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 電影是分享與交流的藝術,思維的碰撞讓創作火花迸發,包容的心态使電影更具深度,距離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正式啟幕隻剩下最後1天啦。除了歡迎儀式和交接儀式,大咖雲集的12場高端論壇活動也要!來!啦!這場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著名電影導演、制片人、電影機構負責人、行業專家等嘉賓共同參與的學術盛會,将于10月12日至16日在西安舉行,就電影交流合作、藝術創新、高新技術應用、市場拓展、人才培養等專題,着眼熱點、難點、痛點,多視角、多層次、多元度深入探讨。
文學作品的電影創作論壇
近年來電影産業高速發展,高品質原創劇本的數量無法滿足電影的拍攝需求,需借助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彌補原創劇本的短闆。文學作品電影創作的主流題材應回歸優質文學,以其關注民生、關注現實的主流社會價值觀及社會責任感給電影産業注入希望。“文學作品的電影創作論壇”邀請了著名導演、作家、編劇、出品人讨論優質文學電影創作的現狀和未來,為中國電影注入文化血液。
活動地點:W酒店風華廳B
主持人:史航:編劇、策劃人、影評人。
嘉賓:
全勇先:作家,編劇。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最佳編劇獎。
阿美:編劇、作家。2019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邵曉黎:編劇、導演、監制,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理事。
笛安:知名青年作家,著有長篇小說 《告别天堂》《西決》等。
李亞平:愛美影視CEO,代表作:《北京愛情故事》《春潮》《溫暖的抱抱》等。
黃旭峰:工廠大門影業創始人,代表作:《春江水暖》《氣球》《漢南夏日》等。
“一帶一路”電影合作與發展高峰論壇論壇邀請境内外電影機構的官方人士作為演講嘉賓,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溝通市場變化對電影國際合作的影響及各國的應對舉措,探求國際合作與中國電影的高品質發展,促進中國與各國間的電影交流與合作,為中國觀衆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生活。
主持人:梁植:青年演員、主持人。
羅伯特·斯塔比勒:意大利電影音像和多媒體工業協會國際業務部主任。
黃如欽:新加坡電影委員會主任。
貝羅·拜爾:荷蘭電影基金會首席執行官。
椎名保:任職KADOKAWA株式會社特别顧問。
彼得·丁格斯:德國聯邦電影局首席執行官。
王健兒: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建文:人民日封包藝部主任。
劉春: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總經理。
于冬: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
楊向華: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
尹香今:萬達影視集團進階總裁助理、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國創IP激發曆史文化新力量——《秦俠》創作分享會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創動畫通過中國風特色演繹、神話宇宙再創作、傳統文化内容延伸等方式,不僅在技術上愈發提升,在内容上也做到了成長與突破,成為中國特色内容創作的重要載體,一部部優秀作品也賦予了國産動畫新的品牌價值。現如今,“動畫”一詞已逐漸摘掉了低齡化的标簽,為更多年齡圈層的人所關注,其所附帶的IP價值和影響力逐年攀升。如何能更好地提升内容使行業良性發展,同時善用這份影響力給觀衆們帶來新的啟迪,是創作者們尤為關注的。此論壇邀請行業大咖、配音導演等,攜作品《秦俠》探讨國産動畫IP新力量。
活動地點:西影電影藝術體驗中心
主持人:餘七晨:活躍于二次元的圈内紅人、聲優、歌手兼coser、舞台劇及影視演員。
藤新:《秦俠》配音導演。北鬥企鵝創始人之一。
李輕揚:《秦俠》男主配音。
闫夜橋:《秦俠》女主配音。
熊貓蓋飯:騰訊動漫動畫監制。
