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時間非常寶貴,在他們有限的時間裡,讓什麼樣的影視作品占據他們的心靈至關重要。與其讓孩子看《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沒什麼營養的卡通片,倒不如花時間陪孩子看一些優秀的、經典的紀錄片,既能滿足孩子看電視的需求,也能增長見聞,學習更多的知識。
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題材廣泛、制作精良。看這些經典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曆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信深處的奇妙境界。高清條件下,它的畫面美輪美奂,把一幀幀定格,拿出來都是一張張精彩的攝影作品。看BBC不僅能了解世界之奇,更能盡享世界之妙。
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尋“BBC”+下面的關鍵詞就可以查找觀看了。
1《恒河》
2《活力星球》
3《地平線:超大品質黑洞》
4《百慕達三角洲之謎》
5《野性加勒比》
6《星際漫遊》
7《探潛鲨魚火山 》
8《神秘的瑪雅》
9《瑪雅地底之謎》
10《冷血生命》
11《地球力量》
12《透視動物》
13《古代世界》
14《古代啟示錄》
15《藝術精選系列》
16《制造新人類》
17《消失的古文明》
18《與野人同行》
19《藝術的力量》
20《灌叢下的生命》
21《極地之旅》
22《超自然力量》
23《八十天環遊地球》
24《七大海洋》
25《人類本能》
26《行星地球探索記》
27《藍色星球》
28《世界自然奇觀》
29《埃及》
30《白色星球》
31《野性南美洲》
32《地球無限》
33《二戰大突擊》
34《動物超感官》
35《成吉思汗》
36《尋找特洛依戰争》
37《地平線》
38《與恐龍同行》
39《納粹警示錄》
40《地球脈動》
41《數學的故事》
42《霍金的宇宙》
43《海洋奧德賽》
44《動物戰場》
45《動物母性》
46《野生動物奇觀》
47《海明威冒險之旅》
48《美麗中國》
49《發現中國:美食之旅》
50《宇宙行星探索記》
51《世界八十寶藏》
52《超級新人類》
53《自然界大事件》
54《觀星指南》
55《時光機器》
56《鳥的天堂》
57《野性印尼》
58《野性非洲》
59《野性加勒比》
60《大堡礁》
61《植物王國》
62《亞馬遜深淵》
63《以色列的誕生》
64《曠世傑作的秘密》
65《文明的軌迹》
66《人腦漫遊》
67《偉大的作曲家》
68《地球:氣候戰争》
69《上帝之子》
70《仰望夜空:大爆炸》
71《自然世界:鳄魚謠》
72《深藍》
73《抹香鲸:深淵歸來》
74《動物犯罪現場》
75《驚世一刻》
76《宇宙無限》
77《自然世界:馭風而歸》
78《自然世界:聰明的猴子》
79《生命之源》
80《遺失的神靈》
81《印度的故事》
82《消逝的生物》
83《神話與英雄大觀》
84《群體大自然》
85《雌雄争霸戰》
86《挪亞方舟》
87《廣島核爆》
88《敦刻爾克大撤退》
89《地球水之旅》
90《從諾曼底到柏林》
91《大西洋之戰》
92《地球形成的故事》
93《丘吉爾的保镖》
94《海底世界揭秘》
95《光的故事》
96《宇宙間的各種洞》
97《未來景象》
98《科普系列》
99《最初的伊甸園》
100《昆蟲帝國》
除了BBC100部紀錄片,再給家長們推薦10部和環境相關的紀錄片,非常美、非常溫情、非常有教育意義,有助于增長知識,家長們有空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看。共同關注我們的環境,關注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
1、法國紀錄片《家園》
雖然人類存在隻有二十萬年,但是人類的生存卻打破了地球四十多億年來固有的平衡。氣候變暖、資源枯竭、物種滅絕,人類正在破壞自己的家園。但是我們已經來不及悲觀了。人類隻剩下不到十年的時間來扭轉這一趨勢,意識到對地球資源的過渡開采,并改變消費方式。整部影片都為高清楚拍攝:穿越54個國家即120個拍攝點733盤錄相帶,樣片總長近500小時,拍攝時間跨度18個月,共計217天。影片至少在78個國家發行。

2、紀錄片《白色星球》
影片《白色星球》耗時3年完成,劇組不但動用了紅外線攝影機和水下攝影機,更租用了直升機、氣球和吊臂這樣的大家夥,來自法國和加拿大的專家們分成幾組在不同地區同時工作,才拍出了這部影片。很多鏡頭都是第一次被拍到:北極熊在冰洞裡産崽;小海象吃奶;一群馴鹿為尋找食物穿過陸地和水面、遷徙數千英裡等等。并且北極美妙的自然風光和動物的獨特趣味也隻有在電影院才能充分享受到視聽盛宴。
3、紀錄片《加拉帕戈斯群島》
加拉帕戈斯群島由13座主島和60多座小島、岩礁和暗礁組成,分布于400公裡的公海海疆。這裡是4股主要洋流的彙合場所,而島嶼本身則是巨大的海底火山的山頂,至今仍在緩慢平穩地移動。
各種不同的生物為何能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立足?小氣候和海拔形成了不連續的生境,恰好成為島上多個生物群的理想栖息地,例如:海鬣蜥、海燕、藍腳鲣鳥,還有象龜。
加拉帕戈斯群島擁有罕見的驚人地貌,是一座具備各種複雜進化環境的自然實驗室,達爾文形容它是一個“自我世界”,這個世界脆弱而又狂暴,這些都使得加拉帕戈斯成為一個地球上與衆不同的地方。
