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存儲大道之行

近年來,全球企業級存儲市場風雲變幻,以軟體定義、超融合、閃存為代表的創新存儲領域呈現着明顯高速增長的趨勢。IDC有公開資料表明,中國企業級存儲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态,其中創新存儲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智能存儲大道之行

來自IDC釋出的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跟蹤報告(2016年第四季度)預計,未來5年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仍将保持8.2%的年複合增長率,遠高于全球-0.4%的年複合增長率。

可見,中國企業級存儲整體市場已經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進而也将帶動國産創新存儲廠商的長遠發展。

來自大道雲行(TaoCloud)創始人劉愛貴博士分析指出,未來3年,關于中國企業級存儲的發展,有着三大趨勢值得大家關注:一是國産化存儲,二是分布式全閃存儲,三是智能存儲。

存儲國産化如何順勢崛起?

諸多因素表明中國的存儲産業已經步入了創新存儲廠商百家争鳴的時期。

随着中國針對資訊技術本地化研發、制造、銷售的日益廣泛,國産化存儲早已呈現出來國策、技術、生态三個重要的發展“視窗”。

在這三大發展視窗下,“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已成為使用者的資訊系統規劃和建設的戰略目标,并且作為資訊系統整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資訊存儲系統的安全要求也被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那麼自主可控給國産存儲廠商帶來了哪些新的市場機會和潛力呢?

與此同時,軟體定義存儲以前所未有的變革力量,推動着創新存儲公司加速前行。 國内企業級存儲公司圍繞SDS,不斷專注存儲軟體的開發及優化,以期實作彎道超車。

當然,軟體定義不隻是給了中國存儲公司一個發展機會,也是全球資料中心發展的大趨勢和新的起跑點。存儲國産化依托軟體定義的趨勢,不僅有着實在的技術生态,同時使用者在這個方面的市場需求潛力也值得深挖。

既然提及了軟體定義的技術生态,這裡也不得不再次提一下存儲國産化的發展生态,目前國産化CPU、晶片、整機、BIOS、OS已具備成熟的商用條件,國産化資料庫、中間件已在大量使用。是以,在底層IT基礎和上層實際應用都已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國産化存儲的發展可謂适逢其時。

不過,針對國産化存儲的發展,劉愛貴博士分析認為一套高效适用的國産化存儲應具備七大特征,包括了完全國産、國産标準、智能控制、系統加強、安全可信、高效存儲、應用感覺。是以,一套國産化存儲的核心标準,在于必須支援各類國産化作業系統、虛拟化系統等軟體,同時支援各類加強機型、寬溫SSD、支援SSD自毀等特性,針對安全性上有着嚴格的要求,支援存儲加密、三員分立、操作回溯、行為審計等功能。

這一切,都源自中國使用者對于存儲的實際需求,也是中國存儲市場現階段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全閃存儲怎樣實作分布式創新?

不過,有一點需要強調一下:中國使用者對于閃存的關注由來已久,但是對于全閃存存儲的應用卻始終落後于北美等國外市場。分析原因,除了全閃存存儲價格高昂之外,最大的應用瓶頸在于中國使用者對于全閃存存儲的分布式部署有着明顯的需求。

随着閃存技術的提高和NAND制造技術的進一步優化,加上NAND中國本土制造力量的逐漸成長起來,這将對國産化全閃存儲的發展帶來很好促進。

并且全閃存的市場潛力還是值得關注的,來自IDC預測,随着各行業客戶對全閃存産品認知的加深,未來5年中國全閃存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将達到40.3%。

當然,全閃存不隻是SSD的堆疊,還需要從根本上去解決中國使用者應用全閃存的痛點。高性能、高可用、高擴充、易管理,這些存儲需求無法通過傳統煙囪式模式以及簡單的Scale-up縱向擴充來很好地解決。從全閃陣列到分布式,從分布式到全閃,這是殊途同歸的,終極目标是分布式全閃系統,兼取閃存和分布式的長闆,根本上解決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應用場景下面臨的存儲新挑戰。

從傳統存儲到閃存存儲,解決使用者最大的需求問題就是分布式,如何實作更好的分布式全閃存儲,這對于多個行業的創新應用都非常重要。

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SSD普及度越來越高,自主可控也包含了國産SSD标準的出台,分布式存儲标準也呼之欲出。但是,如何将SSD價值最大化發揮出來,分布式的融入值得研究,也符合存儲業界的技術發展方向。

此外,在特種行業裡的應用中,對防震、能耗、寬溫、故障可預測性、資料安全方面的苛刻要求上,SSD比HDD的應用上更适合也更有價值。

可見,市場需求所趨,使用者需求必然催化全閃存儲分布式的快速創新,這是中國存儲市場現階段發展的創新趨勢之一。隻是在這個領域,國内嘗試的廠商為數不多,其市場價值和潛力就更值得考量。

軟體定義智能存儲為何與衆不同?

