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翰文因重婚罪被判入獄2年,妻離子散,大米加工廠倒閉關門,父母一夜愁白頭,廣州“妻子”也攜巨額賠償款不知所蹤,好好的一個家因法律意識淡薄毀于一旦,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翰文入獄後,其父母整天唉聲歎氣,逢人便講悔不該當初為“繼香火”而縱容兒子重婚,俨然魯迅筆下“祥林嫂”。村裡有好事者一邊安慰一邊探口風,問當初翰文是否真挖到“袁大頭”,不然他又是如何弄回幾車化肥、木料及大米加工機器的。然來,村裡年輕人在南下“淘金”後,翰文表面看起來平靜,整天在村裡轉悠,其實他一直在琢磨怎樣另辟蹊徑,在農村走出自己的緻富路。在“瞎轉悠”中,翰文開大米加工廠想法逐漸成熟,天時地利人和,萬事俱備,隻欠啟動資金。翰文說幹就幹,不厭其煩一跑貸款、二跑工廠、三跑同學。功夫不負有心人,拿着從“淘金”同學那裡借到一部分錢和“厚臉皮”跑來的貸款,他三次到化肥廠,終于簽訂了供貨合同。家裡十幾塊“袁大頭”隻是同學對他辦廠的資助。至此,全村人的疑惑解開了,都贊歎翰文有眼光有魄力。
兩年後,翰文刑滿釋放。人是回來了,可家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幸福之家,老婆孩子都走了,父母滿頭白發,大米加工廠易主,眼見家徒四壁,翰文蹲在牆角哭得像個孩子。好在農村人純樸,幾年前得到翰文資助的村民主動靠過來噓寒問暖,二大爺把翰文接到自己家大吃一頓,算是壓驚洗塵,翰文喝得大醉,三天後,翰文又如從前,要麼袖起手在田間地頭到處轉悠,要麼整天呆在家不出門。有人勸他重操舊業,有人勸他到深圳打工,可翰文遲遲沒有動靜,“莫不是受到打擊太大,這孩子魂丢了”村裡老人搖頭歎息。
村裡年輕人都在外闖蕩,留守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婦女、兒童,除少部分家庭種點口糧地,其他大片地撂荒,以前賴以生存的土地長滿雜草,看着着實心疼。半年後,翰文挨家挨戶串門,一個月後,全村撂荒地經營權都歸了翰文,“翰文農民合作社”的牌子樹起來了,村民拿土地及閑散資金入股,農忙時到合作社打工拿報酬,土地收入按比例分紅,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二大爺戲稱翰文當了新時代的“地主”,翰文笑道,我這個地主可沒有土地所有權,是給全村老少爺們打工的“地主”。
一年後,翰文買回的插秧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大顯身手,村裡蔬菜大棚種植園,藍莓、草莓種植園,玫瑰觀光園相繼建成并取得收益,當拿到分紅的“票子”時,二大爺特地在合作社門口放了一挂長鞭炮。
今年國慶節回老家,我又見到翰文哥,筆挺的西裝,锃亮的皮鞋,頭發油光水滑,笑容可掬,“你哪裡是一個打工的,分明是一個土豪麼!”我笑着與他打招呼。“是黨的政策好,是鄉親們信任我,大家有福同享”翰文一語道破天機。
臨行前我得知翰文把三個女兒都接回了家,正“陰謀”與梅若蘭複婚哩。城裡來的人多了,翰文與二大爺他們商量,準備開農家樂,辦家庭旅館。我衷心祝願翰文的生活重回正軌,祝福鄉親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富裕!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關注”寶雞生活網,這裡每天有精彩生活故事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