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T做多了會緻癌?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告訴你真相

“明明做了平掃,為啥還要做增強CT,一下子做兩次不會患癌吧?”

老劉最近有些咳嗽到醫院做檢查,别人都隻要做平掃CT,但是醫生卻讓他再做一次增強CT。老劉心想CT可是有輻射的,本來做檢查都傷身,再做一次肯定對身體傷害更大,于是說什麼也不肯再做一遍CT。

CT檢查的用途非常廣泛,而檢查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射線,是以經常引起患者的擔憂,做CT究竟會不會讓人患癌呢?關于CT檢查最常見的問題,今天小艾就一次性給大家說清楚。

CT做多了會緻癌?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告訴你真相

CT到底是什麼?打個比方,你要去買一個西瓜,超聲就像挑西瓜前敲一敲,聽聽裡面的回聲,核磁共振則是把西瓜拿起來搖一搖,再透過儀器檢查,而CT,直接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裡面的果實品質如何看得一清二楚。

CT成像一般有兩種方式——

普通平掃:檢查者躺在CT機器上,幾秒鐘完成掃描

增強掃描:在平掃基礎上增加靜脈注射碘對比劑,通過碘對比劑與周圍正常組織對比,檢視是否有病變。

“做一次CT,是不是會掉頭發啊……”,“江湖上”有關CT的謠言衆說紛纭,甚至還有謠言稱:CT輻射量巨大,一次檢測可能緻癌。到底,CT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陸菁菁主任表示,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受宇宙和自然環境帶來的輻射,普通人群每年都會接受約3—4mSv的輻射量。人體對輻射劑量是有限度的,當輻射量達到100mSv/年,可對身體産生損傷。

雖說CT也有輻射量,但會随着檢查的位置不同而改變。比如,頭部檢查,可産生的輻射為2mSv;胸部檢查,可産生6mSv輻射量;腹部、盆腔檢查,輻射則接近10mSv。對比人體每年可吸收的輻射限度,CT檢查還是在可控的範圍。

CT做多了會緻癌?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告訴你真相

陸菁菁主任表示,雖然一次CT檢查的輻射量并不高,緻癌機率較低。但是,癌症的患病機率會随着輻射劑量的增加而增加。是以總的來說,還是要減少影像檢查的次數。

作為輻射量較高的檢查之一,CT檢查确實不能在短時間多次進行。一般來說,根據患者體質,病情需求等差異,CT檢查一年應控制在1~3次以内,具體的因人而定,盡量不要超過最高限制。

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若把CT的輻射量控制在安全範圍内,在疾病診斷上,它是無可取代的強大利器!

通過CT掃描,基本上大部分的疾病都可“見光死”。比如各系統惡性良性腫瘤疾病,包括肝癌、胃癌、卵巢癌、腸癌等;血管性疾病,包括動脈瘤、血管畸形等;發炎,包括肺結核、膽囊炎等;外傷:顱内出血、肺挫傷等。

此外,常見的腦出血、椎間盤突出,不但可以通過CT檢查出來,而且還是首選的診療方法。

作為醫生的“第三隻眼睛”,CT成像技術大大提高了診斷的精準性。但出于安全性考慮,有患者疑惑:同樣的症狀,為何我卻需要再做增強CT呢?有必要嗎?

平掃CT是最基本的CT檢查,患者無需其他幹預,直接仰卧就可以完成檢查。它一般适用于頭顱五官外傷,胸腹部發炎,脊柱、四肢關節骨折、退變等疾病的診斷。

CT做多了會緻癌?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告訴你真相

增強CT則是平掃CT的PLUS版,需要在檢查前注射含碘造影劑後,再進行檢查。既然稱為加強版,自然會比平掃CT更精準,适用的範圍也更廣,可以對病變的定性診斷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碘造影劑并不适合所有患者,比如有明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使用碘造影劑存在過敏風險,是以在進行增強CT前,通常需在醫生評估通過後才可進行。

對待輻射量,不要“一杆子打死”,CT運用範圍如此廣泛,帶來的獲益絕對比負面影響更大。還是那句老話:脫離劑量談傷害,就是“耍流氓”。對CT檢查還有什麼疑惑的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或者分享自己的見解。#健康科普大賽##健康明星計劃#

參考資料: [1]《影像檢查的輻射傷害究竟有多大》.新華網.2019-11-01 [2]《一年做幾次CT會緻癌?這結果出乎你的預料》.江西中科中西醫結合門診部.2020-06-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