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作者:3DM遊戲網
突破題材正常,遊戲設計有可取之處

SLG遊戲,是移動端上最受歡迎的政策遊戲類型之一。

可惜的是,從2015年的《率土之濱》開始,到近兩年崛起的《三國志・戰略版》,将這種繁榮鎖死在了三國題材上。即便不是三國題材的産品,往往也都是在古代文明戰争的圈子裡打轉。

這是一種業已僵化了的路徑依賴選擇——不管是對遊戲産業,還是對玩家來說,都不是值得稱贊的現象。

而作為一手奠定SLG繁榮基業的網易,在《率土之濱》發行六年後的今天,用《無盡的拉格朗日》這款遊戲,讓我看到了一些突圍的勇氣。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從科技大爆炸以來,人類仰望星空,看到的已經不全是虛無缥缈的幻象。航天技術的突破,讓我們感受到,無盡星河似乎有觸碰到的可能。

我們頭頂一萬米以上的宇宙,不應該是這樣孤冷的空間,是以我們有了衆多名之為“科幻”的想象,為這代表了終極的宏大空間,注入了一些溫度。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我們已經在影視、動漫、小說、繪畫等諸多領域,見證過許多偉大科幻作品的誕生。而在各種遊戲平台上,對于将人放在宇宙尺度下考量的故事,也有衆多極為精彩的叙述。

唯獨SLG遊戲的太空,仍然孤寂,尤甚遺憾。

因為SLG中最重要的體驗之一,就是玩家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突破狹小的格局,征伐天下。而在人類的認知中,還有比宇宙更大,更廣闊的格局嗎?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是以,這一次網易打破僵局的嘗試,便從把征程朝向星辰大海開始。

并且從遊戲本身來看,他們也并未将太空這個主題,當做純粹的噱頭。而是盡力在營造出,他們想象中的,星際拓荒時期應有的樣子。

遊戲開篇的紀錄片,就是氛圍感營造上的一個亮點。

裡程碑式的事件記錄,冷靜中帶一些感慨的旁觀者語氣,講述了這個世界的過往。科技的突破帶來星際社會的繁榮,豐饒而浩渺的宇宙裝不下人類的野心。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繁榮,崩塌,收拾舊山河,重頭再來——讓玩家能夠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也能為那“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的曆史發展所扼腕。

玩家對當初那段人類開拓宇宙的曆史有初步了解之後,遊戲很快地塑造起了玩家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以一個開拓者的身份,經曆通行資格的申請、曲率飛船的航行、宏偉星門中穿梭,最終來到一個陌生而富饒的新生之地。照耀着你的,是充滿希望的開拓精神。

就這樣,通過紀錄片和開場的劇情演出,玩家完成了從一個局外人,變成了參與者的轉變。接下來的,是遊戲,是冒險,是玩家個人的成就,也是遊戲中人類文明的前進。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在這種情緒的推動下,建立基地,發展生産線,開采礦物,發展貿易,建立自我防衛的武裝力量,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如果僅止于此,那麼網易這一次隻是進行了題材的轉變,不過是漂亮些的另一款“換皮”遊戲。

真正展現其破局的勇氣的,除了題材的轉變,還應有玩法上的探索。

在傳統的SLG遊戲之中,玩家的日常經營體驗是非常線性,且受制嚴重的。遠處的資源再豐厚,遵循着與自己領地相鄰的原則,玩家必須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地打過去。

偏慢的遊戲節奏,讓這種爬格子的體驗會讓人難以忍受,在定下計劃到達成目标兩者間,有太多備援的步驟要完成。

而在《無盡的拉格朗日》中,計劃圈玩法的設計,将整個日常經營變成了更自由,且選擇更多元的體驗。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計劃圈是遊戲中玩家一切行為的前提,采集、戰鬥、運輸、支援、探索等等行為,都要依靠計劃圈的建立,才能夠完成。

但計劃圈隻要建立完成,玩家在前往目标地點的路上不需要再爬格子。而且計劃圈的建立沒有距離上的限制,在地圖上的任何一個點,玩家都能夠設立計劃圈來達成自己的目标。

這是符合太空背景的,更自由的探索設計。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而計劃圈數量的上限,則讓玩家不能不做思考地亂來,要保證同一個計劃圈中能夠完成更多的事項,也要為接下來可能需要應對的情況,準備一些備用的計劃圈額度。

