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一位網友在通信人家園論壇連載《我眼裡的專用無線》,深入淺出的描述了專業無線通信的發展曆史,從多個角度分析了中國專用無線通信發展的現狀,并進行了反思。這個文章得到了超過35萬次點選,許多網友回帖表示受益匪淺。
專網通信的曆史其實比公網還長,但由于規模不大、極度分散且技術相對落後,一向遊離在通信業的主流視線之外。随着專網通信從窄帶走向寬帶化應用,市場規模即将出現井噴,大型公網裝置商也将目光投向了專網,一些傳統專網裝置商為了免遭“降維攻擊”的危險,也尋求掌握寬帶技術供應。兩者碰撞,火花四濺。
近日,筆者獲邀參加在香港舉行的2017年世界應急通信展(CCW 2017),目睹了行業内廠商展示專網通信行業目前最新的技術、産品、解決方案和發展思路,并與多家廠商進行了交流。在筆者看來,各行業對通信技術的應用自有其邏輯,寬帶并不能橫掃“落後的”模拟網絡,但寬帶技術逐漸不可或缺,同時也将給專網通信行業帶來一輪“洗牌”的機會。

摩托羅拉展台
寬窄融合成最佳演進方案
目前,公網4G LTE網絡已經基本建成,目前讨論的焦點話題是5G。專網通信處在什麼水準?“模轉數”,也就是模拟轉數字,從1G 的模拟網絡向2G水準的數字網絡更新。而且由于模轉數的程序不及預期,工信部還發文延長兩年模拟對講機頻率的使用期限,其網絡技術發展進度之慢可見一斑。
在衆多行業專網中,公安專網可能是發展最快的一個,規模也數一數二,具有代表性。中國公安行業制定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數字叢集标準PDT,在近幾年進行了大規模推廣,預計将于2018年建成一張覆寫全國主要城市和地區的網絡。同時,随着社會治安形勢越來越複雜,公安行業隻靠語音排程已經很難滿足管理需要,高清圖像、視訊等寬帶多媒體業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此前,曾有公網裝置商針對公安等專網行業推出 LTE寬帶叢集解決方案切入市場,然而效果并不盡人意。原因在于,公安等專業使用者對關鍵語音的需求是硬性的,超低延遲語音呼叫、網絡優先級、安全性等特點,是公網所不具備的且難以替代的。寬帶化是大勢所趨;但在目前及未來幾年,窄帶網絡的核心地位難以動搖。
是以,以窄帶+寬帶形式組網,成為專網行業寬帶話的普遍共識。C114印象中,中興高達在2014年就提出的“2+4”網絡解決方案,也就是PDT+LTE技術融合組網。在本次展台上,包括中興高達、海能達、摩托羅拉系統公司都展出了相關的寬窄融合解決方案。鑒于專網和公網存在2代至2代半的技術代差,窄帶網絡+LTE組網,成為寬窄融合的共同選擇。
中興高達展出終端産品
此前,中國政府已經劃撥了1.4GHz、1.8GHz頻段的頻譜留給寬帶專網,B-TrunC寬帶叢集标準也成為國際标準。但2年來進展并不大,專網行業的複雜性讓裝置商也頗為頭疼。以公安行業為例,因為其對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特殊性,行業希望建設一張單獨的寬帶專網,目前缺乏頻譜而處在擱淺狀态;應用于應急救災的優質的700MHz頻段,則因為曆史原因被廣電占用。
是以,寬窄融合也是公專結合,通過租用公網加強專網覆寫并提供寬帶多媒體應用。例如中興高達,展出了公專雙模寬帶智能叢集對講機GH880,以及基于公網的eChat廣域叢集解決方案,可以與PDT/DMR/LTE專網系統互聯互通,實作公網專網的統一排程。海能達也推出了其可商用的多模隻能終端,包括DMR+寬頻的PDC7系列和Tetra+寬頻PTC7兩個系列。
公網裝置商VS專網裝置商
裝置商是專網通信鍊條中最重要的一環,為整個行業提供基礎網絡裝置和基本類型的終端。專網寬帶化将挖掘行業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公網裝置商紛紛投入力度參與。中興通訊可能是其中最重視的,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獨立子公司中興高達,面向公安等六大行業叢集市場。一些公網裝置商例如愛立信,也通過OEM等形式成為專網通信領域的玩家。
如果僅從技術先進性看,公網裝置商毫無疑問具有壓倒性優勢,窄帶裝置商的冬天是否要來了?未必。如前所述,專網寬帶化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寬窄融合将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從GSM網絡現在仍在公網服役就可以知道。而且窄帶網絡的重要性不遜于寬帶網絡,窄帶裝置商依然占據行業關鍵地位。
此外,專網應用相比公網極具特色,且高度定制化,公網裝置商擅長的是大平台、大客戶群,用“壓強原則”做市場,對分散的專網小衆市場未必能夠很好适應,如何了解客戶不同的、真實的需求,并根據需求進行定制化設計,這對公網裝置商充滿了挑戰。
對專網的傳統窄帶裝置商來說,擷取寬帶技術保障成為當務之急,沒有寬帶技術就沒有未來。通過與公網裝置商結盟不失為一條捷徑,自主研發更是勇氣可嘉。據C114了解,目前中國LTE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人才也相當豐富,如果持續投入重金研發,從2G到4G并非不可逾越。例如海能達自主研發的多模智能終端,在CCW 現場進行了成功的功能示範。
CCW海能達2017峰會現場
筆者認為,實力強勁的公網裝置商在寬窄融合技術層面更容易突破,問題在于公網裝置商的重心在電信市場,此外同時面向數十個具有相當規模的細分市場,必須考慮投入産出比。專網裝置商則沒有退路,隻能緊緊把握傳統優勢,謀取寬帶技術的相對優勢。可以相信,專網通信行業将因變革而“洗牌”,部分窄帶裝置商不能适應、擁抱變革而“掉隊”;技術、戰略、市場、機遇的考驗,将幫助裝置商在相對均衡的競争态勢中,赢得更加光明的未來。
本文作者:劉定洲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