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黃金十年:說老闆不愛聽的話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黃金十年:說老闆不愛聽的話

但真要面對面跟一個人說“你說的我聽不懂”“我不喜歡你”這種話是很難的。

米爾斯坦和他的中國同僚們讨論過《瘋狂動物城》在中國走紅的原因,但沒能找到答案:“也許是主角從鄉村走進了大都市,不知道這會不會和許多中國人的經曆相似。”

“2006-2016年是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黃金十年……”

“不不不,我可不希望這個階段有一個終點。”安德魯·米爾斯坦笑着打斷了南方周末記者的提問。米爾斯坦是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總裁,他1997年就在迪士尼擔任執行制作,《冰雪奇緣》發行時升任執行副總裁,一路看着迪士尼轉型,從低谷走向複興,迎來“黃金時代”,直至2014年,米爾斯坦升任總裁。

“我們确實在2006年開啟了新事業。”米爾斯坦說。2006年,迪士尼總裁鮑伯·艾格以每股59美元、總出價70億美元的贈股方式收購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皮克斯的兩位靈魂人物艾德文·卡特姆和約翰·拉塞特入主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卡特姆擔任總裁,拉塞特則是首席創意官。

十年間,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生産出許多“爆款”。2013年的《冰雪奇緣》是部裡程碑式的作品,除了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還以12.76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打破了《獅子王》在迪士尼保持的常勝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的卡通片。在它之前,票房第一的動畫電影是皮克斯2010年出品的《玩具總動員3》。2015年,根據漫威動畫改編的卡通片《超能陸戰隊》,再次讓迪士尼捧回奧斯卡小金人,也讓呆萌的智能機器人“大白”風靡全球。

新的高潮由2016年2月上映的《瘋狂動物城》掀起,它的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44%的海外票房是由中國觀衆貢獻的。這部電影被認為是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又一有望問鼎奧斯卡的得力之作。

2016年11月11日,南方周末記者在迪士尼上海辦公室專訪了米爾斯坦。米爾斯坦此次專為11月25日上映的新片《海洋奇緣》而來。“《海洋奇緣》到底多重要,需要總裁親自上陣?”米爾斯坦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每部迪士尼電影對我們都很重要。”每年,米爾斯坦手頭會有三四個電影項目同時進行,每部電影從籌備到制作,周期至少五年,動用上百人的制作團隊,最終保證一年推出一部影片。

我經曆過迪士尼的衰落

《海洋奇緣》充滿異域風情。大洋洲的公主莫阿娜來自曆史悠久的航海家族,她的祖先曾于千年前遊曆過大洋洲許多島嶼,卻因不明原因停止了探險。在祖母的鼓勵下,莫阿娜踏上了尋根的旅程,途中,她遇到了半人半神的毛伊,與她一同冒險。

導演羅恩·克萊蒙茨2011年就開始為《海洋奇緣》做準備。為了研究海洋,克萊蒙茨和聯合導演約翰·馬斯克去南太平洋的各小島考察。他們遇到當地一位老人,老人問,“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被你們的文化浸淫,我們的文化是不是也能在你們那裡有一席之地?”

整部電影有80%跟海洋有關。要讓海洋呈現得更生動,整個迪士尼動畫團隊沒有現成技術。《冰雪奇緣》用到的一些動畫技術,隻能用來制作沙子——人走進沙灘,沙子會變形,留下腳印效果。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技術部門設計了一套新的技術系統來模拟海洋運動。

克萊蒙茨在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幹了39年,是迪士尼的“老人”。“我們經曆過迪士尼的衰落,記得那些艱難的日子,是不想再回到過去的。”他說。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由華特·迪士尼成立于1923年,它生産的動畫曾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進入1990年代,一度快速衰落。1994年,《獅子王》是一個波峰,全球票房超過7648萬美元。但接下來,迪士尼就陷入了長期的波谷——《獅子王》之後的9部電影,票房加起來才7580萬美元。

由于人事鬥争,迪士尼動畫總裁卡森伯格1994年離職,創立了夢工廠動畫,成為迪士尼有力的競争對手。新興的動畫公司皮克斯風生水起,2004年,皮克斯制作的《超人總動員》,票房6300萬美元,幾乎是同期八部迪士尼動畫電影票房的總和。

