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叔配蘿莉,不該隻顧談戀愛

作者/奶油炖菜

“如果是林雨申這樣的大叔,我可以!”

9月以來,甜寵劇《我,喜歡你》中的年齡相差18歲的“深井cp”讓人嗑上頭。40歲,顔值線上、身材有料的林雨申憑借路晉之力,将“大叔”從“中年油膩”、“爹味兒”中拯救出來。

大叔配蘿莉,不該隻顧談戀愛

相較于今年另外兩部“大叔配蘿莉”劇——讓人直呼“你想太多”的《愛我就别想太多》,和以老版道明寺和新版杉菜組合為噱頭的《我好喜歡你》,《我,喜歡你》在口碑和熱度上均勝出一籌。

“深井cp”憑什麼能出圈?國産“大叔配蘿莉”劇面臨着哪些問題?《我,喜歡你》在赢得觀衆的同時,也帶來關于該類型劇創作上的思考。

“大叔控”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詞。2012年,國家人口計生委就與世紀佳緣網站聯合釋出《2012-2013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18-25歲的女性中,70%是大叔控。而被問到“大叔魅力何在”時,認為大叔成熟會照顧人的達到91%,穩重有魅力的達到84%,有安全感和經濟基礎的達到74%,生活品質高的達到53%。

将報告結果對應到《我,喜歡你》的“大叔”路晉,雅痞穩重且有幽默感;霸道總裁有經濟基礎;看似高冷寡言,實則内心柔軟細膩,還能霸氣護妻;對生活品質有追求;......顯而易見,路晉滿足了平均年齡25.22歲的年輕女性閱聽人們對完美大叔的全部幻想,再加上“龜毛”“吃貨”的反差人設,女性觀衆的少女心很難不被擊中。

相較之下,《愛我就别想太多》中身價數十億的陳建斌,腆着啤酒肚與真實年齡相差20歲的李一桐站在一起時,毫無cp感,更别提讓觀衆願意看二人談戀愛了。

大叔配蘿莉,不該隻顧談戀愛

毋庸諱言,觀衆是“看臉”的,年齡差在顔值面前不值一提。電影《喜歡你》金城武式的精緻大叔式人間理想,電視劇版《緻青春》,劉奕君與陳瑤這對兒師徒相差24歲,但觀衆仍願意從二人的同框劇情中扣糖;到了奇幻劇中,動辄N萬歲,卻可以容顔不變的四海八荒,年齡差就更不是問題了。

當然,大叔光有帥氣遠遠不夠,《我好喜歡你》裡,言承旭雖然形象管理毫不遜色,但人設缺乏成熟男性魅力,圈粉能力大打折扣。而路晉所表現出來的成熟魅力,不僅展現在霸道總裁職場上運籌帷幄,在處理男女關系時,對待異性和女主的嚴重雙标,時刻給足女主安全感。

大叔配蘿莉,不該隻顧談戀愛

是以說,外形比對的演員讓大叔蘿莉之間的愛情更有說服力,能夠展現角色魅力的劇情設定才更能夠戳中觀衆。

事實上,“大叔配蘿莉”在國産劇中也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組合。《一簾幽夢》中的費雲帆和紫菱,《倚天屠龍記》中的殷梨亭和楊不悔,《天若有情》中的季東陽和展顔,都極具代表性,大叔也多是以儒雅穩重的形象出現。

後來,随着韓流的來襲,南韓大叔進入中國觀衆的視野,最早如2007年引進的《新娘18歲》中,男女主上演先婚後愛的溫馨愛情。而在近十年裡,“大叔配蘿莉”仍是韓劇中重要的配置:《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孔劉與金高銀相差12歲,《陽光先生》,李秉憲與金泰梨相差20歲,《我的大叔》,李善均與IU李知恩相差18歲,《戲子》,池晟與李惠利相差17歲,《結婚契約》,李瑞鎮與U-IE相差17歲。

