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紐約街頭,如果你遇到一個踩着滑闆車飛馳而過的亞洲男子,你大概不會猜到他是“90後”中國舞者陳鎮威。

在《舞蹈風暴2》以高超的舞藝和雕塑般的身材出圈,又作為譚元元的嘉賓舞伴演完《美術館奇幻夜》,陳鎮威飛去紐約,搬進一間普通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跟新認識的室友共用廚房和客廳,每天上午踩着滑闆車準時出現在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的排練廳裡。

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近5個月。幾天前,他終于登上林肯藝術中心的舞台,迎來他在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作為男一号的舞劇首秀——在“美國芭蕾之父”喬治·巴蘭欽版《胡桃夾子》中扮演“騎士”。劇中,騎士和糖果仙子在慶祝舞會上壓軸演出大雙人舞,他們在柴可夫斯基書寫的動人旋律中盤旋、跳躍、托舉,上演經典一幕。

由喬治·巴蘭欽參與創立的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是公認的世界七大芭蕾舞團之一,巴蘭欽版《胡桃夾子》是舞團每年聖誕季的保留劇目,也是最佳票房保障,從今年11月26日演到明年1月2日,共50多場。作為台上唯一一張中國面孔,陳鎮威接受着潮水般的掌聲,也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目光的重量。

為了站上這個舞台,他放棄了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舞者的身份,放棄了熟悉而安逸的生活,來到這座新的城市,重新從獨舞演員做起。一個人在國外打拼了11年,陳鎮威時常感到孤獨與疲憊。可是每次站在十字路口,他總是選擇那條更難走的路。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版《胡桃夾子》,陳鎮威與舞伴謝幕

最重要的事隻有一件

2003年,廣東惠州,陳鎮威家召開了一場鄭重的家庭會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圍坐在一起,讨論要不要送11歲的他去廣州學芭蕾。

他從幼稚園開始跟姐姐一起學跳舞,是舞蹈班裡唯一的男孩,隻能穿粉色的芭蕾舞鞋。在家裡人當時的認知裡,即使跳得再好也不過出現在央視春晚的舞台上當個群舞演員,被鏡頭一掃而過。他們更希望陳鎮威長大後成為醫生或律師。

但11歲的陳鎮威沒有妥協,他給父母寫了一封長達7頁的信。信裡說,他無法想象自己以後的生活裡沒有舞蹈。舞蹈會讓他從一個小男孩變成大男孩,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第二年,他如願進入廣州市藝術學校,命運從此和芭蕾緊緊相連。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陳鎮威在廣州市藝術學校

6年後,陳鎮威因在瑞士洛桑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的出色表現,收到9家知名舞校和舞蹈團的邀請,他接受了美國休斯敦芭蕾舞團獎學金,赴美學習。

少年得志的陳鎮威并未從此一帆風順。當上群舞演員沒多久,在加拿大的一場巡演中,他将舞伴高高向空中抛起,落下接住的一刻如同雷擊,他右手大拇指韌帶斷裂,手術後恢複了很長一段時間。重回舞台的他,不久後又因腳腕勞損再度停下,傷好之後又隻能從零開始。

“殘酷的是,受傷後并未感受到太多人情味。我還記得團長有些惋惜地對我說,‘陳鎮威,你很有天賦,但每次一用你就受傷,我也沒辦法’。那時候我才發現,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照顧你、保護你。”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陳鎮威在香港芭蕾舞團《天鵝湖》中扮演王子 攝影:Keith Hiro

當群演、坐冷闆凳的時候,陳鎮威想過換一條路走。他申請到亞利桑那大學的全額獎學金,準備去讀書。可就在等簽證的時候,身邊的舞者一個接一個受傷,機會又一次落到他身上。這時的他早已學會如何科學地運用身體。他進入一段飛速成長期,短短三年就從群舞升任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

“最迷茫的時候,心裡想要的太多了。我想去讀大學,去比賽,去獲得更多機會。這時候,我讀到一本書,加裡·凱勒的《最重要的事,隻有一件》(the One Thing)。讀完我才明白,當你真正把一件事做好了,其他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方向。”離開休斯敦芭蕾舞團之前,陳鎮威把這本書送給了一個好友,希望他讀完能把這本書傳遞下去。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陳鎮威在紐約城市芭蕾舞團

今年5月,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派陳鎮威前往西安周至縣九峰鎮永豐國小,教那裡的孩子們跳芭蕾。在他看來,芭蕾并非高不可攀,在鄉村長大的孩子也可以跳芭蕾,而且他們更懂得吃苦耐勞。

