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近610萬香港市民簽領該購物券,并在香港地區産生消費
香港政府正在計劃給每位18歲以上的市民發放5000港元的購物代金券。
這個零售行業刺激方案預計将花費政府72億美元。
我們調查了12位市民,看看他們将怎麼花這筆錢
香港向每位 18 歲及以上的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 5000 港元,折合人民币4200元。
這都是香港以 72 億美元提振經濟政策的一部分。該市金融當局估計,零售支出的激增将使其 GDP 增長至少 0.7 個百分點。
香港的購物券計劃與美國的刺激性支票略有不同,後者可以節省或用于償還債務。在香港,現金通過四個儲值錢包分發:AliPay HK、八達通、Tap & Go 和WeChat Pay HK,香港人隻能從那裡将現金用于零售商品。
8 月 1 日分發了2000 港元的零售代金券。這促使香港人湧向商店以達到他們的消費目标,這是獲得剩餘代金券的先決條件。
該計劃以注冊為基礎運作,并嚴格适用于城市内的零售支出。根據該市财政司司長 Paul Chan 的部落格文章,截至 7 月 18 日,政府已收到超過 610 萬份代金券登記。
媒體采訪了 12 位香港居民,了解他們将代金券用于什麼用途。
25 歲的 Cindy Chen 想要一部 iPhone mini,她正在兌現購物券以抵消總成本
“我想我會選擇 iPhone mini。我需要補充大約 2,300 港元,但這絕對是我現在需要的,”陳說。
“該計劃肯定有助于刺激香港的消費,”陳說。 “當然,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發放的現金越多越好。”
“我還沒有為 iPad 存錢,但現在我們有了政府代金券,我打算去買它。這對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他說。
設計師 Janet Ng Wing Yan 用她的代金券買了一對 Libratone 無線耳塞來更換她有問題的有線耳塞
“代金券來得正是時候,因為我的有線耳塞有問題。它在我的願望清單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代金券提供了購買它的動力,”Ng 說。她在耳塞上花了近 1600 港元,并說她計劃用剩餘的代金券為她的母親和妹妹買生日禮物。
佳能相機和攝影器材也被一些香港居民列為“必買”物品。
“我計劃更新我的相機很長時間了,我确實在工作中使用它。反正我不會在美容産品和食品上使用現金,”林如是說。
“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但現在優惠券正在發放,對我來說是更新照明裝置的好時機。有時,燈光在最糟糕的時候會閃爍,它确實會幹擾我的拍攝,“ 他說。
Cheung 補充說,他也可能會用部分錢來購買新的 85 毫米人像攝影鏡頭,他估計這可能會使他的代金券限額達到最大值,并需要他自己掏970港元。
Jacky Choi 希望幫助他的家人在這個夏天保持涼爽——用購物券買新空調系統。
“我們查了價格,更換空調大約需要 12000 港元,是以這筆款項将有助于抵消總成本,”Choi 說。 “我們的舊空調使用了 20 年,現在是時候購買新系統了。”
她的五口之家合并了他們的第一套代金券——總計 10000 港元——來更換他們的家用空調系統。
“我們家的空調裝置要更換了,是以我們都同意湊錢用它來更換空調,”Winnie說 ,她可能會用剩下的代金券買一部新手機。
馮家傑想給弟弟買這雙亞瑟士鞋
馮想用部分現金給16歲的弟弟嘉榮買一雙排球鞋。
“我知道我哥哥很喜歡這雙紅黑相間的運動鞋,但我們買不起。他的舊鞋已經破舊了,我想給他換一個。這可以作為他的生日禮物, ”正在攻讀工程學文憑的馮說。他哥哥看中的這雙 Asics 球鞋售價為 1690 港元。
他正在考慮用剩餘的現金給自己買一個遊戲鍵盤。
“這讓我們有機會得到我們想要但買不起的東西,”馮說。 “我通常不會在遊戲裝置之類的東西上揮霍,因為我的收入剛好夠我的兼職輔導工作過得去。”
營銷經理 Jimmy Kwok說,他了解為什麼将代金券分兩批分發,但認為一次性付款更有意義。
“我為我翻新過的房間買了一張床墊。不過,無論是否發放代金券,我都必須購買它,”郭說。
他補充說,他購買的 Therapedic 床墊花了他 5800 多港元,是以他自掏腰包支付了剩餘的費用。
一些香港人選擇在超市兌現購物券。
27 歲的楊碧華在食品進口行業工作,她計劃将現金花在食品雜貨上。在她超市購物清單的首位是優質日本扇貝和鳗魚。
“我周一在超市買了一些東西,因為有這筆錢可以抵消成本,是以我在收銀台的預算上更加慷慨,”楊說,并補充說她計劃購買的高檔雜貨是東西她喜歡,但通常沒有預算。
“不過,這筆錢很快就會用完,因為我用它來支付日常開支,”楊補充道。
Lee 說,他可能會将代金券用于三口之家的雜貨。
“如果他們一次給我們所有的錢,我可能會用它來買一部 iPhone。但第一輪隻有 2000 港元,花在電子産品上的錢不多。我可能會用它來買一些哈根達斯冰奶油,”他說。
香港海鮮市場
“我喜歡做飯,是以在一些食材上多花點錢讓我的家人吃上一頓美餐會很好,”周說。 “我想買一些昂貴的海鮮,比如螃蟹和龍蝦,或者一些牛肉和雞肉。”
他打算用剩下的錢給他的牡蛎卡(香港版的地鐵卡)充值。
“香港的生活成本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5000港元可以幫助我們購買一些好的食物、維生素和交通費用,我認為這已經足夠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