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網路出現以後,發展迅速,類型繁多。1980年2月,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成立802課題組,研究并制定了區域網路标準IEEE802。後來,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經過讨論,建議将802标準定為區域網路國際标準。
IEEE 802規範定義了網卡如何通路傳輸媒體(如光纜、雙絞線、無線等),以及如何在傳輸媒體上傳輸資料的方法,還定義了傳輸資訊的網絡裝置之間連接配接建立、維護和拆除的途徑。遵循IEEE 802标準的産品包括網卡、橋接器、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來建立區域網路絡的元件。
一、IEEE802委員會
IEEE802委員會成立于1980年初,專門從事區域網路标準的制定工作,該委員會分成三個分會:
傳輸媒體分會----研究區域網路實體層協定
信号通路控制分會----研究資料鍊路層協定
高層接口分會----研究從網絡層到應用層的有關協定
二、IEEE802區域網路标準系列
IEEE802是一個區域網路标準系列
IEEE802.1A------區域網路體系結構
IEEE802.1B------尋址、網絡互連與網絡管理
IEEE802.2-------邏輯鍊路控制(LLC)
IEEE802.3-------CSMA/CD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3i------10Base-T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3u------100Base-T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3ab-----1000Base-T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3z------1000Base-SX和1000Base-LX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4-------Token-Bus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5-------Token-Ring通路控制方法
IEEE802.6-------城域網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7-------寬帶區域網路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8-------FDDI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9-------綜合資料話音網絡
IEEE802.10------網絡安全與保密
IEEE802.11------無線區域網路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IEEE802.12------100VG-AnyLAN通路控制方法與實體層規範
三、IEEE802區域網路模型
IEEE802标準定義了ISO/OSI的實體層和資料鍊路層,
1.實體層
實體層包括實體媒體、實體媒體連接配接裝置(PMA)、連接配接單元(AUI)和實體收發信号格式(PS)。實體層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編碼、解碼、時鐘提取與同步、發送、接收和載波檢測等,為資料鍊路層提供服務。
2.資料鍊路層
資料鍊路層包括邏輯鍊路控制(LLC)子層和媒體通路控制(MAC)子層
LLC子層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對傳輸媒體的通路。目前,常用LLC協定有:CSMA/CD、Token-Bus、Token-Ring和FDDI。
MAC子層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連接配接服務類型,其中,面向連接配接的服務能提供可靠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