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愛》是導演邁克爾•哈内克執導的一部電影,該片獲得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和第8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邁克爾•哈内克是一位熱衷于探讨暴力主題的導演,他的作品大多以殘忍、赤裸的叙事風格著稱,包含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因素。比如《鋼琴教師》《白絲帶》等影片。

而在《愛》這部電影中,暴力卻退步給了平實的生活。年屆七十歲的邁克爾•哈内克以簡單的故事架構,營造溫暖氛圍,拍攝出了一部和之前風格大不相同的電影。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愛》的海報

這部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主要講述的是:安娜和喬治斯是一對年過八旬的夫婦,兩人都是退休的音樂老師。有一日,安娜突然中風,後手術失敗癱瘓在床。喬治斯細心地照料安娜,卻始終無法平複她的痛苦。最終,喬治斯用枕頭蒙住安娜的頭,結束了她的生命。

如此簡單的故事情節,如果但從内容上來解讀這部電影,未免太過淺薄。此篇文章将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三個部分,來深入分析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此影片的節奏很慢,沒有統一的故事情節和貫穿的沖突沖突,而是通過串聯大量沒有必然聯系的生活現象,形成此影片的整體。

這種散文化的叙事風格弱化了故事的戲劇性,在此片中甚至沒有幾句能戳痛人心的對白。

影片呈現出來的是瑣碎的日常,比如吃飯、聊天、洗漱、聽音樂、翻看相冊、學生拜訪、鄰居幫忙購買生活用品等。這些稀疏平常的事件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人物内心的真實感受。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當學生亞曆山大上門拜訪,詢問到安娜的身體狀況時,安娜打斷他“聊點别的好嗎?”從這一句話中,能夠看出安娜并不想提自己癱瘓之事,她在盡力維護自己的體面和尊嚴。

夫婦兩人收到亞曆山大寄來的CD和信件,當喬治斯讀完信件後,安娜要求關掉亞曆山大寄來的CD。因為信件祝願安娜早日康複的内容,觸碰到了安娜内心的痛處。她竭力維護的尊嚴,遭到了學生的拆穿。

音樂曆久熏陶下的藝術氣質,并沒有抵擋住疾病的摧殘。對于安娜來說,輪椅束縛的不止是安娜的身體,還有安娜的心靈。而安娜内心的真實感受,正是通過喬治斯幫助她洗澡吃飯的日常生活中呈現出來的。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導演米哈伊爾·羅姆曾說過“電影具有比任何其他藝術更富表現力的細節。”而細節的意義所在并非是細節本身,而在于結局到來時,回想起故事發展中的細節,既給出結局出現的合理性,也将情感随着故事的結束推至高點。

看到喬治斯拿過白色枕頭,死死捂住安娜的頭時,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被驚吓到了。明明前一秒喬治斯還在給安娜講他小時候的事情,怎麼會突然要親手結束她的生命呢?喬治斯那麼愛妻子,為何會殺死她?

這樣的結局看似突兀,實則不然。回過頭來看此片中的兩處細節,便能看出喬治斯親手結束安娜生命的必然性。

第一處細節是喬治斯提前從老友的葬禮回來後,發現安娜癱坐在窗前。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喬治斯幫助安娜坐回輪椅上,然後心情沉重地關上窗戶。當他想要對安娜說些什麼,卻被安娜直接打斷要求他推自己去客廳。

雖然影片沒有明确點明,但從安娜摔倒的位置、喬治斯的神情以及安娜的反應上,我們能推斷出此時安娜已有了跳樓自殺之意。

第二處細節是安娜翻看相冊時所說的一句話。

飯桌上,安娜突然請求喬治斯去幫自己拿來相冊。在安娜一頁一頁地翻看照片時,說了一句話“人生,好長,漫漫長路。”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從安娜口中說出的這句潛台詞,實則在說“我已經活夠了”。在安娜心中,幾近失去了活下去的動機。

回頭再來看這兩處細節,我們或許便不再覺得結局突然了,甚至能夠有幾分了解喬治斯的行為。

(1)、喬治斯做的噩夢是其内心恐懼的表現

在此片中,喬治斯做過一次噩夢。在夢中,喬治斯走進樓道裡,發現樓道口被木闆封住,然後自己被人從背後捂住了嘴鼻。此時,鏡頭給到了喬治斯臉部的特寫——痛苦的表情和恐懼的眼神。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這個夢境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被木闆封住的樓道口,代表了安娜被束縛的現狀。

其次,被捂住口鼻的最真實的第一感覺,就是面臨窒息的恐懼。這個夢境出現在安娜自殺失敗和從床上跌倒在地後,這表示了喬治斯對安娜尋死的驚恐,他害怕安娜會永遠離開自己。

(2)、兩次放生鴿子是喬治斯愛安娜的象征

兩次誤飛到喬治斯家中的鴿子,是此片中最具有象征意義的地方。雖然這兩次鴿子皆被喬治斯放生了,但這兩次也有着不同之處。

第一次喬治斯發現鴿子後,毫不猶豫地放生了鴿子,這表示着他對妻子最真摯的祝福,他期望妻子能重新擷取身體上的自由。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第二次放生鴿子,是在安娜已經離開了人生之後。而這次他并沒有同上次一樣,而是先用一塊布捕住鴿子,然後将它抱住懷裡,就像抱住了死去的妻子。

但最後,鴿子還在被放生了,也象征着安娜最終擺脫身體和心靈上的折磨,擷取了最終的自由。

從叙事風格、細節藝術和象征手法,深度解讀電影《愛》

《愛》以紀錄片般樸實沉穩的風格,呈現出一對老夫妻在暮年時照顧疾病的溫情,以及久病之下的疲乏和掙紮。喬治斯深知安娜不想受病痛和自尊心的折磨,是以選擇了以枕頭蒙殺的方式成全了安娜。

導演通過鏡頭,以終極的方式探索着愛的内涵。婚姻中,夫妻二人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實為常态,不離不棄當屬值守,而最難得的是在生死抉擇時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