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與人生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着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待生活的态度。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任何人都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人的自然屬性也深深打上了社會屬性。每個人從他來到人世的那天起,就從屬于一定的社會群體,同周圍的人發生着各式各樣的社會關系,如家庭關系、業緣關系、道德關系、經濟關系、戀愛關系等。人們正是在這種客觀的、現實的、不斷變化的社會關系中塑造自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成為具有個性特征的自我。在實際生活中,人們不斷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逐漸地認識和領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齡,無論自覺與否,人都會形成與自己的生活閱曆、實際體驗密切相關的關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價值判斷和生活态度,這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
世界觀與人生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正确的世界觀是正确人生觀的基礎,人們對人生意義的正确了解,需要起立在對世界發展客觀規律正确認識的基礎之上。現實生活說明,一個人即使曾經樹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觀,但在人生實踐中,如果經不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人生觀的侵蝕,放棄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那麼,正确的世界觀必然也會喪失。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觀主要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價值三個方面展現出來。人生目的回答人為什麼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應當怎樣對待生活;人生價值判斷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人生目的決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規定了人生活動的大方向,對人們所從事的具體活動起着定向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為的動力源泉,為實作人生目的,人們會注重培養能力、磨練意志、奮發進取、努力拼搏。
人生目的決定人生态度。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對各種各樣的沖突和鬥争,不同的人生目的會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無所畏懼、頑強拼搏、積極進取、樂觀向上;錯誤的人生目的則會人或是投機鑽營、铤而走險、違法犯罪、或是虛度人生、遊戲人生、放縱人生、或是悲觀消沉、看破紅沙、厭世輕生。
人生目的決定人生價值标準。正确的人生目的會使人懂得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進而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盡責;錯誤的人生目的則會使人把人生價值了解為向社會或他人進行索取,進而以追逐個人私利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不同的人生目的會有不同的人生選擇,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決定着不同的人生價值。
确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和人生觀;人生态度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願。每個人在人生實踐中,都會遇到義利、榮辱、善惡、苦樂、得失、成敗、禍福、生死等人生沖突,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對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就可以正确的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
人生态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
端正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既制約着一個人對人生沖突和問題的認識與把握,又影響着一個人的精神狀态和人生走向。在人生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沖突和困難,需要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須認真;以認真的态度對待人生,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自覺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滿腔熱情地投身于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在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的過程中實作自己的人生價值。
人生當務實;要從人生的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務實的精神創造人生,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好每件事。要把遠大理想寓于具體的行動中,不能好高鹜遠、空談理想、眼高手低、淺嘗辄止,否則就會脫離實際,一事無成。
人生應樂觀;樂觀向上,熱愛生活,對人生充滿自信,展現了對自己、對社會、對生活的積極态度,這種态度是人們承受困難和挫折的心理基礎。人生是豐富多采的,也充滿了各種沖突。在人生的特定成長階段,面對學習、就業、戀愛、婚姻等各種實際問題,不會總是盡如人意、一切順遂,也可能有失望、困難、挫折。要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能因為沒滿足自己的期望或者遇到困難挫折,就消極悲觀、畏難退縮、甚至頹廢堕落、自暴自棄,更不能是以而輕生。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遇事要想得開,做人要心胸豁達,在生活實踐中不斷調整心态,磨練意志,優化性格,形成熱愛生命,樂觀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生要進取;人生實踐就是一個創造過程。适應曆史發展趨勢,以開拓進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種挑戰,就能不斷領悟美好人生的真谛,體驗生活的快樂和幸福。要積極進取,不斷豐富人生的意義,不能貪圖安逸、滿足現狀、因循守舊、碌碌無為。要發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充分發揮生命的創造力,在為他人謀福利、為社會作貢獻中努力提升生命的價值,在創造中書寫人生的燦爛篇章。
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
一個樹立了為人民服務人生觀的人,就能對人生的目的有更為深刻的了解,時時處處為人民着想,助人為樂,造福人民,成為人受人民歡迎的人。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職業有不同,但隻要科學認識人生目的,切實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利益為重,不為狹隘私心所擾,不為浮華名利所累,不為低俗物欲所惑,就能夠不斷實踐高尚的人生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應當成為我們時代最崇高的精神。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生境遇,隻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就能以積極的心态看待人生的意義,把個人的努力與人民的事業結合起來,胸懷遠大理想,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用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敢戰勝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種種困難和挫折,在不斷的開拓人生更高境界中領會生活的美好。
價值觀與人生價值
價值觀是人們關于什麼是價值、怎樣評判價值、如何創造價值等問題的根本觀點。
人生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是人的生活實踐對于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作用的意義。選擇什麼樣的目的,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如何處理生命曆程中個人與社會、現實與理想、付出與收獲、身與心、生死等一系列沖突,人們總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惡,對于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認同什麼抵制什麼,總有一定的标準。人生價值就是人們從價值角度考慮人生問題的根據。
人生價值的标準與評價
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
人生價值的标準;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通過實踐促進了曆史的進步。勞動及通過勞動對社會和他人作出的貢獻,是社會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普遍标準。
人生價值的評價
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相統一;
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
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
堅持動機與效果相統一;
人生價值實作的條件
人生價值實作的社會條件
實作人生價值要從社會客觀條件出發;
人生價值要目标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緻;
人生價值實作的個人條件
實作人生價值要從個體自身條件出發。個體自身條件主要包括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生理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要素。
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增強實作人生價值的本領。人在自然天賦上有差異,但這并不是說人的主觀努力不起作用。個人的主觀努力,在相當大的程式上決定着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實作程式。人的能力具有累積效應,能夠通過學習、鍛煉而得到強化。需要有量變的積累,為質變做準備。
立足于現實,堅守崗位作貢獻;
實作人生價值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實作人生價值,需要在實踐中繼承和弘揚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畏懼勞苦,貪圖安逸,坐享其成,最終隻能虛度年華,抱憾終生。隻要始終保持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态,人生終會有價值。
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走與人民群衆相結合的道路;
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不僅要刻苦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努力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探求真知。
促進自我身心的和諧;
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關鍵是要處理好個人與他人的利益關系;
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
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