大叔配蘿莉,不該隻顧談戀愛

這些南韓大叔常年堅持嚴格的自我管理,可以說是“人均四十一枝花”,對比國内被貼上“披不了荊,斬不了棘”标簽的多數40+男演員,觀衆自然感慨國内優質大叔的稀缺,這也是為什麼吳秀波在未翻車之前,能夠憑借“雅痞大叔”的人設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是以說,精緻大叔,才是少女們的幻想。

盡管近些年,随着女性力量崛起,姐弟戀逐漸成為很多優秀女性的選擇,小奶狗、小狼狗開始在影視劇中大行其道,但大叔們依舊有自己的市場。

然而,從2014年的《大丈夫》裡50歲大學教授和30歲雜志社女編輯;到2017年的《我的!體育老師》裡70後體育老師和90後寵物美容師,《急診科醫生》裡主任醫師與剛畢業的女博士;再到今年《愛我就别想太多》中年億萬富翁和90後設計師,國産大叔蘿莉劇所展現的“市井氣息”,很難讓觀衆想要産生代入感。

大叔配蘿莉,不該隻顧談戀愛

對比《愛我就别想太多》和《我,喜歡你》,前者的口碑撲街的原因可以歸為審美的缺失。就像網友所說的:最大的問題不是老少配,而是老少配的劇情人設不合理。試問,一個大腹便便、不修邊幅的中年大叔憑什麼吸引一個青春貌美的90後女生?人格魅力嗎?一個能因為夢到前女友是個拜金女,便提出分手的人,能有什麼人格魅力?

《我的!體育老師》中的張嘉譯飾演的70後體育教師雖然沒有表現出“他明明看起來那麼普通,為什麼可以那麼自信”,但90後給00當媽,還要照顧跟自己奶奶年齡相仿的婆婆,各種家庭倫理劇中慣有的家長裡短,生活瑣事,弱化了大叔蘿莉之間的火花,也澆滅了觀衆對大叔寵溺蘿莉的幻想。

反觀此類型下,這兩年有口碑、有話題的韓劇,會發現,相較于國産劇迷失于打造“爹味兒愛情劇”,鄰國的創作者們已經跳出單純追求甜蜜愛情的思維架構,更敢于、善于探索更多元度的主題。

《我的大叔》,豆瓣9.4分。正如作品創作想要傳達的意義:“一無所有卻渴望幸福的人們,為了他們送上即使平凡卻最特别的慰藉。”劇中透過四十多歲的樸東勳和20多歲的李至安面對生活的重壓,互相治愈的過程,展現了社會壓力下飲食男女們的情感、欲望。而大叔與蘿莉之間也不僅僅是愛情。

《陽光先生》,豆瓣8.9分。崔宥鎮與高愛信之間的愛情,不過是這個家國故事中的一段插曲,作品真正要塑造的是曆史車輪下的每個個體的動蕩命運。

日劇《爸爸活》,豆瓣6.9,雖然口碑欠佳,但将視角了對準日本社會中近幾年産生的新的社會關系——大叔幫幫我(日語直譯為“爸爸活”),指的是“隻約會、但并不發生肉體關系”,進而接受男性經濟援助的一種交往方式。盡管從内容上看打“不倫戀”擦邊球之嫌,但編劇野島伸司依舊展現他對社會現實的敏銳度。

大叔配蘿莉,不該隻顧談戀愛

由此可見,在大叔蘿莉劇這一類型的創作上,受社會背景、觀念的影響,國内與日韓在創作觀念、編劇水準存在差異。過度強調年齡差,又做不到真正探讨該現象出現背後的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等,以至于無法脫離狗血的窠臼。然後,不斷的重複創作這些流于表面的大叔蘿莉劇。

更令人遺憾的是,11年前,我們的《蝸居》還能以宋思明與海藻的“大叔蘿莉戀”,刺痛社會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