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美國電影對自己國家的嘲諷到了動畫團隊手裡,變成了肆無忌憚的腦洞大開。

從把美國曆史重寫的《美國:一部電影》,到如今拆解整個美國社會與科學研究的《陰謀職場》,都透着對這片土地的愛恨交織。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本文有劇透。

1

不管你相不相信,美國總統是個機器人。

至于美國政府,則完全是個虛假的台面機構,背後操縱一切的社會名流都是會變形的蜥蜴人,他們甚至用血祭來改變道瓊斯指數。

眼看瘋瘋癫癫的老爸在街上“發表演講”,麗根又再一次面帶無奈地把自家的“科學怪人”拖上車。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雖然外界都把老爸說的一切當成瘋言瘋語,但供職于顯影公司的麗根卻心知肚明——這些都是真的!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因為,顯影公司就是暗影議會控制世界的手段,作為女科學家,麗根的工作正是幫助老闆完成種種瘋狂腦洞:想辦法為人們的夢境植入廣告;培育無數個肯尼迪總統的克隆人;向某個永遠活在上世紀的小鎮傾銷舊貨……

眼看自己“功績卓越”,麗根認為升職必然是闆上釘釘,可老闆卻突然派來一位新人——布雷特,和麗根一起管理團隊。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這個出身優越、畢業于耶魯大學擁有八塊腹肌的“天降神兵”,除了令人自歎弗如的溝通技巧,其實對科研一竅不通。

麗根不僅要适度掩藏内心的憤怒與不服,還要處理好手頭的關鍵項目——機器人總統。

作為天才科學家,麗根設計的機器人總統可謂完美無缺,并順利暗度陳倉替換了總統本人,但因為機器人總統的“愛國指數”被偶然提高,他竟然在電視上對全世界宣戰。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盡管機器人總統在看過臉書五分鐘後就失去了爆表的愛國情懷,可人工智能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讓他對“毀滅世界”有了新思考。

麗根隻能與布雷特和團隊通力合作,阻止機器人總統毀滅世界的計劃。

也就是在這樣一次一個發明,一回一個bug的你來我往中,原本隻會搞科研的麗根慢慢學到了職場文化,擁有了一個緊密聯結的有趣團隊。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2

與諷刺類的美式動畫一緻,《陰謀職場》保留了各種政治隐喻。

從滿布社會吐槽的社交媒體到瘋狂荒唐的政治團隊,從無腦群眾到不負責任的政府,幾乎沒有人能逃過編劇的讨伐。

為了讓諷刺更接地氣,《陰謀職場》借用了很多經典電影的橋段。

比如:借鑒《阿基拉》與《怪形》的“怪物總統”形象。

比如:緻敬《怪奇物語》與《E.T.》的80年代小鎮。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陰謀職場》還将自身腦洞與各種流行文化經典“梗”相融合。

比如:将泰勒·斯威夫特的“Shakeitoff”與長壽的英國女王都跟蜥蜴人挂鈎。

二人一秒變綠還對彼此噓寒問暖的樣子,實在令人驚豔。

再比如:把蜥蜴人的社會名流聚會包裝成奧斯卡頒獎典禮一般隆重,身着華服的“蜥蜴們”觥籌交錯,也是從未見過的詭異圖畫。

當然,諷刺不僅僅停留在融梗與搞笑上,映射的種族偏見、政治風向與性别歧視,都是很多美式喜劇的社會議題。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回到《陰謀職場》的标題本身,動畫打造了一個與現實生活無差的職場。

整個團隊為了資金鍊要去讨好金主爸爸,而每人展現着截然不同的個性。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麗根有技術沒情商,雖然能夠創造一切卻是費力不讨好的社畜。

布雷特啥都不會卻情商極高,每個人都喜歡與他攀談,人緣好到爆。

還有能說服别人做任何事的辣妹公關、一身肌肉滿腦子暴力的海豚人、誓要嗑盡天下藥的亞裔生物學家以及根本沒有人型的外星讀心術大師。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面對能力上一枝獨秀的麗根,他們本來很難湊成一個緊密的團隊。

可随着大家一起解決各種危機,喜歡單打獨鬥的麗根也找到職場與合作的快樂,哪怕他們本身還在為了賺錢實施各種陰謀,繼續在灰色地帶翻轉騰挪。

3

面對《辛普森一家》《瑞克和莫蒂》的經典,另辟蹊徑的《陰謀職場》其實也擁有不俗的創作陣容,比如:曾參與制作《貓頭鷹魔法社》《怪誕小鎮》系列的編劇亞曆克斯·赫什,他的作品豆瓣評分幾乎都超過9分。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可編劇反複對社會現實口誅筆伐的目的是?

《陰謀論》用一種溫情的視角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故事始終關注的都是作為打勞工的麗根——

她為什麼智商爆表情商為零?

她為什麼無法與他人擁抱?

她為什麼不知道如何與同僚相處?

她擁有一個詭異的原生家庭和不同常人的成長經曆。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科學家老爸和作家老媽離婚後,沒空照顧孩子的老爸設計了一個保姆小熊機器人,給予麗根冰冷的擁抱和過度保護。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更崩潰的是,老爸為了讓女兒專心成為科學家,甚至還删除了麗根關于友情的全部記憶。

小時候眼裡隻有學習,長大後心中全是科研,成了麗根小半生的既定軌迹。

她從來沒學到過人與人之間真實湧動的愛,是以她隻能選擇在冷冰冰的科技中尋求安全感,甚至一度把自己造出來的機器人總統、機器人男友當傾訴對象。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幸運的是,在同僚陪伴下,麗根這個滿身缺點的女主角并不讓觀衆厭惡。

盡管麗根設計出來的陰謀都很邪惡,可大家卻消解了她心中對現實生活的荒唐了解——原來,在機器之外還有人,适時回頭看看就會發現,不完美卻真實可感的他們,正在幫麗根完成脫離童年陰影的自我救贖。

從《美國:一部電影》到《陰謀職場》,美國人的腦洞有多大

同樣,頻頻出爆款的成人向動畫也正在彌補無數觀衆不完美的童年。

它們無比溫柔地嘗試用小孩子都看得懂的語言,治愈成年人藏在心底某個角落的久久失望與無助。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