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并不是按照自我的意願進行,這是它的現實性與殘酷性。小霞與少平不能走到一起,這是主客觀原因所緻,并非作家的“冷酷”與“殘忍”。
首先,田曉霞的親人對這兩人的愛情是不會支援的,這畢竟是“門不當,戶不對”,兩人的學曆、工作生活現狀等諸多現實因素制掣。即便田福軍支援,其他親人也會反對的。
其次,曉霞與少平柏拉圖的愛情,隻能停留在理想狀态,但在社會和生活現實面前經不起打擊。“白馬王子”與灰姑娘,窮小子與公主,隻存在于童話故事,在現實世界中卻是鳳毛麟角。他們的愛情并沒有公開,僅限于二人,雙方父母都不知道。一旦公開,按踵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反對聲。
第三,少平的生活現狀還未能力接納這份“高不可攀”的感情。在與小霞交往過程中,少平是自卑的,真到談論嫁的時候,會不會退縮?
愛而不得,得之無愛,是愛情的無奈與殘忍,但人生就是由這一份份不完美組成,每個人隻能忍受與接納。基于以上方面考慮,路遙不忍心二人的愛情接受社會和生活現實的打擊,又不想扼殺這份樸素真摯的愛情,于是安排曉霞的死,結局是對這份美好愛情的守護,也是成全,是以這不是小說的敗筆。(文/拂曉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