通過計劃圈額度的限制,來讓玩家學會去規劃自己的發展路線,讓目标更清晰明确,進而通過階段性目标的達成,來不斷獲得成就感的設計。

另外,計劃圈不僅能夠用來作為對外行動的機關指令,也能用來輔助其他計劃。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因為在計劃圈建立之後,若計劃圈記憶體在玩家自己的機關,那麼玩家就能夠獲得計劃圈内的曲率坐标,進而讓經過這一計劃圈的飛船能夠進行曲率加速,加快别的計劃進行使用。

計劃圈内的動作也同樣有輔助效果,玩家在遊戲中的行動需要消耗政策值,如果這一行動是在計劃圈内進行的,那麼政策值的消耗會減半。

是以靈活且有規劃地使用計劃圈,能夠讓玩家的前期發育效率倍增。

因為計劃圈的存在,玩家在遊戲中的日常經營,就不再是純粹線性的體驗,而是會随着玩家的選擇和規劃不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态。對計劃圈運用的靈活程度,也将會影響玩家的發展程序。

這就是計劃圈設計帶來的,與傳統SLG遊戲體驗差別最大的地方,也是更符合太空這個大舞台的玩法進化。

除了豐富了日常經營過程中的政策性以外,玩家在遊戲中經曆的養成和戰鬥,也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遊戲中玩家的戰艦通過藍圖的研究獲得,并且随着戰艦經曆的戰鬥數增加,藍圖還能增長經驗,更新玩家的戰艦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玩家還能夠通過科技研究,來改造戰艦的藍圖,也能通過不同技術的加載,來強化戰艦本身的一些功能子產品。

可以說每一個玩家,都可以根據自己接下來的階段目标,選擇性地對藍圖研究投入資源,強化自己需要的功能。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需要增加資源儲備,則強化工程艦的效率;需要應對強有力的私掠者或其他玩家的艦隊,則根據敵人的艦隊構成,強化克制對方的作戰能力,比如對重型巡洋艦的火力,對近身戰鬥的輕型戰鬥機的清繳能力等;需要對空間站等建築目标發起進攻的,還可以強化艦隊的攻城能力等等。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資源投入領域的不同,也會讓玩家的艦隊特性,有一些差別。每一個玩家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作戰風格。

并且豐富的艦船選擇,前中後排的陣型變換,不設上限的戰隊編隊功能,自由移動的宇宙空間,以及能夠定向強化的戰艦功能,都讓遊戲中玩家對敵時,有很大的戰術選擇空間。

因為遊戲中玩家能夠在可視範圍内,看到敵人建立的計劃圈,以及艦隊的行經路線,那麼,玩家能夠選擇在其必經之路上,派出小股艦隊埋伏、騷擾,逐漸蠶食對手,然後在下一段路程上,布下重兵一舉殲滅;也可以派出一支火力不強,但防禦能力卓越的先頭部隊纏住對手,然後用另外一支火力強悍但比較脆弱的艦隊集火殲滅敵人。

傳統SLG之中,玩家的局部戰術,其實重要程度不高,更多的還是大戰略視角下的排兵布陣,正面戰場大多還是以更強大的軍力碾壓過去。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而在《無盡的拉格朗日》中,政策性的重要性是提高了的,隻要玩家能夠利用好與對手之間的資訊差,那麼以小博大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并且,除了提升政策性之外,遊戲還通過另外的一些設計,來讓玩家之間的基礎差距,不容易達到“一力降十會”的程度。

一方面,預制模組和動員令這樣的加速資源,是免費且可再生的,玩家間的建設速度,不會因為一些場外因素而差異過大。

另一方面,每一種戰艦都有自己的服役上限,即使你有強如六邊形戰士一般的主力戰艦,也要去思考自己整體的艦隊搭配的問題。

是以玩家間的對抗,會有更豐富、更精彩的博弈變化。

《無盡的拉格朗日》評測:挑戰僵局的勇氣值得贊賞

無論是計劃圈、藍圖養成,還是拉低基礎差距、增強博弈政策性,都豐富了玩家在遊戲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裡獲得的遊戲體驗。

除了題材的突破,還有玩法的豐富和改進,有了這些,《無盡的拉格朗日》對于打破僵局的嘗試,才是有效的。

有效的嘗試,才能真正支撐起,網易這一次打破過往僵局,尋求屬于SLG遊戲的更大格局的勇氣。

我欣賞這樣的勇氣,欣賞這樣的嘗試,因為無論這一次成功與否,他們在努力求變,那就是更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