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9月8日在第20屆布魯塞爾經濟論壇上表示,歐盟需要制定新路線,使其在疫情後實作戰略性經濟自治,在生産藥品和加工方面更獨立于亞洲和美洲的全球大國。
米歇爾進一步表示,歐洲戰略自主權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首要目标,符合歐盟共同利益,産業戰略将促進更大的經濟獨立性,并確定我們獲得必要的資源,實作經濟繁榮和保護公民福祉。
歐盟長期預算将幫助歐洲重新定位經濟,其重點是綠色和數字化轉型,歐盟複蘇基金則讓轉型步伐加快。
在9月初,歐洲官員稱,歐盟計劃在2020年9月中下旬發起歐洲工業原料聯盟(ERMA),以建立歐盟完整的原材料供應鍊,助推歐盟數字化和綠色轉型。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Maros Sefcovic 9月3日表示:“我們不能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換為對關鍵原材料的依賴。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戰略供應鍊,使問題更加突出。”歐盟将首先關注對再生能源、國防和太空具有關鍵作用的稀土和磁鐵原材料,然後再擴充到其他原料領域。
歐盟内部市場專員Thierry Bret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盟不能完全依靠第三國,供應需要更加多樣化,并且要發展歐盟自身的稀土提取、加工、回收、精煉和分離能力。
除了在歐盟層面,歐洲主要國家近期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旨在減輕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8月31日,在法國經濟部的牽頭之下,法國公共投資銀行開始接受企業有關“戰略工業回流扶助”的申請,鼓勵5大重點行業生産回歸法國本土。政府表示,補助金總額約10億歐元,将放眼于2030年的法國,為長遠做準備。
法國财長勒梅爾9月8日也表示,我們必須減少對某些大國,特别是對中國某些産品的依賴,并加強我們在汽車、航空航天、藥品等戰略價值鍊中的主權。
德國外交部9月1日推出印太政策指導方針,旨在尋求經濟夥伴多元化,避免單一依賴。
德國外交部指出,世界超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周邊的國家,該地區的GDP已占全球GDP的近40%,印太地區正在成為塑造21世紀國際秩序的關鍵。歐洲和印太地區的經濟通過全球供應鍊緊密相連,德國必須尋求經濟夥伴多元化,避免單一依賴。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Gabriel Felbermeyr 表示,歐洲内部有不同的利益,但通過新的指導方針,德國“坐上了駕駛席”,可以用一個平衡、合理的方法将歐洲團結起來。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