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作者:cinewoo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

導演: 園子溫

編劇: 園子溫

主演: Morgan Maara / 藤田朋子 / 吹越滿 / 小澤真利奈 / 诹訪太朗

類型: 劇情 / 喜劇

上映日期: 2020-10-04(日本)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提起園子溫,必然與亂倫、碎屍、血腥等詞脫不了幹系,然而這一次,園子溫卻為我們帶來了一部充滿着青草、微風、花朵的“小清新”電影(你信嗎?)。此外,戲中戲的設定則令人迷失進一場無盡循環的迷宮之中。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電影《真實魔鬼遊戲》(2015)劇照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電影《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2020)劇照

叙事

用面孔拼貼成無盡的圓圈

日本導演小林正為自己的新片《假面》招募演員,由此引來無數個路人前來試鏡,他們按照劇組要求,紛紛将自己的報名表投入到路邊的紅色郵筒中,而正是紅色郵筒将他們所有人都聚集到一起,共同争取着《假面》的參演機會,最終,他們通過《假面》的拍攝實作了一場混亂的、徹底的自由的反抗。

影片中的夏目、桐子、安子、寬和紛紛都是和電影行業完全無關的人,但是他們卻都是深陷在生活困境裡的人,電影《假面》成為他們追尋自由的一種反抗媒介。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大衆眼裡的“壞女孩”夏目

夏目是傳統道德認為的壞女孩,和其他女生組成少女幫整天“不務正業”,她外表内斂實則性欲旺盛,在假面的試鏡中,她的獨白中盡顯她渴望擺脫道德束縛,做自己,成為大衆眼裡“壞女孩”的欲望。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尋找自己的桐子

桐子則是一個無法從丈夫死亡中走出的女人,她對亡夫狂熱的愛令她全然為亡夫而活,而在一次又一次扮演着《假面》的角色并用台詞表達自我後,她逐漸地找到了自我,并不斷地為自我表達的自由而争取着反抗着。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與夏目和桐子有時呈現出的軟弱不同,生存在愛與死亡邊緣的安子則用盡全部力量在癫狂地反抗着社會道德對自己的拘束。和其他人相比,她更像是這群人中的引領者,和其他種種反抗方式相比,她的反抗是簡單粗暴的,她的存在更像是其他人物内心超我的一種投射。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小林正和女友

除此之外,導演小林正則是園子溫的投射,小林正的編劇女友則是小林正遵從内心自我判斷的那一面的投射,其實,這部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彼此的投射,他們各自不同的面孔共同組成了一種個體意識之上的集體反抗。影片采用的多線散點化的叙事方式則很巧妙地将這種互相投射的面孔拼貼起來。衆多人物如同多支河流,而每一支河流都在最終彙入到同一條洶湧的江流之中。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劇照

此外,在衆多面孔的一次又一次地試鏡,一次又一次地《假面》拍攝NG中,反複地呈現出的混亂也正貼合了電影中的那句點睛之句,“生活就像在橢圓環上不停地奔跑,一圈一圈地轉,生活在不斷地循環之中,被困在了同一個地方。”這種内容的重複拼貼也使得這部電影極具節奏感,這也不難令人想到謝波德音調,在重複的音階轉化過程中呈現一種無限的緊張攀升之感。

意象的設定

關于青草、小花和水泥路

可以看出“為了自由而反抗”的主題貫穿影片始終,而這種主題不僅展現在情節内容上,更展現在影像風格之中。與園子溫其他影片相比,這部影片并不血腥粗暴,反而多了很多自然的呼吸感。取代血肉模糊的屍塊的是手持鏡頭下随風而動的青草,是輕柔撩動的窗簾,是路邊的小黃花。透過這部影片,能看出園子溫對自由的表達不再僅限于粗暴呈現,他已然能捕捉住粗暴線條之外那些細膩的微妙的事物。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此外,水泥路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元素。影片中,小林正女友的那句“整個世界都是被水泥路支配着,它們既不善也不惡,隻是被用來支配其他人。”令我們明白園子溫對“水泥路”這一意象的思考,即是一種控制的象征。影片中,水泥路上總是阻礙重重,在水泥路上,有政府安設的毫無用處的交警阻斷人物們走向目的地的道路,有充斥着數不清的路人行走經過痛苦反抗的角色而無動于衷。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一個重要人物都會有一段在水泥路上行走的鏡頭,它們雖然和情節無關,但是卻是在用堅定地行走來表達對水泥路的抗争。包括最終,導演小林正在水泥路上追尋死去女友幻象的奔跑也是如此。此處漫長的奔跑影像也許是園子溫導演對寺山修司的緻敬。寺山修司導演在電影《抛掉書本上街去》将對水泥路的反抗表達到極緻。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不僅是寺山修司,我們還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園子溫對多部電影的緻敬,諸如他通過對《雨中曲》經典鏡頭的緻敬以及對楊德昌導演《恐怖分子》中風吹照片鏡頭的緻敬,表達出了某種詩意化的暴力美學。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寺山修司導演的電影《抛掉書本上街去》海報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楊德昌導演的電影《恐怖分子》日本版海報

戲中戲

何為真實何為虛假?

《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最引人注意的點莫過于戲中戲的設定,園子溫拍了一部他在拍電影的電影。電影開場是《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真正的開拍打闆,電影舍棄了用傳統電影的片頭字幕形式來介紹演員,而是通過拍攝道路上演員們紛紛進入畫面到走出畫面來完成對演員的介紹,這些演員既是電影《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的演員(其中的大多數人物也都是初次參與電影表演的素人)也是影片中的電影《假面》的演員。這樣的形式模糊了銀幕内部與銀幕外部的邊界,同時也令人不禁思考何為真實。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電影開頭即為整部電影的開場打闆

在影片中,多次出現螢幕。比如,螢幕内是《假面》劇組的拍攝畫面,螢幕外是小林正作為導演看着螢幕内的畫面,他完全沒有關注螢幕内畫面中心的明星主演,而是關心着主演背後模糊的桐子的面孔,他明白螢幕内的畫面中心是虛假的,背後模糊的桐子面孔才是電影真實的展現。是以,最真實的生命在螢幕内卻是處于背景中,模糊得像是幽靈一般。更巧妙的是,小林正在螢幕内看到了真正的幽靈,即他死去的女友,他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幽靈幻象,然而,這虛假的幻象卻呈現出小林正無比真實的内心狀态。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小林正看着螢幕中的女友

同在戲中戲的設定之下,在片場的另一場景中,《假面》劇組的攝影師在圍繞着明星主演而拍攝,而這部真實電影《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的攝影師則隐藏在攝影機的背後對影片真正的主演們——《假面》劇組的群演們進行拍攝,真實的攝影機對主演們的跟随也如同幽靈一般,它捕捉到了《假面》劇組中最真實的一群人,甚至捕捉到了小林正的幽靈女友,同時它也捕捉着《假面》劇組的明星主演和攝影師,《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的攝影師用真實的攝影機自由地拍攝,捅破了戲中戲的屏障,捅破了虛假的屏障。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電影《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

而在電影的最終鏡頭裡,鏡頭下的桐子和安子闖入日本真實的大街上,喊着口号,奔跑,緊接着,拍攝《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的攝影機被警察所遮擋,這無疑是影片中一場真實對虛假的最強諷刺。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圖 | 桐子和安子跑上日本街頭,被警察追趕并遮擋錄影機鏡頭

*本文由cinewoo獨家釋出,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衆号立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

directed by

View 視角 | 不再碎屍的園子溫依舊可以花招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