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态IT時代,你需要什麼樣的IT咨詢服務?

從技術角度看待傳統IT與網際網路+,焦點就集中在所謂“Scale-out(橫向擴充)”能力上。系統橫向擴充有助于應對不可預見的通路壓力,控制成本;但很多企業級應用通路壓力是完全可以預期,可靠性、穩定性業務連續性才是焦點,這也是傳統IT擅長的。可以預見,應用需求的不同将會導緻傳統IT、網際網路IT長期并存。

雙态IT是時代的旋律

針對未來市場,IDC、Gartner和麥肯錫分别提出了“第三平台”、Bymodel(雙模IT)、雙速IT的概念,聯想也提出“雙态戰略”指導思想,一方面保持傳統IT務高速增長,同時,另一方面也強調基于網際網路+的快速業務創新能力。

同時,聯想“雙态IT”,緻力于為企業在“網際網路+”轉型過程中遭遇到的現實挑戰,提供一套系統性IT 建設思路和方法。相比第三平台、Bymodel(雙模IT)、雙速IT,聯想雙态IT則更加聚焦于怎麼來做、如何落地。

在雙态IT時代,如何幫助使用者進行穩态、敏态業務梳理,促進業務發展,是聯想正在做的事情。

聯想的經驗,使用者的選擇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100多年前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這段描述,用來形容當今時代的行業企業使用者IT部門其實是最恰當不過的。

很長一段時間内,IT部門在行業企業級IT使用者中扮演着支援中心的角色,被戲稱為成本中心,随着雲計算的發展,行業企業級使用者的IT部門有機會扮演赢利中心的角色,通過将IT能力釋放,他們有機會對外提供IT服務,進而給企業帶來更多的赢利。但是興奮之餘,IT部門發現,他們也正在逐漸失去對于業務部門的話語權和掌控權。

在傳統IT、網際網路+IT的荊棘上跳舞,這就是當今企業級使用者IT人員生活的生動寫照,也是當今行業企業使用者最大的痛點,使用者真能夠同時打赢兩場戰争嗎?對此,聯想給出了堅定的答案“能”。道理也很簡單,聯想自身也是制造型企業,企業内部就存在着穩态IT和敏态IT的需求,聯想自身的實踐就是成功的寫照。對于聯想來說,雙态IT不僅解決方案和服務,同時也是經驗和知識的傳承。聯想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民族企業跻身世界500強。

聯想的IT咨詢和方法論

一方面,企業要保證現有業務穩健增長,另一方面,他們又需要靈活高效地探索新的業務。為此,不同類型的企業需要各自進行IT頂層規劃,讓IT系統建設更好地比對自身企業的戰略目标和業務現狀。

哪些業務應用适合穩态IT,哪些适合敏态IT?傳統業務有哪些特征?在物聯網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如何確定傳統業務持續發展?如何確定創新型業務靈活化發展的路徑?“網際網路+”VS“+網際網路”的本質差别?這些都是需要給出明确答案。3月24日,聯想将在深圳對外釋出資料中心及行業智慧解決方案,很多問題都将有答案揭曉。

可以對外透露的是在聯想IT咨詢服務“雙态戰略”指引的資訊系統規劃的白皮書中,聯想針對大型企業數字化表現給出4條建議:必須全力投入打造“數字化”的清晰戰略;必須将組織結構、人才培養、投資機制及KPI與數字化戰略相結合;必須對契合戰略的數字化業務進行投資,保障投資規模;強大的、具有适應力的企業文化可以彌補大資料分析等技術能力的不足。

為了幫助使用者順利完成轉型,實作“雙态戰略”,聯想也提供了以客戶需求導向為核心的IT咨詢服務模式,從業務導向的IT規劃設計咨詢(ITSP)、技術導向的IT規劃設計咨詢(ITSP)到理念傳遞導向的靈活咨詢(ITAC),聯想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談到為什麼選擇聯想IT咨詢?聯想給出的答案是:聯想擁有全球化業務實踐能力輸出;聯想根植本土化經驗助力民族企業更新;基于專業的咨詢服務專家團隊;具備長期IT服務實踐積澱。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