大孚出版公司遷來上海。同年7月,陶行知因過度勞累,患腦溢血去世。為了悼念陶行知總編輯,大孚出版公司趕排了《行知詩歌集》,郭沫若為《行知詩歌集》寫了序言。面臨國共和談破裂,内戰全面爆發的局面,大孚出版公司繼續開展工作,先後出版了《天地玄黃》《屈原新論》《古代東方社會》等進步書籍,指引着國統區人民心向革命、期盼新生。

一同在韋家院壩建立起來的,還有在周恩來主導下成立的昆侖影業公司。昆侖影業公司的前身是聯華影藝社,在左翼戲劇家宋之的和左翼電影活動家司徒慧敏等人的聯絡下,原長江影業公司副經理夏雲瑚任總經理兼廠長,任宗德、周宗瓊夫婦,民主人士章乃器和紅色資本家蔡叔厚出資為董事。1946年9月,昆侖影業公司開始拍攝《八千裡路雲和月》和《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2月,《八千裡路雲和月》上映後産生了轟動效應,觀影如潮。《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上集《八年離亂》也拍攝完成,但是在拍攝下集《天亮前後》遇到了麻煩,由于害怕受到政治牽連,民主人士章乃器撤出了原本投資的10萬美金,夏雲瑚因為商業原因也撤出了原來投資的500兩黃金,這讓電影拍攝陷于停頓。為了讓這部立體展示中國人民抗戰精神的史詩級電影拍攝完成,周宗瓊、任宗德夫婦先後賣掉了重慶的房産、收集了所有可用資金,還舉債借了一大部分,終于将拍攝資金湊齊。為了籌集資金,周宗瓊甚至隻身涉險。因為影片涉及到意識形态方面的問題,引起了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注意。在周宗瓊回重慶籌措資金時,遭到重慶國民黨特務的軟禁,時間長達一年之久。直到1949年11 月 30 日重慶解放,她趁着國民黨特務敗逃的機會才獲救。猶如一江春水曲折的流淌,影片在艱難曲折中最終拍攝完成,在上映後起到了巨大的宣傳統戰效果。在上海公映時,連續三個月盛況不衰,觀衆近80萬人,創下了當時中國影片賣座的最高紀錄。此後,昆侖影業公司佳片不斷,《萬家燈火》、《三毛流浪記》《烏鴉與麻雀》等揭露國民黨腐敗統治的電影在國統區産生巨大反響,直接加速了解放戰争程序。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甘于清貧 終生無悔革命事業

新中國成立後,周宗瓊并沒有因為自己做過的巨大貢獻而向人民政府提出什麼補償或者要求,默默無聞地投身到四川山區的農田水利建設之中,并當上了西南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隊長。一直到1954 年,她才被調到北京,在中央水利部器材處任副處長,一直到退休都是副處級,從沒有給組織上提出過什麼要求。但是在暴風驟雨般的文化大革命洶湧來臨時遇到了麻煩。

1950年底,昆侖影業公司拍攝的電影《武訓傳》在全國公映,受到全國歡迎。然而一年之後,社會各界針對這部電影又掀起一場全國性大批判,該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為新中國的第一部禁片。是以,周宗瓊被扣上了“資産階級”和“反革命”的帽子,屢次受到造反派的批鬥。造反派将她早年間為革命做貢獻的而辦廠經商說成剝削人民群衆,要她交出私藏的黃金美元,可是造反派在家裡挖地三尺也沒有找到半點黃金。在此期間,原本可以找周總理作證明,但為了少給總理添麻煩,硬生生挺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批鬥、毆打和栽贓、抹黑,最終堅持到平反。

我黨秘密戰線上的“紅色老闆娘”,千金散盡書寫傳奇人生

1996年5月,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散盡家财的周宗瓊在北京逝世,走完了她傳奇的一生。據記者在其生前采訪的記錄中可以推算,周宗瓊夫婦數十年來為革命事業貢獻的資産足足有上萬兩黃金,折合現在人民币價值達10多億元。

郭沫若曾作詩《詠竹》贈與周宗瓊,高度贊揚了她的高風亮節和革命信仰:

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

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

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

風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

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