目前,AI重構行業、産業成為了Gartner2018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之首。那麼,對于國内企業級存儲的發展來說,如何加持AI呢?這也成為了國内企業級存儲三大創新趨勢之一。

業内認可包括Server SAN、存儲虛拟化、超融合架構(HCI)等都屬于SDS(軟體定義存儲)的一部分。那麼,如何來定義SDS下的智能存儲呢?

從智能存儲潮流演變的大趨勢來說,中國企業級存儲的産業發展:一維的傳統企業級存儲,二維的軟體定義存儲,三維的軟體定義的智能存儲。一維世界正在推倒重建,比如EMC被戴爾收購,HDS轉型到專注物聯網與大資料的Hitachi Vantara,NetApp被多次傳言将被Cisco收購。二維世界被劃分完畢,包括業内熟悉的存儲虛拟化如DataCore 等,以及Server SAN領域的VMware vSAN等,超融合架構(HCI)領域的Nutanix等。三維世界的軟體定義智能存儲正在形成,高維挑戰低維總有優勢,降維打擊幾乎是必勝的。

對此,業内專家有指出,軟體定義存儲本身包含了易擴充、應用驅動、自動化等特點,隻是沒有在智能上更進一步。

特别是存儲曆經了多年的發展之後,從傳統存儲到現在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分布式存儲,在雲計算大行其道的環境下,企業使用者需要更為靈活彈性、高效可靠的存儲系統,要求存儲廠商提供的産品或技術方案越來越智能、自動化、應用感覺,并具備強大的自愈能力。這一切,都在迫使國産存儲廠商必須走向軟體定義智能存儲的創新之路。

不過,在劉愛貴博士看來,軟體定義智能存儲需要具備三大元素:安全、性能和應用感覺。

一是,智能存儲之是以智能,在于針對安全方面有着主動防禦的特性。智能存儲建構安全防禦模型,動态甄别非法的I/O通路模式,主動采取政策應對惡意攻擊、誤操作、異常行為等,保證資料安全性和可用性。其中還包括了針對加密的安全算法,以及容錯機制、保護機制。值得探讨的一個創新方向就是區塊鍊技術,區塊鍊針對資料通路安全認證,對于使用者誤删除之後,也可以實作拷貝資料的恢複,這個方面的技術融入到智能存儲的安全特性上,将有着非常特别的現實意義。

二是,針對智能存儲的性能最大化發揮的方面,需要充分發揮新型硬體媒體的性能,進而獲得智能存儲的整體性能最大價值。同樣,智能存儲建構性能自學習和控制模型,動态監測硬體性能資料變化和模式學習,自動适應硬體環境變化并進行自動智能控制調節,變被動靜态性能優化為主動動态性能優化,包括 精細QoS控制、資料預測和預取、故障預防和排程等。人工智能技術跨界引入存儲領域,将極大增加存儲智能化,最大化硬體性能發揮,簡化存儲系統管理複雜性。

三是,需要強調智能存儲的應用感覺。通用存儲不關心上層應用領域知識,存儲政策采用折中方式滿足各種應用負載,達不到配置最優化。智能存儲建構行業應用特征模型,動态學習并比對應用負載模式,自動調節存儲政策适應不同應用場景,做到真正的智能應用感覺存儲。其中需要通過智能排程算法的方法,采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主動通路模式,自适應去調整使用者的存儲使用狀态,包括借助使用者故障模型做預判和預測提示,進而發揮出智能存儲在應用感覺方面的真正作用。

立足三大趨勢怎麼站穩腳跟?

