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紅這片熱土中,韓冬通過不斷地研究和實踐豐富了自己的投資體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韓冬逐漸樹立了三條投資法則,一是利用機率思維選股,優選犯錯成本低,長期仍然能創新高的股票;二是善用輕重組合拳出擊,重倉股勝率優先,輕倉股賠率優先;三是選人為核心,企業家精神才是價值投資的動力與源泉。
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的吸收與進步,塑造了他甯缺毋濫,守正出奇的風格,持續的學習、進化、成長、蛻變,業績便是對他最好的回報,2017年是韓冬步入基金經理生涯的第二年,也是資本市場不太平靜的一年:各類新規頻現,監管更新,A股IPO坐上“過山車”,定增被“腰斬”,并購重組高壓監管下呈現“嚴進寬出”趨勢、新三闆“死水”現象也越發嚴重。
也同樣在這一年,韓冬迎來了價值投資的高光時刻,作為價值一派的堅守者,他的東方紅睿元在2017年獲得了57.53%的收益,同期業績基準比較收益率僅有2.60% 。
面對個人的成功,韓冬卻沒有是以而驕傲,都說高處不勝寒,反而有些如履薄冰,誠惶誠恐,他清楚地知道,一部分有運氣的成分,但更多的還是源于前期的長期布局,堅持投向那批市場上最優質的公司,比如某安防龍頭、某制造業消費電子行業龍頭,盡管個别股票的大漲在意料之中,但整個組合業績大爆發并且對他控制組合回撤帶來很大的挑戰。
究竟是在高收益的位置止盈還是繼續堅定持有?如何才能讓持有人擁有舒心的持有體驗?
如若突逢市場調整該如何應對?韓冬對此也作了很多思考。
企業家精神一直是韓冬選股的核心原則,他認為一個企業的本質不是資産的堆砌,而是人的有機組織。企業家經營企業,一方面創造價值,一方面抵禦風險。他對很多公司的投資,長期都是因為信賴企業家的能力和企業家精神,未來是難以預測的,而對行業的了解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細節,那麼投資中的種種風險都要信賴行業前瞻、有應對能力的企業家。
綜合考慮了這四五年研究跟蹤的過程,以及重倉股企業上司者身上所展現出的實幹與謀略,最後依然決定堅定持有這批最優秀的公司,隻是在個别股票價值大幅超越價值的情況下逢高做了減倉置換,沒有盲目地為了賣而賣,在沒有更為認可的标的下還是會繼續持有熟悉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