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電影史偉大理論家巴贊誕生。1958年,年僅四十歲的巴贊因病逝世。他培養、影響了一代法國影人,卻沒有來得及正式見證新浪潮的如火如荼展開。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特别策劃,将回首當代世界電影的來龍去脈。首先登場的,是一些與巴贊有着千絲萬縷關系的傑出電影。

六十年代是風起雲湧、思想激蕩的年代,或許也是全世界範圍藝術電影創作最旺盛、地位最高漲的年代。今天回首百餘年電影史,最光芒萬丈的時代,恰在半世紀之前。
《荒漠怪客》劇照
法國新浪潮曾為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電影代言。在以往節展中,我們也曾有幸在大銀幕上看到了戈達爾、特呂弗、梅爾維爾等多位電影名家的代表作品。但這波造就了當代電影的洶湧電影浪潮,不僅在于法國新浪潮一地一瞬,更展現了時間與空間次元的廣闊圖景。
《地獄門》劇照
2018年,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再次開辟特别策劃單元,設定了三組精彩節目,以愛普斯坦式的“三面鏡”結構,折射藝術電影大爆炸的淵源與血脈、思想與影響。三組專題分别是:
巴贊遺産Bazin’s Legacy
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百年紀念
電影理論大師、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贊誕生于1918年,2018年适逢其誕辰百年、逝世六十周年。他純粹的迷影精神,是新浪潮一代的成長鋪墊,更直接引導着後來人在寫作與創作上的邁進。他點出好萊塢制片廠體系中電影作者的魅力,褒獎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大師的成就,也贊揚踏入歐洲電影藝術評價體系中的東方電影。
《四百擊》劇照
自由之子May Baby
法國名導菲利普·加瑞爾佳作聯展
有“電影神童”“電影蘭波”之稱的菲利普·加瑞爾是新浪潮之子,他成長于風暴年代,16歲就拍出天才短片,而後跟随新浪潮一輩“父兄”如戈達爾浪蕩街頭,以實驗風格與隐秘思維探索他人未曾涉及的影像空白。加瑞爾誕生于電影家庭,今日仍勤耕不辍;兒子路易·加瑞爾在金棕榈提名影片中演繹戈達爾的青春;女兒亦出演其最新力作《一日情人》。對于加瑞爾一家,電影或許便是生活。
《一日情人》劇照
世界新潮Worldwide Pioneer
上世紀六十年代影史名片選
巴贊鋪墊“前因”,加瑞爾延展“後果”。上世紀六十年代時,全世界的新銳潮流更是精彩難當,各國各地都在崛起新銳的創作力量,用更現代的方式,關心更當代的生活。是半世紀前電影人孜孜不倦、執迷不悔的探索,鑄就了今日電影藝術觀念、電影視聽風格的基礎與核心。
《逍遙騎士》劇照
三組專題,回首當代電影來龍去脈,讓廣大影迷在電影節期間,感受影史的脈絡和精彩。
今天率先公布的是“巴贊遺産”專題的部分精彩影片:
《荒漠怪客》4K
《地獄門》4K
《四百擊》
《巴黎屬于我們》
《巴贊的電影》荒漠怪客 4K (1954)
《荒漠怪客》
導演:尼古拉斯·雷
演員:瓊·克勞馥 / 斯特林·海登 / 梅賽德絲·麥坎布雷奇
《荒漠怪客》與傳統的西部片不同,主角是女性、反派也是女性。它是西部版《美女與野獸》,是美國版《龍門客棧》。巴贊将尼古拉斯·雷視為好萊塢體系中電影作者的代表人物,更在名著《西部片的演變》中将《荒漠怪客》作為上世紀五十年代西部片之“真誠”的最佳案例。
劇情介紹
女強人威伊娜德帶着牛仔們在美國西部的一個小鎮拓荒,她在鎮外設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沙龍,希望通過資助鐵路的修建,把沙龍改造成為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鎮。但小鎮上的人們卻非常希望她離開這裡,尤其是嫉妒她的男爵女兒艾瑪·斯摩爾。一天,威伊娜德的朋友們誤殺了人,幾個政府官員在艾瑪的帶領下來到威伊娜德的沙龍,想要借抓兇手之名逮捕她。就在此時,威伊娜德的前男友,強尼·古塔爾出現了……