2003年,迪士尼的招牌動畫師,也是動畫史上最著名的手繪動畫師格蘭·基恩,在工作室3樓會議室召集了50位公司骨幹,商量迪士尼動畫的出路。三周後,迪士尼宣布放棄70年的手繪傳統,隻做電腦動畫電影。要不要“斷腕”,當時引起了很大争議,許多動畫師不得不從頭學起。

但當時迪士尼動畫的問題遠不是技術問題可以解決的。最多的時候,迪士尼動畫的員工達到了2200人,人浮于事,産出的電影鮮有叫好又叫座的。更嚴重的是體制問題。2006年以前,一部動畫電影的主要負責人決定整個動畫的走向,并幹預一切制作過程,負責人底下的導演、動畫師、技術人員,都隻是執行他的意志,對最終成片沒有多少話語權。有媒體形容這是“獨裁體制”。

“現在,迪士尼的員工每天都在盡自己的力量為手上的電影增色,這是一種集體的主人翁意識。但在2006年之前,這種共同奮鬥的集體感非常松散,制作人員之間的關系也不像今天這樣開放。”米爾斯坦回憶。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黃金十年:說老闆不愛聽的話

“你說的我聽不懂”

真正的變化從2006年開始。這年,迪士尼動畫迎來了皮克斯的約翰·拉塞特和艾德文·卡特姆。拉塞特18歲時,克萊蒙茨就認識他,那時拉塞特還隻是迪士尼動畫的實習生,“他有很多想法,而且很喜歡與人合作。”克萊蒙茨說。

整個迪士尼内部彌漫着焦慮。米爾斯坦回憶,當他向工作室的全體員工宣布皮克斯來的消息時,現場的空氣變得嚴肅,夾雜着一點恐懼。

拉塞特上台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推倒盡可能多的牆,拆掉隔闆間”。卡特姆則着手精簡機構。最終,員工精簡為八百多人。之前迪士尼動畫縮減成本,原本一部電影的資金,拆分給幾部電影。卡特姆認為,迪士尼動畫的問題不是量,而在質,不如一年舉全工作室之力,扶持一部精品動畫。

拉塞特和卡特姆非常堅持,要給導演更多的自由。米爾斯坦回憶,事關機制的複雜轉型,由于拉塞特和卡特姆的強勢推進,進行得相當迅速,創作人員的手腳一下松了綁。“在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導演和創作團隊,一定是占主導地位,排在第一位,我們行政管理人員,就是電影創作者的後勤。”米爾斯坦說。

拉塞特持續向員工灌輸各種觀念,其中一個觀念是:不懈地為作品争取每一點一滴的進步。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像開放辦公空間一樣,員工之間要團結合作,更加直接地交流。

“故事信托(StoryTrust)”在這個過程中創立出來,這個機制很快成為迪士尼動畫重新開機的引擎。“故事信托”跟皮克斯的“腦力信托(BrainTrust)”機制很相似:一部電影的主創和其他電影故事部門的負責人,大約20人,電影有需要時,就坐在一起開會,直接、誠實地對這部電影從故事到制作的各個環節給出建議,常常是批評。“我是個誠實的人,情緒都寫在我臉上,在我這兒沒有背地裡說話的習慣。好萊塢到處是這樣的人——當權者手下總是說上司們愛聽的話,但我們選擇誠實開放。”拉塞特在接受采訪時這樣描述“故事信托”。

“故事信托”最初推進得很艱難。“從理論上談一談‘故事信托’的好處是很容易的——開門見山地面對對方,即時給予彼此有價值的回報。但真要面對面跟一個人說‘你說的我聽不懂’‘我不喜歡你’這種話是很難的。你需要練習來習慣那樣一種交流方式。畢竟和自己的朋友、同僚處了那麼多年,完全坦誠相見很難。”米爾斯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執導過《星際寶貝》的導演克裡斯·桑德斯經曆過這個艱難時刻。桑德斯最初構思了一部動畫電影叫“美國小狗”,講述一隻好萊塢明星狗在沙漠走失的故事。“故事信托”會上,故事結構遭到大家集體批評,但桑德斯還不習慣,固執地拒絕接受所有建議。最終,拉塞特隻能換下他,讓另一位導演來。

米爾斯坦回憶起舊迪士尼動畫時代,也有個類似于“故事信托”的機制,叫“敲鑼秀(Gong show)”,但兩者風格卻南轅北轍。“敲鑼秀”不講究合作,而是團隊之間捉對PK,輸者出局。為了不出局,項目團隊之間壁壘森嚴。

