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純電動汽車迎來了飛速地發展,然而囿于許多使用中的不便,混動變成了從内燃機過渡到純電時代最好的選擇,從豐田THS到本田i-MMD,從比亞迪DM-i到長城DHT,從漢蘭達雙擎、秦PLUS DM-i、到WEY瑪奇朵HEV、奇瑞瑞虎8 PHEV...各種重磅新品實作了從SUV到轎車,從10萬價位到30萬價位,基本實作了主流民用車市場的全覆寫。
眼看混動是越來越火爆,終于中國品牌第一梯隊的長安汽車也坐不住,釋出了iDD混動系統,而第一個亮相搭載該系統的車型正是最近炙手可熱的UNI-K。

這輛UNI-L iDD在造型上與燃油版車型保持高度一緻,延續了UNI系列的家族式設計,例如無邊界格栅、隐藏式門把手、高腰線高窗線的比例、貫穿式尾燈、雙邊四出排氣、雙高位刹車燈等元素,大大提升辨識度,既前衛運動,辨識度也很高。
内飾依然維續原來的設計,刻意營造出星艦的氛圍,駕駛員前方的儀表屏其實是由三塊螢幕組成,而且會根據插混車型會增加電量資訊、續航裡程資訊等。另外,中控中央也配備了一塊12.3英寸大屏,帶有車聯網、語音操控系統、導航等多種功能。
不過這些并不能打消擎哥對新車的好奇心,畢竟對于它來說,動力總成才是重中之重。
其實早在UNI-T上的藍鲸NE 1.5T發動機首次釋出的時候,長安汽車就公布關于藍鲸系列動力總成的電氣化改造屬性,即,現役的藍鲸NE系列發動機有多種版本(包含1.4L/1.5L/2.0L三個排量)。其中,型号為JL473ZQ6的1.5T發動機就是一台經過改造,并充分貼合HEV、PHEV系統訴求的引擎。
按照此前廣州車展長安汽車公布的相關資訊,這台由現役藍鲸NE 1.5T發動機改造而來的專用引擎将通過進排氣的精準VVT技術實作全場景米勒循環,其壓縮比會進一步提升,搭配廢氣再循環、電子節溫器以及皮帶輪系的簡化,官方表示其最高熱效率可以達到45%。
是以在參數部分,新車就足夠亮眼,1.5T混動專用發動機+三離合電驅變速器+高能量電池組組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綜合輸出功率210kW,單次滿油滿電的最大續航裡程超過1100km,并且在饋電狀态下的油耗也僅有5L/100km。
其中值得一提的,首先是三離合電驅變速器,可以簡單了解為一套6速DCT雙離合變速箱,與P2電機的集合體,電機與發動機端再加入了一個離合裝置。
跟發動機同軸的電機可以通過第三組離合器直接與變速器連接配接,在經過變速器的減速處理後可以直接給半軸提供動力,也就是純電模式;而反過來,下坡或刹車時,車輪的反推作用也會帶動電機的永磁轉子轉動,成了一台發電機,也就是能量回收;除此之外,發動機傳遞到變速器的動力也可以通過松開離合器中斷,轉而接合到電機上,即,電池充電模式;最後,在混動模式下,發動機和電機的離合器都會閉合,兩者通過變速器進行機電耦合,共同給半軸/車輪輸出動力。
在實際體驗中,新車主要以平順節能為主,可以提供更順暢的駕駛體驗。車輛的整個加速過程非常線性,即便深踩油門踏闆,動力的輸出也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像電機直接驅動來的那麼暴躁,這也符合UNI-K系列旗艦級的定位。
第二,新車駕駛模式也十分簡單明确,提供HEV、EV和i-X三種,沒有其他插混車型那種複雜的交叉式多種駕駛模式調節。其中i-X模式是一個可以支援豐富不同體驗駕駛感受的“愛創空間”,長安UNI-K iDD系統内置“動力澎湃”、“佛系長續航”、“露營模式”三種,另外還可以自定義各個選項。前面兩種比較好了解,不過多解釋,露營模式類似電量保持功能,可以将電池電量維持在70% SOC,以供後期外放電時更加從容。
除此之外,UNI-K iDD在底盤上進行了濾振、側向晃動優化,使用了前後副車架均柔性連接配接、馬牌MC6高性能輪胎、鋁合金擺臂、前懸頂吧等一系列強化操控性與舒适性的措施或部件。而從實際體驗中也可以得出結論:UNI-K iDD操控靈活性很好,在連續的變向或過彎中能保持不錯的循迹性。舒适性表現也足夠出色,濾震效果很好,抑制彈跳和晃動也做得到位,但并不軟,即便是後排乘客仍能清晰感覺路感。
而在燃油經濟性方面,我們的全程試駕體驗大概為150公裡,大部分都是城市繁忙路段,過程中有将近一半的路程設定了90%電量保持(相當于虧電行駛),其餘路程各種駕駛模式穿插使用,中間至少有4個小時是怠速拍攝,最終得出的油耗是4.7L/100km,省油表現十分亮眼。
總體而言從技術上來看,UNI-K iDD不管是在動力水準還是純電續航裡程還是燃油經濟性上,對标同級别産品都有一定而優勢,而從目前的大市場環境來看,比亞迪在DM-i市場如魚得水,任何品牌想要進攻這塊市場都不算容易,不過長安藍鲸家族使用者的品牌粘性維持的很好,得益于“第三次創業”對于服務、後市場、使用者共創等等方面的精耕細作,長安還是很有希望轉化大批量的iDD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