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和七天的時間》海報
近日,南韓釜山國際電影節正式官宣入圍名單,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由重慶籍導演李冬梅編導的電影處女作《媽媽和七天的時間》(MAMA),入圍“亞洲電影之窗”單元,這也是該片繼入圍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日單元後,再次入圍重量級國際電影節。
記者了解到,《媽媽和七天的時間》是一部重慶造電影,由浪力(重慶)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制作,全程在重慶巫山拍攝,由王宏偉監制,李冬梅、池清波擔任制片人,葛文丹、程術瓊等聯合主演。
導演李冬梅
制片人之一池清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媽媽和七天的時間》是一部紀念媽媽并向母親緻敬的電影,以導演李冬梅的親身經曆為藍本,全素人演繹,從一個十二歲女孩小鹹對家庭和村莊的記憶入手,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農村的七天經曆。在這七天裡,發生了三次死亡和兩次出生。
故事充滿了個人化的風格和哲學的意味,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導演李冬梅試圖以這種影像化的方式表達對故土的眷念和對媽媽的思念。據介紹,本片2019年8月在重慶巫山開機拍攝,全程在巫山取景,曆時近一個月完成攝制工作。
《媽媽和七天的時間》劇照
在剛剛結束的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出現了四位中國導演的作品的身影,其中趙婷的《無依之地》入圍主競賽單元,賈樟柯監制、王晶導演的《不止不休》入圍地平線單元,許鞍華的《第一爐香》入圍非競賽單元,而李冬梅的《媽媽和七天的時間》也入選了威尼斯日單元,并于意大利時間9月9日17:00舉行了全球首映,正式與觀衆見面。
在首映禮上,因為疫情影響沒能前往威尼斯的李冬梅導演,在連線前方人員時表示,影片此次有機會在威尼斯上映,希望能得到觀衆們的喜歡,“這是我的第一個劇情長片,一直想用這個片子為自己去世的媽媽作個告别,是以故事和拍攝的場景都比較真實。電影裡我嘗試用最質樸、最簡潔的方式去呈現那些記憶片段,不做任何修飾和渲染,但每一個鏡頭裡的時光都是我記憶27年以來反複的回響”。
李冬梅通過視訊與首映式現場交流
威尼斯日是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的平行單元,自2004年創辦以來,走出了金基德、阿涅斯·瓦爾達、河濑直美、克裡斯托夫·奧諾雷等名導,是十分受新老創作者注目的影展闆塊。
華語電影中婁烨、麥浚龍、趙德胤、鵬飛、竹原青等導演的影片,也都曾參加過威尼斯日單元,而李冬梅是首位電影處女作入圍該單元的中國女導演。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