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國空軍學院的學員和一位教授為研制最合适的材料,進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調研與20多次性能測試,終于成功發明了一款能夠增強現有防彈衣防禦效果的粘液。
事實上這原本是2014年化學課堂項目的一部分,海莉·韋爾(Hayley Weir)被配置設定到的任務是利用環氧樹脂、芳綸布和碳纖維去研發能夠抵擋子彈的材料。
這個項目讓韋爾頗感興趣,這樣的材料需求讓她聯想到了由玉米澱粉和水制作而成的非牛頓流體歐不裂。歐不裂遇外力時就會變濃變厚,名字則源自蘇斯博士(Dr. Seuss)某書中的一種物質。創造一種能夠在不破碎情況下擋住子彈的材料,成了韋爾的目标。一位顧問建議采用幹燥之後會變得堅硬的環氧基樹脂。
“想到這一點,已經是我成為軍官學員以來所做過最酷的事情了。”今年春季畢業的韋爾在接受《空軍時報》采訪時這樣表示。
但在那之後不久,韋爾就不得不從材料化學換到軍事政策專業,這也使得繼續該研究項目面臨着巨大挑戰。不過她和空軍學院軍事政策學教授賴安·柏克(Ryan Burke)結成了合作聯盟。
柏克曾在海軍服役過,十分明白目前防彈盔甲的種種不便之處,因而對韋爾的研究項目滿懷熱情與期待。
“她提出這個想法後,我的回複是,‘讓我們開始吧’,”柏克回憶道,“哪怕往前走意味着慘痛的失敗,我也很願意嘗試一把。”
此種材料背後的支撐科學其實并不算新,柏克原以為龐大的國防軍備行業已經有做過類似探索。但經過一系列檢索調查,他卻發現根本沒有與之相關的成果,美國空軍土木工程中心的研究員和化學家們也表示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好點子。
兩人從2016年下半年着手行動,借用了工程中心的靶場、武器和一架高速攝影機。柏克還與海軍陸戰隊取得聯系,請對方幫忙提供了測試材料。韋爾則在實驗室裡運用KitchenAid的攪拌器和塑膠餐具制作材料,然後将其放置進真空密封的包裝袋裡,攤平成四分之一英寸厚的材料層,最後把它放進芳綸布樣品夾層中間。

一開始用9毫米口徑手槍做實驗時,他們收效甚微。“子彈暢通無阻地穿過材料,一點都沒有停下來的迹象。”兩人再次回到實驗室,重新梳理,再次投入實驗,并于12月9日重新走上靶場。
忐忑不安的韋爾朝防彈材料開了槍。
“海莉,我想它擋住了子彈!”柏克在重溫記錄視訊時這麼說。這是他們的材料第一次成功擋住子彈。
今年,兩人帶着研究成果到空軍土木工程學院作公開展示,還對接下來的測試進一步提高了标準。
韋爾研制的材料可以擋住近距離射擊的9毫米槍彈、.40口徑(10.2毫米)史密森維森槍彈和.44口徑(11.2毫米)馬格南彈。其中,9mm槍彈穿破了大部分材料層,最後被攔截在纖維襯墊層,.40口徑槍彈被攔截在第三層,.44口徑馬格南彈則在第一層就被擋住了。
通常被用來獵殺大象的.44口徑馬格南彈是一種“巨型子彈”,韋爾在接受《空軍時報》采訪時這樣說:“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能擋住的最高口徑子彈類型。”正因為能夠擋住這樣的槍彈,他們研制的材料被認證為第三類防彈衣,通常是空軍安保人員的必須裝備。
子彈的沖擊越大,材料當中分子的回應程度也就越高,意味着性能更好的抵禦。正如柏克所言:“沖擊力越大,硬化或者說增厚效果越佳。”
“我們倍感欣慰,”負責空軍土木工程學院調研與發展部的進階化學家傑夫·歐文斯(Jeff Owens)表示,“現在我們對這些重要的變量物質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将回過頭重新篩選所有的可用物質,對每一種單獨針對性優化,試試看是否能得到更高水準的防禦材料。”
韋爾和柏克研制的材料比普通軍隊防彈衣使用的織物量少75%。它們或許還能被用作汽車、飛機和帳篷的内襯保護層,以避免使用者遭受槍炮彈片之威脅。
柏克信心十足地表示:“它必将對戰場上的軍隊意義非凡。”
在民事運用和社會治安層面,這種材料也能夠幫助緊急情況處理者應對槍殺射擊的問題。
“在我看來這遠遠隻是開始,”韋爾在5月初就表示,“它一定會繼續發展,大有所為。”
雖然目前該材料的最終用途尚不清晰,但據報道,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正在尋找減輕私人用防彈衣重量的方法。《陸軍時報》引用美國政府問責署的研究指出,減輕防彈衣重量的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平均一套防彈裝備就重達27磅。而海軍所有攜帶的裝備總重高達117磅(含防彈衣),士兵們不堪重負。
美國陸軍和海軍都在嘗試各種方法,以重新配置設定士兵們必須攜帶的物資重量,其中包括戰場上運輸裝備的新方式。審計總署的報告還指出,軍方各部門都已對軟質防彈衣進行了更新更新,部分情況下能夠減輕6到7磅的負重。
(翻譯: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