過了好幾年,“故事信托”倡導的那種直接交流方式才建立起來,“我們了解到這樣做的巨大好處,并讓它成為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特色。”米爾斯坦說。

我們就住在瘋狂動物城

2010年,迪士尼動畫推出了第50部長片《長發公主》,這部耗資2.6億美元制作的卡通片,最終票房超過5.9億美元,成為拉塞特時代迪士尼動畫的第一個“爆款”,這讓迪士尼上下士氣大振。

《長發公主》改編自格林童話《莴苣姑娘》,是迪士尼經典的公主路線——公主和王子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米爾斯坦記得,最初大家相當謹慎,“早期我們所做的是讓整個作品看起來更具傳統的迪士尼風格,同時融入與現代相關的元素,在對話等方面增加現代感,增強視覺上的複雜度和觀賞性。”他說。

但拉塞特認為,小打小鬧的改革隻會是隔靴搔癢,套路重複過多不僅容易審美疲勞,還會令人生厭。最終,長發公主的故事完全做了個颠覆——王子不再是“高富帥”,而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傻瓜,動畫國度的長發公主沒有愛上王子,而是愛上了紐約的普通男人。

2012年,由動漫遊戲改編的《無敵破壞王》,也表現不俗。破壞王厭倦一直在遊戲世界裡做反派,決心離開自己的遊戲去闖蕩别的電玩世界,故事由此展開一段精彩的反派逆襲。這部影片全球票房4.7億美元,又成功拉攏了一批男性青年觀衆。但迪士尼的野心不止于此,“可能的話,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地區、年齡段的潛在觀衆。我們不曾精密規劃要走某一個方向、迎合某一批人,我們希望吸納所有人。”米爾斯坦說。

2013年,《冰雪奇緣》是迪士尼動畫真正的翻身之作,同時領跑票房和口碑,甚至堪稱文化現象,影片主題曲《讓它去吧》成為街知巷聞的流行金曲。自2001年,奧斯卡設立最佳動畫長片獎以來,皮克斯一度主宰了這個獎,獲獎多達7次,夢工廠則包辦了其他屆的動畫長片獎。《冰雪奇緣》的獲獎,讓迪士尼動畫終于挽回了臉面。

《冰雪奇緣》在颠覆公主路線上走得更遠。男女之愛被放在次等位置,由兩個女生做主角,講述親情,姐妹之愛,這樣的角色設定即使在真人電影中也很少出現。“愛有很多種形式,迪士尼之前總是以王子給公主一個吻來表現,我認為是時候尋找新穎的東西了。”《冰雪奇緣》導演克裡斯·巴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故事信托”會上,巴克和團隊把結尾拿給大家看,王子沒有拯救公主,而是安娜對姐姐艾莎的愛最後拯救了他們。聽完這個結尾,拉塞特興奮得甚至站起來鼓掌,“這事從來沒發生過”。

2015年的《超能陸戰隊》是迪士尼2009年收購漫威影業之後,迪士尼動畫首次與漫威合作的動畫電影。較之迪士尼動畫之前的電影,《超能陸戰隊》更加“成人化”,2016年初上映的《瘋狂動物城》,則在“成人化”道路上走得更遠,很多觀衆從中讀出了不少政治隐喻。米爾斯坦希望這成為今後迪士尼動畫制作的一個趨勢。“我們希望吸引大批希望快點長大成人的孩子們。要知道孩子們常常希望自己比實際的年齡看起來更成熟一些。”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第一次看到《瘋狂動物城》的劇本,米爾斯坦就被故事主題吸引了:“有關成見、歧視,這是非常人性化、内涵豐富的話題。我很喜歡借動物世界用寓言的形式來直面世界範圍普遍存在的歧視問題。其實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像瘋狂動物城一樣的世界裡。”這部動畫電影中,段子也不再隻是段子,而藏着一些“内涵”,比如那隻動作奇慢的“公務員”樹懶“閃電”,“每個國家都多少有那種低效的官僚主義做派存在,這樣一種隐喻被包裝得很幽默,巧妙地吐槽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

《瘋狂動物城》中國票房異常火爆,出乎米爾斯坦的預料。這部電影并沒有特意為中國觀衆設計,它具有更多普世的人倫價值,米爾斯坦認為,這可能比專為迎合中國市場而做更好。他和中國的同僚們讨論過原因,但并沒有找到答案,“也許主角從鄉村走進了大都市,不知道這會不會和許多中國人的經曆相似。”米爾斯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