小美:騰訊動漫動畫營運負責人。
“新時代新故事”——新形勢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論壇受疫情影響,中國電影産業一度按下暫停鍵,産業調整,題材重塑,觀影心理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課題。此論壇計劃從如何講好“中國國家故事”、“中國英雄故事”、“中國青年故事”、“中國家庭故事”、“中國親子故事”幾個層面,邀請業界有發言權和實踐經驗的嘉賓,進行有幹貨、有觀點、有方向的深度交流。
活動地點:西影大廈一樓階梯報告廳
主持人:趙甯宇: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戲劇藝術研究院院長。
張丕民:著名電影人,曾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
楊碩:北京啟泰文化發展集團董事長、創始人。
趙霁:導演,代表作:《新神榜:哪吒重生》及《白蛇:緣起》等。
電影市場未來投資新機遇論壇電影作為文化産業的資本聚焦闆塊,擁有最頂尖的制作技術和廣闊的國際市場。後疫情時代全球化受阻,世界格局尚存變數,中國作為世界少數疫後經濟企穩回升的國家,吸引了金融資本關注,其中文化市場的電影闆塊在超跌領漲的局勢下也備受投資機構青睐,但電影市場投資複蘇的同時,傳統電影作品制作與院線建設等行業營運模式也受到創新挑戰。論壇以此為背景,站在未來電影投資市場進行展望,邀請國内著名電影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影視制作公司,讨論電影企業和項目運作中最核心、合作企業最關心的投融資話題,深挖各類資本主體跨界融合電影市場合作模式。同時關注電影制片、發行、放映領域資本新動向,探讨絲路電影新機遇,發現電影投資産業新鍊條。
主持人:何剛:《财經》雜志主編。
李亦非:現任洛克菲勒基金會全球董事會董事。
馮郇:北京亞輝嘉影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總裁。電影制作人、監制、投資人。
焦靖:華錄百納副總裁兼電影事業部總經理。
新時代電影藝術的價值與意義論壇電影是所有藝術行業中最具象、最直接的藝術表達方式。電影作為藝術的載體,具備超凡的鑒賞性與美感。電影不但需要夯實的内容叙述和表達,還需要攝影師的構圖技巧、美術師的畫面布景,以及音樂家的節奏配合。而電影工業美學理論正是在新時代中國電影的現實背景下,對“電影是什麼”這一問題的重新思考。電影工業美學在強調工業意識覺醒的同時,也呼喚着美學品格的堅守。此論壇聚焦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律和美學品格,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等熱門話題,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平衡電影的“藝術性”與“商業性”,體制性與作者性等關系,為中國電影的健康發展貢獻智慧。
主持人:
李佳念:最受歡迎的時尚男主持,收獲各大媒體主持人大獎。
譚盾:指揮家、作曲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榮譽藝術總監。
葉錦添:知名電影與舞台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和視覺藝術家。
胡坤:編劇,導演,第二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
羅宇: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表演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電影市場青年人才機遇暨陝西青年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成立大會青年電影人是承擔未來電影發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随着5G的普及和短視訊時代的到來,如何為越來越多的青年影像工作者提供專業、系統、有保障的準入機制和上升通道,昭示着中國電影能否從電影産量大國向電影品質強國轉變的關鍵。此論壇通過陝西青年電影制片廠搭建的專注于青年電影人的專業平台,集聚各方智慧,為更多電影青年人才提供強有力的資本、資源保障,助力中國電影未來展翅翺翔!
