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雖然早先的兩座天下大戰讓整個浩然付出了極為沉痛的代價,三洲陸沉、兩洲半毀,死傷無數不說,資源和隐性損失更是難以計數,甚至如果不是繡虎崔瀺力挽天傾,整個浩然如今恐怕半數都會落入蠻荒手中,人間格局也将天翻地覆。不過都說福禍相依,目前來看這場大戰其實對浩然絕不僅僅隻造成了損失那麼簡單。

雖然這場大戰讓浩然損失慘重,但整體來看損失的大都是低端力量,真正能對戰争起決定性作用的高端戰力實際上有增無減。以天人境戰力來看,大戰中浩然方面雖然損失了阿良、白也和崔瀺三大頂尖戰力,但鄭居中和于玄的補位實際上足以填補兩個空缺,其中于玄雖然中途浪了一把導緻延期破境,不過他這個天人境的境界卻是闆上釘釘,而左右本也是有機會頂阿良的缺。
況且即便左右沒有真正突破天人境門檻,不過從他和蕭愻天外一戰的結果以及後來左右說出的要和蕭愻在蠻荒分生死的決絕之言都能看出左右實際上的戰力很可能已經非常接近天人境,甚至說他擁有這個級别的戰力亦不為過。而準天人境和飛升境級别的戰力同樣如此,是以眼下的浩然即便再次經曆兩座天下大戰,其至少在頂級力量上的對抗不會遜色半分。
不過這實際上并不是兩座天下大戰帶給浩然最大的好處,其最大的收獲恐怕還得屬人心上的凝聚。大戰期間雖然戰死了很多大義和熱血之人,誠如崔瀺、陳淳安、荀淵以及三洲書院的諸多弟子等,不過亂世出妖孽這句話也在這場大戰中展現得淋漓盡緻,這場慘烈的大戰就像一面照妖鏡,讓妖魔鬼怪一個接一個顯形,而這些人大多數也在大戰前後被清洗。
而這其中又以文廟的内部清洗最直接而有效,雖然不知道諸如當初在中土神秘洞天裡侮辱陳淳安的疑似文廟高層是否被清洗,但從阿良毆打一洲文膽卻無人阻止和文廟議會上禮聖開除五位山長等事便能看出,文廟在大戰後對内部人的價值取向有了全新的界定。而文廟之是以敢做出這樣的決定,其也和這次大戰前後迅速崛起的強勢年輕一代脫不開關系。
在這場大戰中周密針對浩然和文廟的陰謀布局就好像附帶了一次叫醒服務,在損失了大量優秀子弟和清除了部分屍位素餐或自鳴得意的“廢人”後,文廟成功喚醒了又一批富有熱血、智慧的優秀年輕一代,諸如王宰、溫煜、顧曠等。這些人紛紛在大戰中大放異彩,戰事結束後也憑借戰功和學識得以身居要職,漸漸成為文廟的中堅力量,假以時日這批年輕人成長起來後文廟的力量恐怕還會迎來暴漲。
而這批年輕人中又以文聖關門弟子陳平安最為優秀,雖然出于安全考慮後者始終在有意淡化這個身份,不過從禮聖、亞聖和諸多陪祭聖賢的态度能夠看出,陳平安這個文聖關門弟子非常得人心。而從兩座天下會議時的描述也能看出,文廟内部的諸多聖賢實際上已經從内心認可陳平安,而年輕一代雖然可能沒機會參加這場議會,不過他們多少也能知曉後者的壯舉。
于兩座天下數百位巅峰高手面前踏前一步,向整個蠻荒高聲宣戰,引得一座天下的強者景從,其霸氣和決絕更甚年輕時劍指托月山大祖,年輕人心中多有熱血,這樣的陳平安誰能不心向往之?再加上後來的共斬蠻荒和搬月一事,陳平安在文廟年輕一代中的威望恐怕無人能及,再者說這到底是自家人,文聖關門弟子,正統的儒家弟子,地位本就非比尋常。
是以陳平安未來幾乎必然會成為文廟的扛旗之人,在失去至聖先師後,帶領強勢的年輕一代再度煥發出屬于文廟的燦爛光芒。不過這一切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陳平安自身的實力也必須要成長到足夠的高度,正如禮聖所言,浩然沒法再現陳清都對陳平安的那種支援,就算禮聖也做不到,是以陳平安如果想要正式扛起大旗,其必須要靠自己,不過看他眼下的成長速度,登頂之日恐怕不遠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讨論。
劍來:說說落魄山有望天人的高手,山主陳平安領銜六人在列
劍來:飽受争議的餘鬥不是壞人,他隻是想守護青冥和白玉京
劍來:因為白裳而放棄北部市場,陳平安為什麼如此忌憚前者?
劍來:同為玉璞境瓶頸劍修,齊景龍為什麼能夠指導米裕破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