4、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
作為一部紀錄片,本片的陣容堪稱史無前例的豪華。兩大主角,一個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另一個便是前任美國副總統——阿爾·戈爾。筆者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兩位主角是任何片商花再多錢也請不到的。
兩位主角在片中均以真實身份傾力出演。地球出演了最為悲慘的角色,以千瘡百孔的形象,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而脫下副總統外衣的戈爾,更是以一個悲天憫人的死忠環保主義者形象,對觀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作為本片的主演兼制片人,戈爾不收取任何報酬的賣力演出,确實令人敬佩。無論是沖着學習知識,還是沖着戈爾的個人魅力,本片都相稱具有看點。
5、紀錄片《在地球上的一天》
這部由阿拉斯泰爾福斯基爾和他的團隊穿越7大洲、62個國家、用45部錄影機耗費5年時間精心制作的紀錄片,是電視系列片”行星地球”的電影版本,向我們展現了全球變暖時代動物的遷徙和生活的改變,大自然的雄偉壯觀、生命的脆弱和剛強、變遷的無常。主要拍攝了幾個動物家庭的遷徙路線。通過對地球生命的神秘實錄,通過表現大自然漂亮景象與野生動物純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實紀錄,再配合柏林愛樂樂團的美妙配樂,将地球的魅力在大銀幕上毫無保留的完美呈現出來,旨在呼籲人們保護環境。
6、紀錄片《平衡》
《平衡》是近幾年來海内比較優秀的紀錄片,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作者彭輝用了3年時間來記錄,又濃縮在70分鐘内播出,使大家感受到了時間空間和事件的震撼力,這是時空張力和對客觀再現的綜合表現。此片獲得中國電視紀錄片的最高獎項:金鷹獎最佳長篇紀錄片獎。全片沒有一句解說詞,這在其他紀錄片中是不多見的。而事實上,在這部紀錄片中,解說詞也是多餘的。開頭為我們展現了廣袤的青藏高原,接着是巍巍的昆侖山脈,最後出現在螢幕上的是“可可西裡”無人區,也就是本片拍攝地點。奔跑着的藏羚羊,滑翔着的斑頭雁,寥寥幾筆為觀衆點出了這個世界第三大無人區,野生動物的天堂,更是藏羚羊家園的“可可西裡”。以此作為之後片中表現“西部野牦牛隊” 保護藏羚羊及其他種種問題設下鋪墊。沒有多餘的畫面與解釋,簡潔有力而大氣。
7、紀錄片《浩淼的藍色遠方》
一群宇航員在飛船中圍着地球繞圈,他們已不能降落在這個無法再居住的星球。戰役、疾病、臭氧層消失而帶來的紫外線輻射……這個曾經的家園已變得面目全非。宇航員們必須在宇宙中另尋住處,為此,他們發射了探測器“伽利略号”……
我們并不知道長期以來地球上一直有外太空來的訪客。他們來自于一個潛藏在水下的星球,一直企圖在地球上建立一個新的社群,但至今沒有取得什麼成效。而當地球遭到毀滅時,我們也試圖在外太空尋找新的家園,結果又會怎樣呢?影片以不同平常的畫面和音樂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想象中的世界。導演以此來告誡大家——我們應該珍視我們所居住的無可替代的星球。
8、紀錄片《水下印象》
萊妮˙雷芬斯塔爾于98歲高齡完成水下攝影曠世巨作《水下印象》,運用先進的高畫質水下攝影技術,将海底世界令人歎為觀止、難得一見的珍奇景觀,以極具美學的構圖及角度呈現出來。這部影片中沒有任何叙事、刺激和評論。看着影片裡這樣一個老女人既上冰山,又下深海,一頭金發在印度海水中燦爛不已,實在魅力無窮。水下世界平和,所有能想象得到的顔色組合,比如魚翅如箭翺翔,黑刺紅心的珊瑚那種的紅黑極緻,強烈得讓人隻有驚異的份兒。
9、紀錄片《瀕臨絕境》
這部紀錄片由好萊塢聞名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擔任旁白,他同時也是本片的制作人。與編劇/導演姐妹蕾拉·康納斯·彼得森(Leila Conners Petersen)和納迪亞·康納斯(Nadia Conners)聯手打造的《瀕臨絕境》(The 11th Hour),是一部揭示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旨在喚起人們對環境問題關注的紀錄片。他呼籲世人:在最後一刻做出改變!這部電影探索人類為何走到毀滅的一步?──我們是如何生活?是如何破壞生态系統?以及我們該如何改變人類的命運?影片通路了超過50名與地球生态學有關的科學家、思想家和政治人物,其中包括聞名實體學家史蒂芬·霍金和前中心情報局局長詹姆斯·沃爾斯等。影片不但揭示了氣候異常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機,并對由此引發的,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各種難題,都作了全球性的探索和深入研究。
10、紀錄片《北極故事》
該片曆經15年的漫長拍攝,用迷人、布滿情感的畫面展現了我們星球上那片最讓人敬畏鼓舞、充滿了神秘之處的地方——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