給孩子們上課,跟他們同台演出,陳鎮威仿佛看到了11歲的自己。“也許他們未來不會成為芭蕾演員,但我希望芭蕾可以打開他們的眼界,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比他們想象中大很多,要找到自己熱愛的那一件事,并為之努力。”

如何才能成為那5%

參加《舞蹈風暴2》,陳鎮威面對的最具挑戰的任務,是和譚元元合作的舞蹈《重生》。

“比賽前一天晚上睡覺前,我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重生》的舞步,僅僅是在腦子裡過了一遍,我手上腳上全是汗。”陳鎮威回憶,“因為難度太高了,哪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功虧一篑。我很感謝元元姐,有了她的信任,才能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陳鎮威在《舞蹈風暴2》

陳鎮威喜歡這種挑戰。在休斯敦芭蕾舞團,他最喜歡的一個角色,是《風流寡婦》的男主角卡米耶。這是一個有着金發和胡須的成熟男人,和他的形象反差很大,劇中有一段喝醉了的舞蹈,對演技也是考驗。不服輸的陳鎮威偏要拿下這個角色。當他扮演的卡米耶征服觀衆的那一天,他明白,膚色、背景已經不能阻擋他,他可以在舞台上成為任何人。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休斯敦芭蕾舞團《天鵝湖》攝影: Amitava Sarkar

2018年,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曾到上海演出巴蘭欽的多部代表作——《小夜曲》《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與獨幕舞劇《天鵝湖》。時任舞團代理藝術總監的喬納森·斯塔福德說,紐約城市芭蕾舞團95%的舞者都來自美國芭蕾舞學校,隻有5%的名額對外開放。

舞蹈家黃豆豆曾在美國芭蕾舞學校學習近三個月,他回憶,剛去的前兩個星期,兩條腿就像灌了鉛一樣,那裡的訓練非常注重密度、速度,如果沒有高度集中、訓練有素,很難勝任喬治·巴蘭欽的作品。“我所掌握的詞彙,無法描述巴蘭欽作品中的精妙。”

2019年,紐約城市芭蕾舞團駐團編舞賈斯汀·佩克為休斯敦芭蕾舞團編排作品時認識了陳鎮威,有了一次默契的合作,後來邀請他到紐約來“上課”。陳鎮威當時并未想到,自己會成為那5%。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陳鎮威在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排練廳

一開始,團裡隻給陳鎮威安排了兩節課,他主動要求上五節課,想好好感受一下舞團的氛圍,也想更好地展示自己。五節課後他回到休斯敦,又過了兩三個禮拜,舞團電話通知他拿到了獨舞職位。

疫情中,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曾蟄伏18個月。抵達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後,陳鎮威和舞者們每個星期都要做一次核酸檢測。過去幾個月團裡陸續有舞者染上新冠肺炎,令排練不得不中止,恢複後又要做好更換舞伴,或者頂替他人的準備。

排練結束,他喜歡踩上他的滑闆車去百老彙看演出。一路上,他總是在觀察路上的行人,他們如何走路,以什麼樣的語氣跟别人打電話,情侶之間如何鬥嘴。他笃信,舞蹈的靈感來自生活的細節。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陳鎮威出演香港芭蕾舞團《胡桃夾子》

《胡桃夾子》成了他在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以男一号身份參演的第一部舞劇。這部作品,此前他已演繹過許多個不同版本。在廣州市藝術學校的畢業彙報演出上,他就跳過這部作品。到了休斯敦芭蕾舞團,他先後跳過兩個不同版本的《胡桃夾子》,2017年12月23日演完團長斯坦頓·韋爾奇的版本後,韋爾奇宣布他晉升為首席演員。2018年,他還作為客席首席藝術家演出過香港芭蕾舞團的《胡桃夾子》。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版《胡桃夾子》,陳鎮威和舞伴

“同一個童話,同一段音樂,同一個角色。不同的是我對這個人物的沉澱和了解,現在,我可以好好地用我的經曆,把《胡桃夾子》跳給你看。”陳鎮威說。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休斯敦芭蕾舞團《胡桃夾子》 攝影:Amitava Sarkar

他并不滿足于成為那5%。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已經很多年沒有過亞洲首席了,他毫不掩飾,這是他下一步的野心。

“我并不覺得自己比别人跳得更好,或是比别人更有天賦,但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尊敬師長、與人為善,比起怎麼跳舞,更重要的是怎麼做人。我相信,我的中國文化背景會幫助我走得越來越遠。”

“芭蕾騎士”陳鎮威專訪:《舞蹈風暴》後,他征服了紐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