地獄門 4K(1954)
導演:衣笠貞之助
主演:長谷川一夫 / 京町子
《地獄門》是大映公司的第一部伊斯曼彩色影片,改編自日本作家菊池寬的小說,于1954年赢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并于1955年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當年戛納評委主席是讓·谷克多,而巴贊也在評委之列。
在後來《日本電影風格的教益》一文中,巴贊寫到,“日本電影的發現無疑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之後最重要的電影事件”。他将《地獄門》比作法國名著《克萊芙王妃》,更稱贊它“以獨特方式增強了一般日本影片的優點和趣味”,是“平衡和完美的奇迹”。
在源平合戰背景下,武士盛遠偶然遇見了一名宮女袈裟,并深為其美貌所吸引。在論功行賞時,盛遠請求平家棟梁清盛出面向袈裟提親;不料袈裟早已嫁給另一名武士渡邊渡。盛遠以他人性命相逼,想得到袈裟,無奈之下,袈裟隻得假意順從,被暗夜闖入渡邊宅邸行刺的盛遠殺死。最後,悔愧交加的盛遠遁入空門,以僧人的形象走過平安京中的“地獄門”。
四百擊(1959)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演員:讓-皮埃爾·利奧德 / 克萊爾·莫裡耶 / 阿爾貝·雷米 / 蓋·德孔布勒 / 喬治·弗拉芒
《四百擊》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開山之作。特呂弗将這部半自傳作品獻給了他的恩師、手冊派導師、傳說中的“新浪潮之父”巴贊。
影片展現了二戰後一個普通法國男孩的内心世界。安托萬處于成長的叛逆期,他對老師謊稱母親去世,謊言被揭穿後,他離家出走,并為了歸還偷走的列印機而被警察當場抓住,帶去了少管中心,但他還是在大家不留神的時候逃走了。安托萬拼命往外跑,一直朝着大海跑去,腳下縱然乘風,可是身陷囹圄……
巴黎屬于我們(1961)
導演:雅克·裡維特
演員:貝蒂·施奈德 / 賈尼·埃斯波西托 / 弗朗索瓦絲·佩武
《四百擊》中,安托萬與家人一起到影院觀看了《巴黎屬于我們》,實際上,這部更早開始籌備拍攝的影片尚未面世。裡維特也是巴贊影響下成長的手冊派影評人、新浪潮五虎之一。他被認為最完整地繼承了巴贊的電影觀念,而《巴黎屬于我們》也記載了那個他們共同呼吸的迷影年代。
故事發生在1957年的巴黎,一名名叫胡安的西班牙年輕人離奇自殺了。文學女青年安妮偶然間跟着哥哥皮埃爾去參加朋友聚會,期間遇見了美國流亡者菲利普、戲劇導演朗茲等人,并聽到他們在讨論胡安的自殺事件。菲利普告訴她,胡安的死亡也許與一個全球陰謀有關,而兇手們的下一個目标就是郎茲。為了幫助朗茲,安妮一邊參演他的戲劇,一邊企圖尋找事情的真相。
巴贊的電影(2018)
導演:皮埃爾·埃貝爾
1958年11月11日,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因白血病去世,享年40歲。他留下了一個未完成項目的劇本及大量素材。論文電影《巴贊的電影》結合巴贊的筆記、照片以及劇本,拍攝了他生前未能完成的電影。這些關于建築的影像中,充滿着巴贊的回憶、理想,以及對電影與世界的不死激情。
導演皮埃爾·埃貝爾重複巴贊的旅程,拍下位于法國舊省聖東日、建于公元1000年至1200年的羅馬教堂,并将現實鏡頭與老照片以及導演制作的黑白動畫穿插剪輯在一起。跟随“地點和古迹”系列電影的思路,這部電影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逝、記憶和遺忘,了解建築變為廢墟的過程以及修複工作的演進。電影将實景拍攝和檔案照片、畫作以及動畫結合起來,把現在與過去相連,從多個角度描繪了位于聖東日鄉村的羅馬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