針對國内企業級存儲存在的這三大趨勢,TaoCloud基于國産化平台的支援,積極參與國産化标準制定、預研項目,并進一步深耕多個行業。同時,針對行業的特殊應用場景,針對特種行業的特别需求,個性化地實行産品建構與內建。

針對國産化分布式存儲标準等制定方面,使用者需要一套可行的标準來衡量國産化存儲的價值,TaoCloud借助自身的技術積累和應用實踐,不斷參與并配合國家相關部門的存儲标準制定,通過統一的标準推動國産化存儲市場整體的發展。

針對國産化存儲與國産化軟體的配套方面,TaoCloud認為未來不僅是OS适配對接,也會加強對審計、加密等方面的國産化技術研究研發。

目前,在存儲國産化領域,TaoCloud取得了顯著進展。不僅重點推出了國産化分布式存儲SSAN Guard/XDFS Guard,而且已成為多家企業、科研機關在國産化存儲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同時在2017國防展中,與合作夥伴聯合展出的國産化存儲及應用方案受到廣泛關注。另外,SDS産品在多個國産化試點項目中投入使用,包括政府等重要領域。

同時在完全以國産化生态建構的創新産品,緻力于“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的戰略目标。

另外針對分布式全閃存儲方面,TaoCloud正在做進一步的測試與研發,并希望在這個領域立足自身分布式領域的技術積累,然後有所新的突破。

與此同時,TaoCloud已經将軟體定義智能存儲作為了公司的核心發展方向。雲及大資料背景下,資料管理的複雜度和資料應用的效率不斷提升,存儲智能化的需求也相應與日俱增,如基于AI的存儲自優化、應用感覺、面向全閃的性能增強、資料存儲與資料治理的深度融合、基于區塊鍊技術的可信存儲等。

TaoCloud認為目前的SDS存儲智能化程度還有待加強,在創業2.0階段,将把存儲智能化作為戰略核心,定義和打造真正的智能存儲産品和解決方案。

基于對智能存儲發展趨勢的分析與長期觀察,在2017上半年,TaoCloud已經推出了智能存儲計算系統,希望以更高效的I/O優化與算法,帶來存儲系統更多的價值。與此同時,聯合紅帽Redhat,借助紅帽面向大資料和雲計算領域的分布式檔案系統Gluster企業版,結合TaoCloud技術團隊多年在Gluster方面積累的系統理論及實踐經驗,推出了XDFS-Pro分布式檔案存儲。

競争加劇要怎麼突出自己的優勢?

全球SDS相關廠商不下60家,國内SDS相關廠商不下30家,加上中國存儲市場整體持續呈現上升勢頭,這就加劇了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的競争。作為後起之秀的TaoCloud,如何在複雜的行業與市場環境下獲得自己的發展位置?

顯然價格戰必定不适合“有一技之長”的創新存儲公司,必然需要在标杆使用者的典型應用上下文章,與友商形成在技術、産品、方案和服務方面的差異化,以此來突出自己的獨特優勢。這樣的思路似乎更符合當下的TaoCloud。

對于成立于2015年的TaoCloud,目前已經擁有了一支由GlusterFS分布式存儲檔案系統研究和開發的知名專家組建的技術團隊。目前TaoCloud十分強調智能存儲的價值,并且在為使用者提供高效、智能的軟體定義存儲産品和解決方案方面已經有了自己初步的建樹,并在政府、廣電、航空航天、醫療、媒體、教育等行業有了深入的成功應用。

2016年TaoCloud獲得了首次數千萬元融資,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獲得“雙軟認證”,擁有數10項産品軟體著作權,同時公司也是工信部旗下中國開源雲聯盟(COSCL)的成員機關,成功入圍中國大資料百強榜。

這也是TaoCloud傾力打造行業應用标杆,在軟體定義智能存儲上踐行差異化戰略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TaoCloud助力廣電行業标杆客戶CNTV央視網,成功建構了一個PB級的SDS 解決方案。

媒體融合發展,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任務,更是傳統媒體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下進行自我革命和轉型的必然選擇。作為中央電視台旗下的國家網絡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中國網絡電視台(英文簡稱CNTV)正在建設我國規模最大的網絡視訊節目資料庫及全球化多語種多終端的内容分發體系,實作将最好的内容傳播給最多使用者的平台價值與目标。

CNTV旗下網際網路站業務央視網(英文簡稱CCTV.COM)擁有中國最大的網絡視訊新聞資料庫,作為中央電視台的官方網站,彙聚了100多個CCTV新聞名欄,同時還集納了50個地方衛視新聞名欄,此外,央視網還擁有覆寫全國的新媒體記者網絡和新聞拍客隊伍,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最快捷、最權威、最全面、最豐富的新聞視聽與互動服務。

近年來,CNTV一直積極探索和實踐媒體融合發展之道,近日,CNTV第二批媒體融合雲項目正式開啟,該項目作為媒體融合的底層支撐系統,包含私有雲平台、雲存儲、微服務三大元件。該項目将支撐媒體融合項目産品的開發,推進媒體向商業化發展程序,并加快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速度。

