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自基因泰克、賽諾根制藥、星火治療後,5月22日,瑞士制藥巨頭羅氏(Roche)宣布又收購測序技術公司Stratos Genomics,對于羅氏來說,此次收購意味着這個巨頭也在力争臨床診斷領域的頭部地位。

2014年8月,賽諾根制藥被羅氏旗下基因泰克以17.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于賽諾根在雌激素受體降解劑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這次收購被羅氏作為王牌藥物曲妥珠單抗之外的另一乳腺癌藥物候選。值得一提的是,賽諾根制藥的上一産品ARN-509已在2013年以10億美元賣給強生,即去年上市的前列腺癌新藥安森珂,這顯示出其在癌症治療上的強大實力。
繼賽諾根之後,緊接着9月份,羅氏又馬不停蹄地收購了InterMune,擴大在呼吸領域藥物的市場佔有率,目前其旗下治療纖維化肺病的新藥吡非尼酮已在歐洲、日本、中國等地上市。
除了2014年這一并購“元年”,羅氏的霸主地位從2009年并購美國生物技術巨頭基因泰克時就已初顯苗頭,二者的強強結合被譽為醫藥界最完美的并購案例之一,羅氏是以一舉拿下20多個重磅藥物,為後續打造貝伐珠單抗、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這“三大王牌”埋下了伏筆。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國際制藥行業經曆了一場大“洗牌”——整合、并購、重組,新舊領域的碰撞帶來了更多的火花。1月30日,羅氏公布了2019年财報,總營收達651.2億美元,超越“宇宙大藥廠”輝瑞的517.5億美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制藥界第一。
當然,從近幾年營收增長和并購政策來看,羅氏已經進行了明顯的資源傾斜調整。盡管其三大主打藥物依然銷量絕塵,但随着專利保護的臨近“斷崖”,目前均已呈現出負增長趨勢。而羅氏則正在癌症領域的縱向開發,以及免疫疾病、神經疾病、眼病等領域的版圖擴張發力。
這一趨勢從不久前收購基因療法獨角獸星火治療(Spark Therapeutics)的動作就可見一斑,羅氏在此前血友病、眼病藥物管線的基礎上擴增了組合,為其在制藥全領域的長期競争力續航,打消了部分投資者對其“後勁不足”的顧慮。
總而言之,從基因泰克、賽諾根到星火,羅氏之是以能夠成長為如今的制藥霸主并穩定延續其價值與上述一系列重大并購政策脫不開關聯。此外,羅氏也是鮮少能夠将診斷研發與藥物開發齊頭并進的藥企之一,從其對FMI、Flatiron等公司的并購不難看出,羅氏正加快布局從臨床診斷到個性化用藥的閉環,這種将并購産業内化為自身協同力的戰略實力也是其實作壟斷性地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