周軒:陝西廣播電視台主持人。
武淵:制片人、出品人、主持人、演員。
和谷: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團顧問,陝西省文聯原副巡視員。
宋岱:中國著名監制,香港老牌電影公司銀都機構原董事長。
馬德林:國家一級攝影師。
王凍:國家一級攝影師。
金明:燈光師、演員、編劇。
劉秦綱:著名美術造型形象專家。
李楊:中國内地導演、編劇、制片人。
馮偉: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曹豫龍:陝西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寶雞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楊軍:中國金融作協理事、陝西金融作協主席、陝西省“百優人才”。
田波:導演、編劇。“中國影響力”十強青年導演之一。
白志強:導演、攝影指導。
王楊:導演、影評人。
張夏添:編劇、導演、主持人。
王瑤:科幻小說作家。
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與傳播論壇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在進行頻繁地交流和碰撞,加強中國文化輸出變得尤為重要。而電影憑借着超越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的獨特的視聽語言,就成為國際交流與傳播極為重要的表達工具。此論壇針對在“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及沿線國家提供了巨大的思想文化交流的平台之時,中國電影如何抓住交流發展的契機,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這一問題展開思維碰撞。
郝甯:陝西廣播電視台著名雙語主持人。
張阿利:陝西省電影家協會主席、西北大學二級教授、博導。
竹子:陝西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編劇,國家一級作家。
段鵬:陝西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一路陽光電影公司董事長。
喬梁: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
王垚:電影學者、任教于北京電影學院、亞太電影促進會(NETPAC)成員。
“詩與遠方·美麗鄉村”國際影視論壇
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圓滿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為了總結脫貧攻堅成果,聚焦美麗鄉村,此論壇聚焦影視作品如何講好美麗鄉村故事,展示新農村、新形象,為新時代追趕超越發展彙聚力量展開讨論。
主持人:江小魚:著名電影導演、文化評論家、作家、影評人、脫口秀主持人。
陳非:導演、作家。
霍建起: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情片獎;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金麒麟獎。
蔺寶鋼: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樹才:詩人、翻譯家、文學博士。
王若冰:詩人、天水日報總編輯。
張衛: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
閻安:著名詩人、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5G時代與電影變革之路論壇本次論壇邀請電影導演、制片人、出品人、5G技術專家等知名人士進行前瞻性分析演講,重點探讨即将到來的5G時代将會對電影帶來哪些深刻的變革,以及如何适應這種變革,如何進行電影産業理念和實踐的創新,為未來電影及文化産業的變革、發展廓清方向。
梁植:青年演員、主持人。
顔忠偉: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副總經理。
顧思斌:貓眼娛樂總裁。
徐衛兵:中國科幻電影工作委員會創始人。
王紅衛:著名編劇、策劃和監制,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
朱玮傑:北京無限自在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流媒體發展背景下的電影市場新生态論壇随着整體電影市場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電影的消費方式随之改變并具有了更多的選擇性。網際網路對國内電影行業的再一次變革是否真的到來了,是否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電影内容專為網際網路而生?本論壇邀請知名電影導演、制片人、出品人分享流媒體發展背景下的電影市場新生态。
高群耀:移動電影院創始合夥人兼首席執行官。
講武生: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知名電影發行人。
陰超:淘夢創始人、CEO。
“中國電影的地緣文化闡釋與中國文化的時代傳播”高峰論壇
如今,數字技術帶來了人類文化的虛拟性互動與智能化發展,“新冠”疫情更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信任、了解、包容與互助的緊迫訴求,數字經濟正在重塑全球市場的深層結構,大衆文化的生産力和建構力被不斷釋放,電影生産的區域與全球合作不斷加強,電影的地緣文化建構與全球傳播已經構成了人類思考現實與對話未來的重要社會實踐。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語境之中,“中國電影的地緣文化闡釋與中國文化的時代傳播”高峰論壇将彙聚海内外專家學者的智慧,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為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兩個闆塊,探索中國電影的地緣文化建構與中國文化的當代傳播,以一帶一路的戰略性優勢推動電影文化的地緣融合、生産創新和人類世界的和諧進步。
活動地點:西影圈子藝術體驗中心
侯光明: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中國電影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
劉軍:教授,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處處長、“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
賈磊磊: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電影地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顔純鈞: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戲劇影視一級學科帶頭人。
周星: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原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史博公: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電影研究所所長,中國區域電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劉浩東:影視編劇、導演,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秘書長。
黃望莉: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影視藝術系主任。
譚政:博士,《電影藝術》執行主編。
陶冶: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影視藝術研究院院長。
曾一果: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張碩果:博士,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
安燕: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源:文藝學博士、副研究員。
趙麗瑾:西北師範大學“雲亭青年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電影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李震: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彭流螢:《電影藝術》責任編輯。
楊緻遠:文學博士、電影學博士後,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原文泰:電影學博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入選陝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傑出人才支援計劃。
牛鴻英:博士、教授,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數字人文與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馬聰敏:文學博士,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12場高端論壇大咖雲集,喜歡電影的你别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