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1994年,是上帝看電影那年,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佳片如雲,成為影史經典的數不勝數。

正因為如此,很多出生在這個年份佳片成為曆史的炮灰。

有一部非常低調的好片就屬此列,那就是改編自石黑一雄小說《長日留痕》的《告别有情天》。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石黑一雄後來獲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

導演詹姆斯·伊沃裡是一位善于将政治與愛情題材糅合在一起的導演,曾拍過《玫瑰園》、《窗外有藍天》、《霍華頓莊園》等知名影片。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告别有情天》講的是達靈頓莊園裡一位男管家和一位女管家之間壓抑無望的愛情故事。

史蒂芬斯(安東尼·霍普金斯)是達靈頓莊園的男管家,他工作盡責、嚴肅刻闆,有着極高的職業道德。他一心一意地打理着整座莊園,從不允許出現半點差錯。

他招募了精明能幹、熱情爽朗的肯頓小姐(艾瑪·湯普森)和他年屆75歲的老父親。

此時正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一戰後,德國戰敗,與戰勝國簽訂苛刻的《凡爾賽條約》。

達靈頓莊園的主人是位正直的勳爵,他邀請各國政想辦法幫助德國複興。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各國政要如約而來,一時間整座莊園裡燈光明亮,衣香鬓影,美食滿桌。但各國政要對德國的态度各不相同,因而期間起了争執,其中一位美國議員氣得站起來道:“這樣不計任何代價的和平是毫無意義的,國際政治不應該由你們這些業餘的政治家來決定。”

勳爵立即回應道:“我們這些業餘的人是以人類福祉為榮譽,而你口中的專業隻不過是自私的理性主義。”勳爵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最後會議在德國的歌聲中結束。

作為莊園男管家的史蒂芬斯平靜地看着這一切,在他的心裡,國家也好、條約也罷,都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工作。他絕不允許自己的工作出任何差錯。

是以,當他年邁的父親累得倒下時他也沒去看望,而是讓肯頓小姐代為照顧。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就連他的父親去世,史蒂芬斯始終一臉鎮定地忙着招待外賓,因為他記得父親曾跟他說“一個管家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失态,更不能耽誤工作。”

德國那邊便傳來種族歧視的政策,勳爵被迫讓兩名猶太女仆離開。肯頓小姐得知後很生氣,她來求史蒂芬斯留下她們。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肯頓小姐為此而以辭職相要挾,史蒂芬斯也不為所動。在肯頓小姐表示自己除了這裡并無别的地方可去的時候,史蒂芬斯卻第一次動情地說:“在這個莊園裡,你的存在是多麼的重要。”

一年後,德國納粹迅速崛起,勳爵為去年攆走那兩名女仆的事感到抱歉,讓史蒂芬斯去找她們回來。史蒂芬斯誇贊肯頓小姐有先見之明,肯頓小姐便順勢調侃他太過古闆,兩人的關系更近了一步。

肯頓小姐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刻闆的史蒂芬斯,她開始關注他的一切,她發現他竟然也看愛情小說,便想伸手去搶過來看。

史蒂芬斯非常害怕肯頓小姐走進自己的生活,但又不舍得将她推開,隻好克制地說:“我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養,請不要随意來打擾。”肯頓小姐隻好尴尬地走開。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勳爵私下為首相張伯倫和德國使節安排見面,想促成英國對德國的綏靖政策,史蒂芬斯自然又親自主持了接待工作。

這期間,因為走不進史蒂芬斯的世界而飽受愛情折磨的肯頓小姐答應了貝恩的求婚。

當她喝得醉醺醺回來跟史蒂芬斯說這事時史蒂芬斯表示恭喜,卻在轉身打碎酒瓶時爆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句粗口。

肯頓小姐就這樣賭氣地出嫁了,跟着貝恩到了西海岸去生活。史蒂芬斯依舊在達靈頓莊園一絲不苟地做着管家的工作。

20年過去了,二戰結束,勳爵因主張綏靖政策而被貼上“叛國”的标簽,最後抑郁而終,莊園被一位美國議員買下,史蒂芬斯繼續留任該莊園的管家。

這時肯頓小姐給他來信,表示對自己的婚姻感到失望,想要重新回來工作,史蒂芬斯便趁機驅車到西海岸去見她。

就在兩人相見時,肯頓小姐的丈夫貝恩跑來告訴她說他們的女兒懷孕了,肯頓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離不開這個家了,于是當史蒂芬斯邀請她回莊園工作時她拒絕了。史蒂芬斯獨自回到達靈頓莊園,在日複一日的工作中度過餘生。

1994,上帝看電影那年,有一部成為炮灰的好電影不為人知

看完電影後很多人都責怪史蒂芬斯的刻闆和克制,但這個愛情故事放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便又有了政治上的解讀。戰争讓人民親眼看到美好的東西上一刻存在,下一刻又能化為灰燼,因而人人自危,難免會讓人不敢勇敢地追求個人的幸福,對于史蒂芬斯來說,他這種自虐式的克制無疑也是一種暗中牢牢掌控自己人生的一種手段。

史蒂芬斯親眼目睹過政治局勢的一波三折、無數家庭的興衰起落,甯願将自己禁锢在一個小小的世界裡,固守着唯一的一點安穩。政治的原因加上個性使然使他一次次地錯過幸福,最後孑然一身,隻餘忙不完的工作。

石黑一雄很小就從日本移民到英國,從小就耳濡目染了英國人的孤傲、緘默和保守,也見識過英國管家們的忠誠、盡責和一絲不苟。而他又巧妙地在這個愛情故事中加入了政治元素,使得整部作品的格局瞬間變大。

個人命運與政治事件的交相碰撞,凸顯了小人物在大環境中的無奈與謹小慎微,進而産生激蕩人心的藝術效果。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