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末十二神箭手,震懾數萬清兵,卻神秘消失

明末十二神箭手,震懾數萬清兵,卻神秘消失

十二神箭手擊退清朝大部隊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殺,但明朝的勢力并沒有就此完結,其實還是有相當多的精銳部隊存在,單單山海關就有吳三桂的十萬大軍駐紮,戰鬥力那可不是吹的。但是結局很可惜,吳三桂在關鍵時刻引清兵入關,從此明朝真的徹底完蛋。

關于吳三桂為何要引清軍入關,紛紛傳說是因為陳圓圓,這個且不去讨論,我們看吳三桂寫給多爾衮的信。在信中,吳三桂引兵入關的原因是明朝被李自成所滅,他作為明朝的大臣很不甘心,要借外兵報仇,“先帝不幸,九廟灰燼”,先帝就是指崇祯皇帝,不幸亡國自殺,大明朝皇帝的宗廟也毀于戰火,就是說,大明朝遭受滅頂之災,你們關外的人應該也會同情我們,“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恻然念之”,所謂北朝,就是指清朝政權,這裡列為北朝,已經視為同等地位。吳三桂還列出了赤裸裸的誘惑條件,“金帛子女不可勝數,義兵所至,皆為王有”,用金銀綢緞乃至于漢族女子為誘惑,可見吳三桂已經是急于引對方入京城了。

多爾衮收到吳三桂的信,喜出望外,馬上回信。為吳三桂許諾,“世享富貴,如山河之永也”。于是,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起義軍,明朝的文武大臣在吳三桂率領下,出山海關相迎,清兵從此進入京城。

明末十二神箭手,震懾數萬清兵,卻神秘消失

盡管明軍順風而降,但是北方還是有人進行抵抗,正史有記載的就不說了,兩百多年後的清朝筆記《清稗類鈔》記載了一件神奇的抗清故事,過程是這樣的。

當時河西一帶有個叫商石敬的馬賊,手下隻有十二個人,清軍入關的時候,在河西一帶遇上商石敬的馬隊,也就是十二個人的隊伍。當時清兵有六百多騎兵,看見區區十二人,以為好對付,于是就先派小部隊前去,結果十二騎兵彎弓射箭,一轉眼就射死三名清軍将領,都是射中眼睛,“十二騎張弓迎擊,裨將三人皆中目死”。清兵十分驚訝,于是一擁而上,想要用數量優勢擊垮他們。商石敬十二人從容迎戰,箭無虛發,清兵紛紛應弦而倒。神奇的是,清兵也紛紛射箭回擊,卻被馬賊用手把箭接住,沒有一個受傷的,“乃群集矢,指十二騎射,十二騎俱以手接,無一傷者”。

更神奇的一幕來了,在清軍進攻受挫之後,這十二個勇士居然發動反攻,幾百清兵紛紛狼狽逃跑,一路上被射殺數百人,“十二騎追射,死者數百人”。據統計,清兵被這十二人幹掉四百多人。整個過程基本上就是秒殺,如同複仇者聯盟裡的超級異能人一般。

後來清兵經過通州,聽說商石敬在通州,居然繞道而行,害怕到了這個地步,其戰鬥力的剽悍,可想而知。

商石敬等勇士的下落到底如何,在茫茫史料裡,居然沒有交代,确實可惜。會不會隻是一個虛構的神奇故事,寄托當時明朝遺民的願望呢。

明末十二神箭手,震懾數萬清兵,卻神秘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