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彩賽事活動 升溫冰雪運動(走向冬奧·大衆冰雪故事)

多彩賽事活動 升溫冰雪運動(走向冬奧·大衆冰雪故事)

12月18日至19日,2021—2022國際雪聯城市越野滑雪中國巡回賽上海站在黃浦江畔舉行。本次賽事也是北京冬奧會積分賽,中外冰雪健兒同場競技,在冬奧會備戰的最後階段奪取奧運積分。本次越野滑雪比賽,為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程序加入雪上國際賽事的内容,也為申城群衆提供了走近、了解乃至參與冰雪運動的機會。

伴随着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和“冰雪運動進校園”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美好願景正在成為現實。大江南北、長城内外,群衆冰雪運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和潛力,賽事活動高潮疊起、冰雪場所星羅棋布、群衆參與熱情高漲、冰雪産業方興未艾。随着北京冬奧會的日益臨近,冰雪運動正融入生活。

越野滑雪賽事辦進城市

“這裡的風景太美了,滑雪過程中心情特别好。”在上海站首日比賽中,來自新疆的20歲小将迪妮格爾·衣拉木江在個人短距離比賽中獲得女子組冠軍,她對自己的表現、比賽的場地都十分滿意。

為了最大程度推廣和普及滑雪運動,20世紀90年代國際雪聯将越野滑雪賽事辦進城市。國際雪聯城市越野滑雪中國巡回賽,自2018年3月在延安首次舉行以來,已陸續在北京、天津、杭州等地舉行,獲得了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雪聯的高度認可。

上海站比賽采用了先進的環保節能城市高溫造雪技術,能耗低、損耗低、對周邊環境零污染,是目前備受推崇的城市造雪模式。通過科技助力,南方城市已經具備開展越野滑雪的條件。

“上海近年來一直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各類冰雪運動,滿足大衆冰雪運動需求。”上海市冰雪運動協會會長嚴家棟表示,“本次賽事為推動上海市民參與冰雪運動提供了良好的示範效應,相信在賽事的推動下,上海市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會進一步提升。”

創新實踐服務冬奧惠民

越野滑雪賽事辦進城市獲得認可,說明了推廣冰雪運動,創新實踐、服務冬奧惠民是重要抓手。北京、張家口等地的多家冰場、雪場與中國小校達成合作意向,定期免費為學生開設冰雪課程。全國高校冰壺聯賽、“愛冰雪 迎冬奧”等一系列賽事活動,為廣大青少年參與、享受冰雪運動搭建了舞台。大衆冰雪技術等級标準、社會體育指導員教育訓練等同步上線,從科學參與的角度為冰雪運動熱潮再添熱度。

針對目前城市冰雪場地設施供給不足問題,國家體育總局啟動“百城千冰計劃”,計劃在不少于100座城市推廣1000塊以上便捷、專業、綠色的戶外冰場,進一步降低百姓參與冰雪運動的門檻。今年7月,“冰雪惠民計劃”啟動儀式在首都體育館舉行,京津冀33家冰雪場館成為計劃首批支援機關,定期向社會免費開放,為群衆參與冰雪運動提供便利。

近年來,《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等利好檔案陸續出台,勾勒出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坐标系和新藍圖。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大衆冰雪部副部長劉辰宇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6個省區市釋出了冰雪運動相關政策檔案,助力冰雪運動駛上發展“快車道”。

“我們未來會為大衆參與冰雪運動搭建更多平台,同時做好基礎性工作,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全面推廣冰雪文化,建構大衆冰雪運動的公共服務體系。”國家體育總局群衆體育司司長丁東說。

因地制宜推廣冰雪運動

借着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商場裡的室内冰場已十分常見,享受冰雪運動的快樂也不再限于冬季。越來越多人走向冰場、走進雪場,為日常生活增添了别樣色彩。劉辰宇介紹,到2021年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标準冰場,803個室内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的增幅分别達到317%和41%。

各地因地制宜,形成成熟完善的冰雪運動推廣普及體系。在“雙奧之城”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帶動更多人感受冰雪運動帶來的健康和歡樂,營造出喜迎北京冬奧會的濃厚氛圍。在冰雪資源得天獨厚的東北地區,遼甯“全民冰雪運動會”、黑龍江“賞冰樂雪”、吉林“玩冰踏雪,健康吉林”系列活動成為地區發展的“銀色名片”,通過“冰雪+旅遊”“冰雪+産業”服務高品質發展。

近日,第二十五屆長春冰雪節開幕了。本屆活動以“長春冰雪·喜迎冬奧”為主題,得到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支援指導,由長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将曆時120天,策劃開展各類冰雪活動187項。長春冰雪節從1998年至今共舉辦24屆,有統計資料以來,累計接待遊客2.3億人次,本屆活動将融入冬奧元素,營造良好冰雪氛圍。“在冰雪世界中看煙花,真是太美了!”開幕式當場,來自吉林市的張女士激動地說。

從城市越野滑雪中國巡回賽上海站,到19日在湖北啟動的第八屆全國大衆冰雪季,各地舉辦各具特色的冰雪賽事活動,都在吹響推廣普及群衆冰雪運動的号角,不斷回應群衆越發多樣的冬季健身需求。“我們将持續擴充‘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綜合效應,推動冰雪運動從擴規模、增數量向建體系、提品質、激發内生活力轉變。”劉辰宇說。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20日 15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