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剛剛過去的“超長黃金周”假期,中國人不僅過出了“年味”,數億人次的出行更是“其他國家夢寐以求的事”。
這個黃金周,國内遊客出行達6.37億人次,國慶檔票房超39億元,十一前7天消費金額超2萬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月7日以遊人如織的長城為配圖報道中國黃金周稱,“幾個月前,這樣的場景無法想象”。而這幅畫面,是曆經9個月疫情防控後,中國活力複蘇的縮影。
國慶遇上中秋,中國人把這個“超長黃金周”不僅過出了“年味”,更吸引了全球目光。《紐約時報》1日報道,中國人正湧入汽車火車、風景名勝,做着“許多其他國家群眾夢寐以求的事”,而這正是“中國從疫情中恢複的明确信号”。英國廣播公司(BBC)1日刊文稱,幾億人次組成的“人群”是中國“黃金周”的主角。印度The Print網站7日稱,疫情暴發9個月後,幾乎有5億中國人開始度假,享受黃金周假期。雅虎新聞澳洲頻道8日則放出一張西安古城牆上人山人海的照片報道說,全世界的推特使用者都被中國黃金周這些照片“震驚”了,“這是中國從疫情中恢複過來的明确信号”。
誠然,疫情防控的顯著成果是數億群眾集中出遊的底氣所在。《紐約時報》表示,“中國的經驗表明,一旦控制住疫情,消費量就會很快反彈”。CNN則指出,中國人民得以黃金周出門度假的前提是“中國控制住了疫情”。此外,不少外國網友在推特上給出了同樣的分析:“中國控制疫情,美國無視疫情,造成了現在的差別。”“這就是人們嚴格遵守防控措施帶來的收獲。”“我十分确定這就是合理防控的結果!”
環顧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經濟持續低迷,而中國這個黃金周相關資料釋放的暖意,讓世界看到經濟複蘇的動力和希望。《日本經濟新聞》觀察,“報複性旅遊”的氛圍下,中國國内旅行已恢複到去年同期的7-8成,武漢人氣暴增,海南免稅店生意興隆。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5日援引分析人士報道稱,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也将帶動亞洲經濟體受益。
當然,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仍未緩解的大背景下,經濟社會要完全恢複到疫情前正常水準,還需更長的過程。但至少,中國黃金周的消費熱潮傳遞出經濟複蘇的積極信号,一個充滿活力的“流動中國”讓全球看到走出疫情陰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