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神中,崇黑虎為何那麼怕姜子牙,接到書信就殺兄自立?

黑虎殺兄自立不能孤立的看,而是應該與黑虎助周(金雞嶺殺高繼能、渑池縣五嶽歸天)綜合起來看。我們會發現,從開始到結束,崇黑虎一直堅定的站在姜子牙這一邊,從未動搖過。這證明崇黑虎絕對是個“知天命”之人。

什麼是天命?商周易代、截亡闡興便是天命。

無論在人間還是仙界,封神時代都堪稱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人間商周易代,一國興而一國滅;仙界闡截相争,一教興而一教亡。卷入其中之人接近五百萬之巨,毀天滅地的法術一出手,如瘟丹痘毒,收割生靈都是以百萬計。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的千年大族煙消雲散,無數的英雄美人化為塵土,崇黑虎作為截教弟子,少數與聞封神大戰秘辛之人,考慮的首先應該是崇氏的血脈延續、其次是崇氏的社會地位的延續,而不是行事手段是卑劣還是崇高。

大時代的浪潮即将席卷一切,我們還在讨論他是小人還是君子,眼光和格局都未免太局限了。

封神中,崇黑虎為何那麼怕姜子牙,接到書信就殺兄自立?

一、四大家族

商朝末年,帝國有四大方伯,配四方,為東南西北四大伯侯,後來成功建立周朝的便是西伯侯家族。崇家地位與姬家相當,官封北伯候,管理了天下1/4的國土和大小諸侯。

其時北伯侯為崇侯虎,其子崇應彪,國都崇城。崇黑虎為侯虎之弟,有子崇應鸾,為北伯侯轄下200鎮小諸侯之一的曹州侯,國都曹州。

餘下的東伯侯姜桓楚,國都東魯;南伯侯鄂崇禹,國都南都;西伯侯姬昌,國都西岐。四大方伯與纣王共治天下,本來國興人旺,原著第一回寫道:

纣王坐享太平,萬國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于商。

但這一切都随着妲己的入宮戛然而止。

纣王十年,軒轅墳三妖之一的千年狐狸精附身蘇妲己,進宮後以閃電般的速度得到纣王的寵信,扳倒前三後(姜皇後、楊妃、黃妃),随即誅殺異己大臣,并慫恿纣王對四大方伯下手。

最後東、南二侯被殺,西伯侯被囚,唯有北伯侯因受纣王寵信,得免。

在這一階段,崇家是勝利者。

封神中,崇黑虎為何那麼怕姜子牙,接到書信就殺兄自立?

二、崇氏黑虎

纣王對四伯動手的同時,在遙遠的昆侖山上,還有一件無人知道的事件:姜子牙下山。一隻昆侖山麒麟崖前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25年之後引起颠覆商帝國的一場龍卷風。

七年之後,姬昌遇赦歸國,同年在渭水訪賢,請姜子牙出任西岐丞相。

大概是第二年,姜子牙以“崇侯虎蠱惑聖聰,廣興土木,陷害大臣,荼毒萬姓,潛通費(仲)、尤(渾),内外交結,把持朝政,朋比為奸,肆行不道,鉗制谏官”為由,決定興師十萬,讨伐崇城。

崇城連戰皆輸,而文王卻決議退兵。姜子牙決定緻信崇黑虎,以計取崇城。

崇黑虎得書,深以為然,用計擒住崇侯虎父子,交給西岐,兩人皆被斬之,隻放過了崇侯虎元配李氏并其女兒。此戰之後,西岐退兵,崇黑虎自領北伯侯,成為西岐的盟友——實則附庸。

崇黑虎首先是條七尺男兒,其次還是個截教高手,卻不思絕一死戰,被一封書信就打動,最終殺兄屠侄,贻世人之譏。

也怪不得有人說他是殺害親兄的小人!

封神中,崇黑虎為何那麼怕姜子牙,接到書信就殺兄自立?

三、新的時代

崇黑虎得信之時,有一番心理活動:

我甯可得罪于祖宗,怎肯得罪于天下,為萬世人民切齒。縱有孝子、慈孫,不能蓋其愆尤。甯至冥下請罪于父母,尚可留崇氏一脈,不緻絕滅宗枝也。

這段話透露了黑虎殺兄最重要的兩個原因:

1、不肯得罪于天下。崇侯虎樹敵太多,主要罪行正是姜子牙所說的那些,黑虎要是幫助侯虎,便是與天下人為敵。大丈夫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黑虎為了大義,不願與乃兄同流合污。

2、留崇氏一脈。西岐兵威正盛,姜子牙又是昆侖術士,崇氏兄弟聯合對抗西岐的最終結果,必然是崇家被斬草除根。

如上所說,崇黑虎是截教高手,他是有機會接觸到封神秘辛的。

放之于更廣闊的時代來看,他一定還看到了下面兩點:

3、闡教弟子有大規模下山的迹象,十二金仙随便出來一位都不是崇黑虎能抵擋的;

4、西岐興起已成定局,已為包括通天教主在内的所有聖人認同。

無論如何,崇家得延續下去。

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

瓦罐難免井上破,将軍不離陣前亡。崇黑虎與高繼能鬥、與孔宣鬥、與張奎鬥,都是拎着腦袋掙前途的買賣,他何以甘之若饴?

單憑“義氣”兩個字是解釋不了的。

一切的一切,還是為了崇家。

崇黑虎的死還是換來了回報,我們看到,姜子牙和武王并不曾虧待了崇家,後來崇應鸾的結局是回到崇城,繼承了北伯侯的一切權益。

封神中,崇黑虎為何那麼怕姜子牙,接到書信就殺兄自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