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中期畜獸畫畫家之三——韋偃

韋偃

他是唐代聲譽幾與曹霸、韓幹相若的另一位畫馬名家。

韋偃,一作鷃。事略見于《唐書·藝文志》《曆代名畫記》《唐朝名畫錄》《圖畫見聞志》《宣和畫譜》《益州名畫錄》《杜工部集》《海嶽畫史》《廣川畫跋》等書。結合所叙。他是京兆(長安)人,寓居于蜀。生卒時年不詳,活動時間約在玄宗、肅宗朝。他出身繪畫世家,父親韋銮,善畫山水、松石;伯父韋鑒,善畫龍馬,妙得情勢,是以畫史稱他能傳家學。他于繪畫,張彥遠《曆代名畫記》稱,“工畫水,高僧奇士,老松異石,筆力勁健,風格高舉”,形容其作品為“咫尺千尋,骈柯鑽影,煙霞翳薄,風雨飕飕,輪囷盡偃蓋之形,宛轉極盤龍之狀”,成就過父遠甚。也善畫馬、牛、羊等,尤其擅長畫馬。

他的馬,最為唐朱景玄稱贊。《唐朝名畫錄》中說他,“居閑時,常以越筆點簇鞍馬、人物”,作品不隻“山水雲煙,千變萬态”,所畫的馬“或騰,或倚,或龁,或飲,或驚,或止,或走,或起,或翹,或跂”,“其小者,或頭一點,或尾一抹”;“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盡其妙,宛然如真”,則知他善于繪畫群馬,表現各種情狀動态,再搭配巧置的山水、樹石,營造大片宛如真境般的大自然景象;又指他“亦有圖麒麟之良,畫銜勒之飾,巧妙精奇”,則是指他也繪個别特寫馬,畫得巧妙精奇,推許為“韓幹之匹”。詩人杜甫對于他的畫藝極為推崇,對其畫馬作有《題壁畫馬歌》,詩雲“韋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憐君畫無敵。戲拈秃筆掃骅骝,歘見麒麟出東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裡當霜蹄。時危安得真緻此,與人同生亦同死。”又有題其畫松樹的《戲為雙松圖歌》,有“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兩株慘裂苔藓皮,屈鐵交錯回高枝。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可知他在世時,同時以山水松石和畫馬精妙并譽于世,馬中又特别擅長描繪馬群生活的情景,筆墨肆恣,能夠曲盡各種神情狀态,宛然如活,因而赢得高名與畫史地位。

韋偃作品傳世,《唐書·藝文志》記載,有《天竺胡僧渡水》《放牧圖》,北宋《宣和畫譜》中記載,徽宗内府收藏他的畫迹,計有二十七件,畫名有《牧放人馬圖》《三骥圖》《三馬圖》《莫江五馬圖》《牧馬圖》《散馬圖》《牧牛圖》《沙牛圖》《牧放群驢圖》《早行圖》《讀碑圖》《松石圖》《松下高僧圖》等,有畫馬、牛、驢、人物等,仍以馬的題材為多。畫迹流傳至今,絕無僅有《雙騎圖》一件。

唐代中期畜獸畫畫家之三——韋偃

唐代 韋偃《雙騎圖》設色 31×44.5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雙騎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為《墨林拔萃》冊中一幀,畫為絹本,高31厘米,寬44.5厘米,設色畫法。内容繪畫兩人騎馬揮鞭奔馳,人馬姿态奇矯生動,唯筆墨不似唐人風格,但是筆線粗重,頗能掌握形象生動,看來應是後人摹本。

不過,除了這件存世唯一題名韋偃作品外,在現有存世古畫迹中,倒有一件别人臨摹他的作品,而且出自名家手筆,摹本必定具有頗高的存真度,可以據以認識原畫的形态面貌,也就是韋偃繪畫的形貌。

北宋 李公麟《摹韋偃牧放圖》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左右劃動浏覽大圖

這件作品名為《李公麟摹韋偃牧放圖》,現藏故宮博物院。畫為手卷,絹本,高46.2厘米,長429.8厘米,設色畫法。

唐代中期畜獸畫畫家之三——韋偃

北宋 李公麟《摹韋偃牧放圖》局部

唐代崇尚武功軍備,十分重視養馬,在陝西沙苑地方設有沙苑監,從事飼養大量的良馬。此畫内容便是繪畫沙苑養馬場中的部分情景。在一望無垠的平坡沙草之間,牧人馬匹迤逦而行,浩浩蕩蕩,場面壯觀,氣象雄偉;細加清點,全圖奚官、圉人計一百四十多人,大小馬匹約一千二百有餘,如此内容浩繁的繪畫作品,誠為曆代流傳畫馬畫迹中難得一見。

唐代中期畜獸畫畫家之三——韋偃

畫幅右上角,有畫家篆書小字題“臣李公麟奉敕摹韋偃牧放圖”字樣,另有清高宗題詩;卷後有明太祖題記,以及曆代公私收傳印記,說明是件流傳有緒的名迹。這卷畫作,從繪畫表現看來,構圖繁複,氣勢磅礴;人物服飾、器物以及馬匹畫法,俱與一些唐畫中所見符合,顯見合乎唐代繪畫特征;而繪畫馬匹姿态變化多樣,有奔跑、追逐、翻滾、起卧、龁飲、嬉戲,等等,不一而足,栩栩如生,完全吻合上述畫史記載形容韋偃善畫馬群的特點;尤其是通卷構圖疏密相間,有條不紊,氣勢通連,人馬畫法用筆流暢。

唐代中期畜獸畫畫家之三——韋偃
唐代中期畜獸畫畫家之三——韋偃

此畫卷雖屬摹本,但是如此繁複衆多的人馬形象,若無對于畫馬具有高深造詣者難以辦到,李公麟不僅為宋代也是中國畫史上人馬畫大家之一,是以相信唯有他才具此技能,而且也相信憑其技藝必能傳達原畫的狀貌精神;摹畫者既是如此難得,那麼原畫創作者更是絕無僅有,相信必為韋偃作品無疑。是以世人透過這件摹本等于看到韋偃真迹一般,完全可以欣賞到他那超逸不凡的藝術成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