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入OCI之後,CoreOS是不是準備放棄自己的Rkt項目?

本文講的是<b>加入OCI之後,CoreOS是不是準備放棄自己的Rkt項目</b>,【編者的話】DockerCon上,Docker、CoreOS等公司宣布成立OCI,共同緻力于推動容器标準的統一。這個消息也許一時讓大家興奮,但靜下來想想,在商言商,CoreOS和Docker絕對不是能共枕眠的主。本文主要介紹CoreOS的Rkt最近的一些動态,以及它在隔離方面的取得的一些進展。

衆所周知,開放容器項目(OCI)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統一容器标準。OCI釋出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了,那現在是不是除了Docker以外的其它容器技術都進入停滞狀态了?我直接了當的來回答你,沒有。在CoreOS這,他們卻是加快了自有容器的研發速度。

加入OCI之後,CoreOS是不是準備放棄自己的Rkt項目?

Rocket 0.8使用了Intel的Clear Container項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它在Intel晶片中使用VT-X指令集來進行硬體級别的容器隔離。确切地說,Intel打算使用Rkt來為它的項目建立一個概念模型,目前投入到Rkt上的一些工作可以說是CoreOS和Intel強強合作。Rkt 0.8版本中的容器在KVM程序中有它完整的程序級封裝,也就是說容器的内容是與主機絕對獨立的。

在隔離上做了這麼多事情,聽起來有點小題大做,但不可否認的是,隔離方面的問題正在成為容器的重中之重。很多容器生态圈的項目(比如OpenStack)就表示他們可以提供更進階别的隔離,而不隻是簡單的使用cgroup和namespace。在多租戶環境中,這種級别的隔離非常重要。

事情進展到現在,最大的問題是Rkt的新特性是否會被OCI認可。CoreOS的CTO Brandon Philips表示,CoreOS提出的AppC容器規範包括四個不同的元素:打包(packaging)、簽名(signing)、命名(naming)和運作時(runtime)。而目前OCI的重心是在運作時方面。

CoreOS想成為榜樣,做的更好。但Docker也提供了一些Philips沒有提到的思路,比如說最近Docker釋出了『可信鏡像』的特性,使用者可以通過簽名來校驗鏡像的釋出者。目前,在Docker的官方Registry中,使用者可以選擇性地使用該功能進行内容校對,從種種迹象可以看出,Docker公司希望『可信鏡像』特性能成為開源标準。呵呵,當然,Docker公司也期待自己可以成為容器時代的領頭羊。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08-21

本文作者:G&F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DockerOne,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DockerOne。

原文标題:加入OCI之後,CoreOS是不是準備放棄自己的Rkt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