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千年以來,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為何卻不敢盜關羽墓呢?

近年來各種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非常火爆,這類題材的藝術作品也非常吸引人。比如 《盜墓筆記》系列等作品。我們也能在這類作品了解到 "粽子"等盜墓領域的專業名詞。其中還有"南派""北派"之分,手法更是千差萬别。但宗旨大多數都是為了陪葬的奇珍異寶。

幾千年以來,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為何卻不敢盜關羽墓呢?

在我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的古國,盜墓之風屢禁不止。特别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厚葬風興起,更是加速了猖獗的盜墓行為。這樣的情況也一直沿襲了數千年,甚至還發展出了"官盜"和民間的"散盜"。

據說曹操常年征戰,當時的經濟發展有限。為了保證部隊後勤補給正常,隻能另尋他法。是以專門選了一支部隊替他盜墓,以此來擷取陪葬品。而且曹操還位為這支盜墓部隊所設定專門的官職,其傳人能沿襲數千年。

幾千年以來,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為何卻不敢盜關羽墓呢?

但數千年來關羽的墓穴卻一直儲存的完好無損,這也是諸多原因的結果。關雲長是山西運城人,也是三國時期五虎将之首。更是骁勇善戰,戰無不勝的一位大将。可以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當時曹操和孫權聯合圍剿。關羽部隊損失慘重,但最後敗走麥城的時候隻剩數百人馬。無奈之下關羽率兵突圍,在臨沮遭到埋伏。這位"過五關斬六将"的戰神,此刻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走投無路之際竟被一個無名小輩活捉。

孫權苦心勸降,但關羽卻不以為然。反而破口大罵孫權等人,礙于吳國君主面子和尊嚴,孫權當即砍下了關羽的項上人頭。但孫權怕劉備回頭報複,将關羽的身體分為幾部分處置。這也是關雲長的墓穴有三處的原因。

幾千年以來,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為何卻不敢盜關羽墓呢?

當時為了躲避劉備的追殺,孫權把關羽的首級獻與曹操。曹操是一代枭雄,也是個極為惜才的人。而且他也看出來孫權的小心思,又十分敬佩關雲長的重情義。是以命人用上等的金絲楠木雕刻了關羽的身體,并追封他為荊王。他的葬禮也是諸侯的規格,就葬在洛陽城外,身軀被孫權葬在當陽城北,而且曹操還親自祭拜。是以在民間至今都有"頭在洛陽,身葬當陽"的說法。

劉備聽說自己的二弟被孫權擊殺後悲痛不已,但當時關于的屍首都已經被下葬,無法追回。無奈之下劉備隻能在蜀國如今的成都為關于修建一個衣冠冢,如今這三處地方都已經成為著名的景區。

幾千年以來,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為何卻不敢盜關羽墓呢?

但是數千年來這三處墓葬無人觸碰過,按理說曹操孫權都以諸侯死後的禮數葬的關羽,劉備對關于更是至親,是以這三處墓葬中應該有不少寶貝。可數千年來這三處墓葬都儲存得完好無損。因為民間有着"三不盜"的規矩,即"包拯;關羽;嶽飛"這三人的墓穴不觸碰的不成為規矩。而且盜墓賊要麼是為了洩憤,要麼是為了财寶。以關雲長的為人,後世已經将他尊為"天神"或者"門神"。後人無不敬佩他的忠肝義膽,自然不會動他的墓。

幾千年以來,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為何卻不敢盜關羽墓呢?

雖然這三處墓葬都是以諸侯規格厚葬的,但實際上都沒有多少寶貝。曹操是有名的摳門,他在自己的墓中都不舍得放貴重的陪葬品,對關羽的墓更不可能有大量的寶貝了。而孫權就更不可能了,因為他想和關羽結為親家,娶人家的女兒當兒媳婦。但遭到了關羽的拒絕,心直口快的關羽還大罵前來提親的人。孫權畢竟是吳國國君,對于這樣的侮辱肯定懷恨在心。這一來一往,恩怨早已結下。是以孫權更不可能給關羽的身體放多貴重的陪葬品。劉備雖然是關羽的至親,情同手足。但當時的劉備已經是江河日下,而且在成都的隻是一個衣冠冢,真正的屍首也不在裡面,自然也沒有過多的陪葬品。

幾千年以來,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為何卻不敢盜關羽墓呢?

自古以來盜墓賊為了陪葬品幾乎是窮極各種手段,像慈禧的墓在民國時期被"東陵大盜"洗劫一空。她墓裡陪葬的珍珠後來還被宋美齡鑲嵌到拖鞋上,其他的寶物更是散落在世界各處。李鴻章的屍體也被人從棺材中扒出來,綁在拖拉機上走遍大街小巷,還進行了鞭屍之刑,以此洩憤。說到底,關羽之墓之是以能夠儲存完好,還是因為裡面沒有貴重的陪葬品,再加上明清時期人們逐漸将關羽"神話",使得關羽又增加了一層神秘和天神的面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