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成立的青島天人威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人威納")新股東華為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增資至人民币231.61萬元。
這是納米印刷頭企業天人威納在過去半年獲得的第二筆融資。1月初,天人威納宣布完成中芯國際獨家戰略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根據股權結構,青島天人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是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為52.9%,蘇州理園核心創業投資合夥(有限合夥)持股約6.6%,深圳哈勃持有約5%。
通過此次投資,華為将進一步完善其半導體産業鍊,提高晶片的自主要制。
01
超過95%的市場佔有率
天人威納注冊于青島市楊區,是全球領先的微納加工裝置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建立了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專利壁壘,納米壓印領域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

納米壓印應用
據公開消息,天人威納的核心競争力是為客戶提供納米壓印整體解決方案、産品和服務,涵蓋納米壓印相關裝置、模具、材料、工藝和生産咨詢服務。該公司緻力于擴大納米列印技術在發光二極管(LED)、微納機電系統(MEMs/NEMs)、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光波導(AR波導)、3D傳感、生物晶片、顯示器和太陽能等創新産品中的應用。主要客戶包括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理工學院、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知名學術機構,以及華為、海信、杭州歐光芯、晶體光電、光學技術等工業生産使用者。
天人威納創始人兼實心控制器闫然博士從事納米印迹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近20年,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該領域專家之一。他于2000年在德國學習,從歐洲納米印刷之父Kurz教授那裡學習納米印刷裝置和材料,在那裡他獲得了亞琛理工大學的碩士學位和地圖研究所的博士學位。2015年,闫然辭去德國上市公司納米列印首席科學家職務,回到中國成立天人威納,專注于納米列印裝置的研發和産業化以及全套解決方案。
02
傳統平版印刷的替代方案
納米列印是一種新型的微納加工技術。該技術通過機械傳遞手段達到了非常高的分辨率,有望取代傳統的光刻膠技術,成為微電子材料領域的重要加工手段。
納米列印結果
相關報道顯示,天人威納在成立之初就曾一度處于低潮,當時納米印迹技術主要應用于科研,工業應用少,隻有市場大多被國外企業瓜分。
直到2019年,3D傳感技術推動微納光學元件在手機、安防等領域的産業化,納米印迹技術經過多年的默默,終于從科研領域走向大規模工業化生産。與此同時,随着國内晶片産業鍊加速降格,手機廠商開始積極尋求國産替代裝置和技術。
天人威納憑借技術領先和服務優勢,成功進入手機微納光學産業鍊,生産納米壓印裝置和全套解決方案,通過多家華為手機供應商的産業化驗證,幫助手機廠商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和封鎖,獲得廣闊的市場前景。
2020年,訂單大幅增加的天人維納将從青島國際博士後創新創業園搬遷至青島未來科技産業園,新廠房面積4000平方米。
03
華為"買入"加速
這不是華為第一次投資青島公司。
由于晶片供應削減,華為的投資已經從保守的過去轉向激進的風格,通過一系列戰略投資和風險投資,支援半導體、5G等領域的國内公司尋找供應鍊的替代品。去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66667.43萬元人民币收購了青島中電儀器儀表有限公司8%的股份。克萊夫儀器在微波毫米波、光電、通信、基礎測量等相關技術上達到了國内領先、國際先進水準,是以華為的投資被認為是與5G布局相關的。
華為還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調查顯示,哈勃在短短兩年内抓獲了42家公司,其中大部分在半導體領域,涵蓋晶片設計、測試、封裝、材料、光電、裝備、EDA、傳感器等産業鍊環節。例如,最近入股的鴻源科技,是國内光刻膠制造商上海微電子光源系統供應商。
此次投資的主體是華為今年4月成立的另一個行業投資平台——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注冊資本20億元,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持股69%)、華為終端(深圳)有限公司(持股30%)和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共同出資。
雖然深圳哈勃成立僅3個多月,但它已經投資了七家半導體和手機産業鍊企業,包括電源管理晶片企業——傑華特微電子有限公司、特種玻璃材料企業——重慶新晶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等。華為剛剛釋出的P50Pro使用了新京博的納米晶玻璃蓋材料。周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