智能存儲大道之行

如何建構彈性高效、可靠易用的雲存儲系統,保障網際網路+和媒體融合背景下海量圖文、音視訊素材的采集、制作、加工、分發、媒資管理工作的順暢開展,支援媒體融合産品和業務的快速上線和靈活創新,并有效降低總體成本,是CNTV重點關注的問題。經過長達一年的嚴格調研、論證、測試和試運作,CNTV最終選擇國内領先的軟體定義存儲廠商大道雲行(TaoCloud)作為其雲存儲合作夥伴,利用TaoCloud創新的軟體定義存儲(SDS)産品,建構面向媒體融合雲的海量分布式存儲系統。

通過在數百台X86伺服器上部署TaoCloud SDS存儲軟體,CNTV建構了海量(PB級)、彈性、可靠、高效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完整實作各類資料的存儲及管理,全面支撐媒體融合雲各類IT應用,包括海量檔案存儲、資料庫、容器及虛拟化、私有雲等。基于TaoCloud SDS的雲存儲架構,可全面滿足CNTV媒體融合雲各類存儲需求,支援各類網絡視聽業務的快速開展和靈活創新。

通過雲存儲、私有雲、微服務三大元件的建構和有機融合,CNTV媒體融合雲已經形成了可按需排程、靈活縮放的IT資源及服務基礎架構,實作彈性分布式計算、海量存儲空間和廣泛覆寫的内容分發網絡,有力保障産品開發和業務應用的高效及穩定。随着媒體融合創新發展的不斷深入和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演進,CNTV将在技術、内容、融合創新等領域進行更為積極和深入的探索及實踐,引領中國媒體融合變革之道。作為CNTV的重要合作夥伴,TaoCloud将融合媒體應用,持續深入研發,助力并加速媒體融合雲。

另外還有一個标杆行業應用值得一提就是航天科工集團某所采用TaoCloud的SDS方案,實作了基于SDS的虛拟化架構,不僅幫助其節省機房空間,同時也獲得了高可用的資料與存儲應用。

對于航天科工集團某所來說,如何在有限的機房空間内獲得資料高可用和存儲高可用,顯得非常迫切。其中軟體定義存儲充分發揮其高密度優勢,借助SSD迅速優化提升性能,對其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在存儲節點内,利用SSD智能加速,減少了HDD磁盤的占有空間。存儲系統高效運作不在話下,同時整體業務連續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在分布式架構下,系統靈活擴充也進一步提升了航天科工集團某所的IT資源傳遞效率,新業務上線時間也獲得明顯改善。

此外,不僅航天科工集團和CNTV,包括新華社等在内的來自媒體、教育、政府、廣電等多個行業的使用者都已經在采用TaoCloud的産品和解決方案,解決虛拟化、私有雲、資料庫(特别是國産資料庫)、備份資料庫、海量非結構化檔案管理領域的存儲問題。

小結:從趨勢到應用,實幹才能成就夢想

從國内企業級存儲三大趨勢國産化存儲、分布式全閃存儲與軟體定義智能存儲來看,大勢所趨,自然帶來了國記憶體儲廠商不斷尋求彎道超車的新機遇。

但是,對于任何一個國産企業級存儲廠商來說,與國外成熟存儲廠商對比,因為發展時間較短,有時候會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努力的回報。可是回報往往沒有想象那麼來得快。這該如何辦呢?

從趨勢到應用,隻有實幹才能成就夢想。成立于2015年的大道雲行(TaoCloud),因為創始團隊成員分别來自大型專業存儲企業以及網際網路企業,從骨子裡面就了解實幹的意義和價值。從技術研發到測試到使用者部署應用再到日常技術支援與服務,這一切都離不開實幹之道。

進而成立兩年左右,特别是在2017年至今,陸續推出了純國産化分布式存儲、超融合系統、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基礎架構解決方案、軟體定義智能存儲及資料管理咨詢服務等系列技術、産品、方案與服務,并在廣電、航天等重要行業領域建構了成功的應用标杆,未來的發展潛力值得業界關注。

特别是在2017年8月正式确立軟體定義智能存儲的公司新戰略後,TaoCloud的發展之路不僅更專了,而且更寬了,同時也更貼近使用者最直接的創新需求了。如果說隻有實幹才能成就夢想,那麼也隻有貼近使用者需求才能保持夢想。因為,這一切的基礎都源自使用者。(Aming)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10月19日

本文作者:Aming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