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見了,“空中巨人”!空客A380開啟謝幕之旅

在全球最大客機首飛近16年後,傳奇即将落幕。3月17日,空客最後一架A380完成首次飛行,将在德國進一步組裝後傳遞阿聯酋航空公司。

傳奇

有着“空中巨無霸”之稱的空客A380客機曾在2005年亮相時驚豔全球:四引擎雙層客機,可搭載500多名乘客,娛樂設施豐富……這一切都曾讓A380成為雲霄上最耀眼的明星。

2019年,空客宣布A380将于2021年停産。3月17日中午,在空客宣布該機型停産兩年之後,最後一架初步組裝完成的A380從法國圖盧茲總裝廠起飛,前往德國芬肯維德機場進一步組裝,預計明年傳遞阿聯酋航空公司。當天,這架“大白”低空繞場一周并擺動機翼緻意。

這款全球最大客機堪稱航空工業的奇迹,也是多國合作的典範,生産組裝涉及近400萬個部件、1500家公司和30個國家,研發成本約為250億美元。

2005年,A380迎來首航,并于2007年傳遞新加坡航空公司,開始商業飛行。剛一問世,A380龐大的外形和先進的性能就讓世人矚目。憑借空間寬敞、通風更好、娛樂設施多等優點,A380一度被視為空客的“家族明星”,也被視為空客用來與競争對手——美國波音747抗衡的産品。

像A380這樣的大型飛機也曾被視為航空旅行的未來,這也是其誕生的背景。世紀之交,空客一度認為“從樞紐到樞紐”的洲際航空将是航空業發展大勢,A380可謂前途無量。同時,将基地設在大型樞紐機場的航空公司也成了A380的主要買家,包括阿聯酋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等。

謝幕

盡管一度風光無限,但随着時間的變遷和形勢的變化,A380在翺翔十餘年後逐漸走向衰落。

2019年2月,空客宣布将在2021年完成所有訂單傳遞後停産A380。“這是一個痛苦的決定,”空客首席執行官湯姆·恩德斯當時表示,“我們為這架飛機投入了很多努力、很多資源和汗水。”

不少人認為,導緻A380停産最直接的原因要屬大買家阿聯酋航空當年決定削減該機型訂單量。但實際上,這隻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A380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

盡管這款自帶豪華感、體驗舒适惬意的“空中酒店”頗受乘客喜愛,但其龐大的體形和高昂的運作成本卻令營運商感到頭疼,一些人稱之為 “空中大白象”。

航空企業出于成本、機場不易适應其起降等因素考量,對這款超大型客機普遍持謹慎态度,更青睐新一代體量較小的機型,如波音787、777、空客A350等。遺憾的是,A380的優勢最終卻成了劣勢。

這也反映出空客在設計制造A380時的市場預期出現錯誤,高估了航空業對超大型客機的胃口。現實是乘客不願在航空樞紐之間來回中轉,更傾向于選擇“點對點”的直飛航線。而大飛機的空座率高,利潤就越薄,甚至虧本。

一位航空業界人士曾說:“這是一款讓航空公司财務官們頭痛的機型,賣不出去那麼多座位的風險太高了。”

此外,燃油價格上漲,2008年金融危機襲來等因素也加劇了A380面臨的困境。随着各國經濟陷入衰退,洲際旅客數量大幅下滑,運作代價高昂的A380逐漸成了“雞肋”。

同時,空客也一直在竭力維持A380的營運。據報道,A380曾多次曝出機翼出現裂縫,而平均每架客機檢測和維修費用高達100萬歐元,空客為此總計支出上億歐元。多重打擊之下,空客也在不斷減少A380的産量。

去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全球航空業遭受重創,更進一步加速了這一機型的“消亡”,法航-荷航集團和漢莎航空等相繼宣布A380提前退役。

有評論稱,當空客決定為A380項目砸下數百億美元時,其賭的是需求預期。空客當時預計,全球航空業的未來将屬于這種龐然大物,尤其是發展迅速的亞洲和中東市場。

未來

可以說,A380成就了空客制造大型飛機的雄心,但由于空客對市場判斷失誤等原因,A380不得不在未來告别藍天。有評論稱,A380時代的落幕,标志着空客借這款全球最大客機稱霸天空的夢想就此破滅。也有觀點認為,空客在A380研發和制造過程中的大量技術積累,有助于推動其進一步參與行業競争。

此外,盡管A380的停産程序正在逐漸推進,但未來幾年,“大白”可能還會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空客表示,盡管停産,但已售和待傳遞的該型飛機今後數年還将繼續服役。

據報道,阿聯酋航空總裁蒂姆·克拉克最近在一場會議上證明,公司計劃讓A380機隊(目前約有120架)繼續飛行直到本世紀30年代中期。

還有報道稱,英國航空公司目前受疫情影響而停飛A380,但英航對該機型回歸持樂觀态度。英航首席執行官肖恩·多伊爾近日表示,A380“在許多更大的市場都表現得很好”,“目前A380處于停飛狀态,但它在我們未來的重建計劃中。”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檔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陸依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