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今天,我們隻要點選一個按鈕,營銷人員就可以為數百萬潛在客戶打開大門。但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在于按鈕設計的有效性。市場上充斥着數以百萬計的移動應用程式,他們努力在消費者中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有200萬個應用程式商店和150萬個移動應用程式在AppStore上供消費者使用。

是以,要獲得聚光燈,讓你的目标觀衆目瞪口呆,一個精心設計的移動應用勢在必行。史蒂夫·喬布斯恰如其分地引用了這樣一句話:"設計不僅僅是它的外觀和感覺。設計就是它的工作原理。"

移動應用程式要滿足可用性需求,而不是讓使用者隻沉浸在美好的頁面設計中。考慮到這一事實,下面的移動應用程式可用性統計并不令人驚訝。23%的使用者放棄使用一個移動應用程式(一次使用),每四個使用者中就有一個。2016的使用者保留率為38%,也就是說,62%的應用程式未能保留使用者(保留使用者是使用11次以上的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了解到這些,您的移動應用程式開發過程就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

12個增加使用者參度和提高轉換率的設計基礎

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說過,設計産品要以人為本。好的使用者體驗包括六個方面的内容,每個方面有兩個定義基礎。使用者體驗的旅程大都從注冊開始。

1.清晰的"注冊"和"登入"按鈕

一個理想的應用程式設計應該把"登入"和"注冊"分開顯示,以避免混淆。新使用者直接注冊,老使用者直接登入即可。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2.無縫密碼認證

 密碼認證的過程是不可避免的。建議采用指紋認證,避免繁瑣的輸入過程。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應用程式導航和探索

舉例看來,一個使用者進入app,搜尋不動産相關内容。一個好的導航設計思路可以幫助使用者順利的找到他們的目标。

3.自動設定及手動設定

一個好的手機導航應用程式設計應該同時支援手動設定和自動設定。手動設定可以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要擷取資訊和服務。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4.網頁過渡無縫應用

在使用者從應用程式轉換到web的過程中,一個好的應用程式應該實作這之間的完美過渡,不會讓使用者使用起來感到不便。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應用内的搜尋

一個應用程式不一定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迷宮。搜尋某個特定産品或服務的使用者必須直接驅動該産品。當使用者在應用程式中找不到現有資源時,設計就失效了。

5.可見搜尋按鈕

在移動應用程式的房地産中,持久性或可擴充的搜尋欄的突出空間勢在必行。一個理想的應用程式可以確定使用者很容易找到搜尋欄。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6.啟用篩選器和排序選項

 理想的應用程式設計為使用者體驗提供了過濾器和排序選項。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貿易與轉換

當使用者在轉換網關時離開應用産品,使使用者離開的不是産品的缺陷,很可能是源于設計的問題。

7.提供特征的比較

使用者的印象和響應是設計中比較重要的選項。這就是設計師們反複測試的地方。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8.去掉備援

當使用者付款時,設計頁面必須清晰明了,去掉那些備援的按鍵和功能吧。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從進入(開始)

表單輸入實際上是使用者使用中感到最乏味的部分,一位天才設計師的設計為輸入表單增加了樂趣。

9.友好的使用者表格

這不是神話,設計天才可以實作友好的使用者表格設計。使得使用者填寫最少,得到最多。例如當使用者填寫表單時,使用自動移動螢幕減少使用中的麻煩。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10.右鍵盤用于所需文本字段

在正确的時間使用正确的鍵盤布局,在必要時打開全鍵盤輸入方式(包括文本和數字的全鍵盤)。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可用性和了解

設計必須正确了解使用者的使用水準,設計師的關鍵性工作将帶來無縫過渡。

11.按鈕的文本标簽

文本标簽能確定更好的了解。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12.友好的手指點選方式

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小而混亂的點選按鈕而離開應用程式。保持簡單和手指友好是很重要的。設計良好的按鈕會非常貼合使用者拇指的是為止,讓人愛不釋手。

圖文詳解:提升使用者體驗的12項移動應用設計原則

如上這些,可能不足以成為移動應用設計的指導性條款,但它們也已經成為了不成文的設計定律。好的設計會增加使用者的使用和轉換率。設計錯誤可能很容易地隐藏在衆目睽睽之下,但設計中的問題遲早會在使用中暴露出來。一些優秀的應用都有設計問題,是以,趕快關注一下你的産品吧!

本文作者:劉妮娜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