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在漁人堡俯瞰布達佩斯

匈牙利全年受暖流影響,氣候适宜,冬暖夏涼,是歐洲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是歐洲著名古城,位于匈牙利的中北部,坐落在多瑙河中遊兩岸。最初,布達和佩斯是遙遙相對的兩座城市,後經幾個世紀的擴建,尤其是幾座世界著名耳朵橋梁的修建,将兩座城市的距離拉近。1873年,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達和古布達以及右岸的城市佩斯合并而成布達佩斯。

布達佩斯是多瑙河上的一顆明珠,它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曆史文化,走在大街上,随處可見是二戰之前的建築,這一時期建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足夠結實,外表華麗。但經過歲月的洗禮,大部分建築的牆面開始剝落,是以在布達佩斯最常見到的就是正在修繕的建築和色彩豔麗,鋪滿整面外牆的大幅壁畫。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英雄廣場

布達佩斯的英雄廣場是展現布達佩斯乃至匈牙利建築風格的最佳地帶。在英雄廣場左右兩側是兩幢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匈牙利國家美術館也坐落于此。匈牙利國家美術館的門廊前林列着八根巨型科林斯柱,支撐着華麗雕塑的山形牆其實是仿制宙斯教堂的西面山形牆而建的。無論是來旅遊還是來學習,匈牙利國家美術館值得花上一天的時間去仔細品味。

匈牙利國家美術館不僅收藏了匈牙利乃至東歐的油畫、雕塑和手工藝等珍貴藝術品,每年也會策劃幾場大型現代藝術展覽。匈牙利國家美術館收藏了自舊石器時代以來的珍貴藝術品,包括羅馬房屋内絲毫無損的鑲嵌地闆、獻給李斯特的貝多芬鋼琴,還有匈牙利的國寶之一 “伊斯特凡皇冠”。伊斯特凡是匈牙利的第一任國王,伊斯特凡皇冠的曆史至少可追溯至西元13世紀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冠之一,是以成為匈牙利王國的象征。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布達佩斯國家美術館

從藏品的數量和品質上,作為國家級的美術館,它無可挑剔。從展廳的布置和展陳的設計上來說,作為曾經布達皇宮一部分的國家美術館,一棟占據了蓋萊特山大半個山包的7層,它不會讓觀衆走一點“冤枉路”,每一個展廳的安排和設計都是按照時間順序和藝術形式做了規整的排列,有助于觀衆第一時間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展覽内容,對于想要浏覽全館的觀衆而言,通過展覽能夠了解匈牙利乃至東歐的藝術發展曆史。

在英雄廣場後面就是布達佩斯的城市森林公園,公園門口就坐落着三座不同風格也是不同時期修建的教堂,一個是羅馬式的,一個是哥特式的,一個是巴洛克式的,三座教堂相距不足一百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加什教堂,馬加什教堂是一個新哥特式建築。匈牙利曆代國王都在此舉行加冕典禮。16世紀土耳其占領期間教堂被焚,後被土耳其人用作清真寺,是以它的大廈有清真寺宣禮塔的風格。極富藝術型的尖塔鐘樓和馬賽克鑲嵌的五顔六色教堂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妩媚多姿。它也是電影《茜茜公主》的主要取景地。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大皇宮

說到電影《茜茜公主》,不禁想到布達佩斯的浪漫色彩。與馬加什教堂幾乎采用同樣建築材料的漁人堡是一個從童話故事裡走出來的建築。堡内建築都是用白色的石頭砌成,在夏日的陽光和藍天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城堡中央是馬加什國王的青銅雕像。它也是布達佩斯最浪漫的地方,戀人到此都會接吻表達激動的心情。

城市公園的東南部就是布達佩斯交通博物館,是歐洲最古老的交通博物館之一,無論是對交通專業的學者還是對交通工具情有獨鐘的業餘愛好者,這裡都是應該打卡的好地方。從“火車發展史”、“道路交通發展史”、“航運發展史”、“飛機與太空發展史”和“城市交通發展史”等幾個部分詳細地介紹了歐洲乃至世界交通的進步。其中,在火車的發展史展覽中,一部分展品是按照1:5比例制造的模型,這些模型與真正的火車頭隻有大小的差別,每一個細節部分都清晰地展示在觀衆面前。這裡也有真正的火車頭,一個20世紀初期的車站最吸引人。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匈牙利彩蛋

