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點有味道的話題:你(朋友)有沒有一些特殊的癖好?
比如說,花大價錢買别人的二手臭襪猛吸……

(圖檔來源:giphy)
為什麼會對特殊的氣味上瘾?
真相竟是,命中注定!
當然,這也可能和家庭教育有關,甚至可能是性心理障礙的表現。
一、40美元買3雙臭襪子,到底圖個啥?
對,就是圖他/她不洗腳!
事情是這樣的,國外一名專欄作家波比·裡德(Poppy Reid)曾在電商網站上售賣自己的二手衣物。
一天,他收到一條詢價私信,居然有人要買那種穿過的、好幾天沒洗的運動襪。
雖然感覺很奇怪,但他還是以40美元(約合280元人民币)的高價,把3雙臭襪子賣給了這位男顧客……
(突然找到了一條發家緻富之路~)
(Reid在某電商網站找到的二手臭襪子商品。圖檔來源:TheBrag)
破舊的臭襪子能用來幹啥?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那是聞一聞提神醒腦、嗦一嗦舒筋活絡,臭襪在手,賽過活神仙。下面就有個真實的案例。
二、14歲起,他對男人的臭襪子幾近瘋狂
還在聊Q友的年代,14歲男孩秦腔(化名)就特喜歡在網上添加陌生的男網友。
如果QQ空間裡的照片特别帥,那麼你就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倒不是真為了交朋友,秦腔是沖着他們沒洗過的臭襪子來的……
在旁人眼裡,男生運動後汗味蒸騰的白色臭襪和運動鞋,總會熏臭整個宿舍,讓人捂鼻難擋。但對秦腔來說,這就是福利!
(圖檔來源:soogif)
從14歲起,秦腔就無比迷戀男性的運動臭襪子和運動鞋的味道,有時候甚至還會舔一舔,尤其是長得帥的人的鞋襪。雖然尴尬又害怕,但他更多的是興奮,對此也越陷越深。
在網際網路逐漸興起的年代,為了得到更多的“收藏品”,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添加陌生的網友,通過給錢或物品,私下交易。這給他帶來了便利,也讓他更了解别人看待癖好的想法。
有一次,他開門見山問一位男性網友是否有白色臭襪子,結果對方回了一句:“神經病!”
雖然那天陽光濃郁,但秦腔卻覺得氣壓低沉沉的,壓得他喘不過氣。
背負着這個秘密,秦腔也知道“自己很不正常”,他平時很愛幹淨,但就是無法抵擋這該死的臭襪子的緻命吸引力。
點選問号檢視真實故事來源:
(圖檔來源:華聲線上)
三、愛聞異味,可能和這些因素有關
像秦腔這樣喜歡異味的人,到底是咋回事?
對氣味的感覺,大多由基因決定
多虧了鼻子400種不同嗅覺受體的協助,人類能聞到至少1萬億種氣味[1],而這些受體受基因的表達控制。研究表明,人類的嗅覺受體存在30%的差異,每個人都有一組獨特的遺傳變異,進而導緻嗅覺感覺變化[2]。
這就是為什麼,面對榴蓮、臭豆腐、汽油味等等,有人避之不及,有人卻覺得治愈身心。這都是天(基因)注定啊!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你說的香不是香,臭又是什麼臭)
可能是在尋找安全感或開心的體驗
你有沒有發現,這在喵主子身上還挺常見的:你在吸貓,而喵主子卻在吸臭鞋子和臭腳丫。
這是因為,氣味和記憶息息相關[3]。當喵主子聞過我們的臭腳丫子,特殊的氣味讓它獲得了安全感。
而有些人不知何時起,在潛意識裡把某些氣味和開心體驗鎖定在一起。這些氣味可以是花香,也可以是某些臭味。
為了重複這種開心體驗,他就會不斷尋覓襪子。反複強化之下,就會形成一種特殊的癖好,不滿足不行,甚至做出花錢“懸賞”的行為。
良性自虐
嗯,聽起來就很變态。
良性自虐是指,經曆過的一些負面體驗讓大腦誤以為你處在危險中,但後來大腦意識到被騙了,危險根本不存在。但此時,大腦的認知和身體反應的差異,導緻了一種令人愉悅的興奮感[4]。
不好了解?
這麼說吧,就好比聞臭襪子,這種嗅覺刺激讓大腦以為有威脅,結果卻并沒有對身體造成危害,這種落差反而讓精神嗨到了極點,于是……你就對臭襪子無法自拔了。
但臭襪子這東西吧,還是别上瘾的好,不然有可能像下面這哥們,一不小心給自己招來個肺部真菌感染。(不是腳氣的原因,因為皮膚癬菌無法在肺部生存。但襪子如果發黴了,真有可能造成肺部感染。)
一旦失控,則可能是戀物癖
氣味這種東西,是比較主觀的感官判斷。給你一顆榴蓮,你能說它香還是臭嗎?其實是沒有标準答案的。
可一旦對某種東西成瘾,那就有可能上升為戀物癖。喜歡臭襪子,是戀物癖的一個分支,是将性欲望與臭襪子聯系起來,反複收集這類物品,進而達到心理上的慰藉。
這種成瘾性行為,影響着人的心理和生理。
研究表示,戀物癖患者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慈母嚴父型、溺愛保護型的占97.6%[5]。
戀物癖形成的機制,可能是一種條件反射。
比如男生在回家的路上,不巧看到樓上鄰居晾曬的乳罩掉在身上,他一下子有了性喚起,并産生了性快感,那麼以後,他可能就會迷戀女性的乳罩。
因為,性快感和乳罩建立了條件反射,乳罩成了性喚起的信号。如果這樣的性喚起是男生的初次性體驗,就更容易建立起牢固的聯結。
同理,如果有人出現了性興奮,剛好旁邊有襪子的氣味,那在性愉悅和臭襪子的氣味之間也會建立聯結,襪子就成了性喚起的一個信号。
很多癡迷臭襪子的人其實不僅僅是聞一聞,更大的可能是一邊聞,一邊……(你懂的)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對性教育缺乏正确引導,就容易使孩子對性有神秘感、沉溺于性幻想。
進入青春期後,生理的迅速發育和性心理的壓抑,使得他/她隻能通過過度的性幻想和自慰,來強化早期不良性經曆所導緻的“物”與性的聯系[5]。
如果你的“小癖好”明顯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心理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因為這些是可以糾正的性心理障礙,年齡越小,越容易糾正。
如果你的癖好不影響他人和自身健康,那保留一個隐秘的小世界,也是你的自由。畢竟,“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并不是所有黑暗的地方都需要光明。
你有哪些小癖好?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我先來,我喜歡聞錢的味道。
審稿專家:宋崇升|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BushdidC,MagnascoMO,VosshallLB,Keller A. Humans can discriminate more than 1 trillion olfactory stimuli. Science. 2014;343:1370–2.
[2]Mainland J D , Keller A , Li Y R , et al. The missense of smell: functional variability in the human odorant receptor repertoire.[J]. Nature Neuroence, 2014, 2(1):114-120.
[3]Akers, Katherine, G,等. Functional Contribution of Adult-Generated Olfactory Bulb Interneurons: Odor Discrimination versus Odor Memory.[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0.
[4]Rozin P , Guilloty L , Fincherz K , et al. Glad to be sad, and other examples of benign masochism[J]. Judgment & Decision Making, 2013, 8(4):439-447.
[5]林萬貴,魯龍光. 92例戀物癖的臨床分析[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6期):264-265.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尋并關注公衆号“騰訊醫典”,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