布達和佩斯能夠連接配接為一座城市,這是布達佩斯幾座曆史悠久的橋梁的功勞。布達佩斯一直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多瑙河上有9座橋都與布達與佩斯相連。在這9座橋中,主體建在布達佩斯的鍊子橋和伊麗莎白橋最具藝術欣賞價值。瑪格麗特橋和自由橋最具曆史和使用價值。匈牙利人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趁着華燈初上之時,爬上這幾座橋的橋梁上,一邊欣賞布達佩斯美麗的夜色一邊把酒言歡。

鍊子橋是連接配接布達和佩斯的第一座橋,也是布達佩斯城市的标志。鍊子橋的建成歸功于匈牙利伯爵塞切尼·伊斯特萬。1820年,伊斯特緊急過河參加父親的葬禮,卻遇到糟糕的天氣,使得木質浮橋無法通行,行程耽誤了整整一周,便決定在多瑙河上建一座橋。後來,英國橋梁大師威廉·克拉克(William Tierney Clark)設計了鍊子橋。1850年,匈牙利設計師亞諾士設計了鍊子橋兩端的獅子雕塑,獅爪緊緊抓住兩岸,象征布達與佩斯緊緊相連。從老布達穿過鍊子橋到達佩斯,便是塞切尼·伊斯特萬廣場(曾經的羅斯福廣場)和匈牙利社會科學院。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多瑙河岸

伊麗莎白橋左手牽着布達,右手挽着佩斯,讓這兩座中古小城再無罅隙,讓人不禁沉溺在多瑙河多情的懷抱裡,伊麗莎白橋的修建,讓人們逐漸開始把布達和佩斯放到一起說,這也正是布達佩斯名字的由來。伊麗莎白橋橋身純白,被譽為多瑙河上最優雅的大橋。伊麗莎白橋是為了紀念奧匈帝國皇後——伊麗莎白(即茜茜公主)所建,茜茜公主一生鐘愛匈牙利,在奧匈帝國建立的過程中,她在消除兩個民族的沖突,争取匈牙利貴族的利益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瑪格麗特橋是拍攝國會大廈的絕佳位置,位于布達佩斯市中心的北部,是該市的第二座永久性大橋,僅次于鍊子橋,更是布達佩斯的交通要道。瑪格麗特橋由法國工程師歐内斯特·戈因(Ernest Goüin)設計,并由戈因的公司建造于1872年至1876年之間。這座橋分為兩部分,呈165度夾角,中間伸出一條小橋,可以通向瑪格麗特島。

自由橋建于1894年到1896年,采用當時認為最美觀的仿鍊型橋梁。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出席了開幕儀式,并親自安裝了最後一個銀鉚釘。橋柱的頂端裝飾着四個圖魯爾銅像,是古代匈牙利神話中類似獵鷹的一種鳥。在自由橋的橋頭就是布達佩斯的中央大市場。在布達佩斯欣賞了無數令人難忘的遺迹和展覽館之後,到中央大市場來走走,不僅有當地特色食品,更能欣賞到匈牙利獨特的手工藝品。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匈牙利花邊

匈牙利的手工藝特産有很多,但當地人最喜歡制作也最受全世界遊客歡迎的就是花邊。這些花邊一般是用來裝飾房間裡的家具或小擺件的。花邊的設計很有匈牙利特色,純手工的鈎織方法,有點像織毛衣,很多遊客買回去都能自學成才。作裝飾用的花邊因為面積太小,很多人都耐不下心來認真鈎織,這裡的花邊也就越來越暢銷。

匈牙利的瓷器,特别是誕生于19世紀的海藍德瓷器,受到非常多人的喜愛。海藍德是具有200年曆史的瓷器工廠,工廠生産出來的瓷器品質一流,外觀精美,被稱作“白色的金子”。 工廠仍然保留當年的生産工藝和原貌,成為中歐手工業傳承的代表之一。匈牙利人最喜歡收藏海藍德瓷器,擺在家中作為一件精美的裝飾品,它也是匈牙利人心中最好的禮物。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明珠

海藍德瓷器

海藍德瓷器最大的特點就是手工繪制的瓷器,每一個瓷器上都凝結着制造工匠的智慧和汗水,裝飾花紋全部獲得過專利,有很多是仿照100多年前中國進口瓷器上的模樣繪制,例如花底蝴蝶就是中國瓷器的一個特色。在海藍德,就連裝飾的花朵都是純手工打造的,一隻動物雕像超過5000元左右,就連一隻巴掌大小的兔子都價值7萬多福林(約合人民币2000多元)。海藍德的彩繪師大多數都是女性,因為這項工作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勾勒花型,再填充深淺不一的顔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彩繪師在海藍德技術學校裡需要經過至少4年的學習,隻有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夠留下來工作。擁有人才培養體系,也是海藍德曆久常新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